??玉溪“三湖”指玉溪市域内的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三湖”城市群由红塔区、江川、澄江、通海组成。“三湖”生态城市群的提出,是按照我省城镇体系规划,进一步构架玉溪“三湖”生态城市群发展体系,使生态环境在建设发展中得到可持续保障;通过区域一体化的城市建设和产业布局,形成强大的城市经济竞争力,从而使玉溪“三湖”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迅速脱颖而出,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鲜明特色的高原湖泊生态城市群,以实现城市化进程的跨越式发展。
??第一章 建构玉溪“三湖”生态城市群的条件、依据及意义
??玉溪“三湖”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据文物考古资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周围已有人类的生存。从汉代开始设立俞元县(在今澄江、江川、红塔区等地)起,到明清以后,随着汉族移民逐渐增多及内地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的推广,“三湖”地区逐渐成为云南社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三湖”地区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玉溪“三湖”地区,河湖纵横交织,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资源。其中,抚仙湖面积212平方公里,蓄水量189.3亿立方米(占全省湖泊总蓄水量的64%);星云湖面积34.71平方公里,蓄水量2亿立方米;杞麓湖面积37.26平方公里,蓄水量1.68亿立方米。独特的高原湖泊群,充沛的水量,较好的开发利用条件,为玉溪建设具有高原水乡特色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湖”生态城市群的规划设想,正是基于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优越的自然条件,通过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资源,发挥地方特色,使“三湖”城市群发展成为云南省四大城市之一。
??一、建设“三湖”生态城市群的条件
??城市区位优势突出 “三湖”城市群北连省会昆明,南通思茅,是通往东南亚、南亚的昆曼公路和泛亚铁路等交通干线上的重要交通枢纽。
??城市化水平较高 2002年末,红塔区、江川、澄江、通海城市建成区面积40.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48.4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5.6%,比全市平均水平高8个百分点。
??区域经济基础较好 2002年“三湖”地区的GDP总量222亿元,占全市的81.3%;地方财政收入19亿元,占全市的85.5%。
??道路交通网络日趋完善 “三湖”地区已建成昆玉高速公路、玉江、玉通、澄马、澄川、江通高等级公路及昆玉铁路。红塔区、江川、澄江、通海之间交通快捷便利,该区域的交通皆在1小时车程以内。城市的人流、物流畅达。
??地理文化特色鲜明 “三湖”地区,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连片成群,山川秀美、气候宜人,环境质量较好。抚仙湖是国内最深的淡水湖,水质为二类。“三湖”地区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澄江帽天山古生物化石群,江川李家山古墓葬和被称为“匾山联海”的通海秀山等都在“三湖”城市群区域范围之中。
??二、城市群规划依据
??截止到2002年底,我市一区八县均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和调整工作,本次“三湖”城市群规划就是在原各县(区)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进行的科学合理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具体规划依据如下:
??1、《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
??2、《昆曲玉楚滇中城市群规划》
??3、《玉溪市城市总体规划》
??4、《昆曼公路(云南段)沿线工业布局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5、江川、澄江、通海县城市总体规划
??三、建设“三湖”生态城市群的重要意义
??为了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玉溪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规划建设“三湖”生态城市群有着重要的意义:
??使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设“三湖”生态城市群,有利于全面、系统的制定城市环境容量;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制定科学可行的保护治理措施。通过“一湖三圈”的保护整治、区域退耕还林、流域治理,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水质及大气环境,恢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营造秀丽的自然景观,提高城市群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性及稳定性,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为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地域环境,实现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使区域经济地位得到提高玉溪市的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水平在全省保持着领先地位,规划建设“三湖”城市群,将有利于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发挥作为昆曼公路沿线上重要的枢纽城市和面向东南亚、滇南、滇西南门户的核体城市功能作用。
??使城市化得到快速推进规划建设“三湖”城市群,有利于早日实现玉溪大城市的规划建设目标,推动全省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完善我省城镇体系,充分发挥玉溪市在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使社会文明进步得到体现规划建设“三湖”城市群,将更好的弘扬玉溪“三湖”地区的历史文化,体现其作为古滇、青铜文化以及高原湖泊城市的鲜明特色。
??使城乡建设得到一体化发展规划建设“三湖”城市群,有利于市域产业布局的优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完善全市的城镇体系,促进城乡建设一体化发展。
??第二章 “三湖”生态城市群规划的目标及原则
??一、城市群规划目标
??按照“烟草兴市、生态立市、经济强市”的发展目标,通过“三湖”城市群规划建设,全方位提升玉溪市的城市形象和综合实力,使玉溪“三湖”生态城市群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全面的提高及协调发展,建成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山川秀美,最适宜人居住和发展的城市。至2020年,“三湖”生态城市群将达到如下目标:
??生态目标通过退耕还林、建设生态园、森林公园;严格控制污染源等措施,实现“三湖”生态城市群“天蓝、水清、地绿”的生态环境,创建国家生态模范城市。
??——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二级标准天数达到330天。
??——城市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抚仙湖水质保持一类标准;星云湖、杞麓湖力争达到三类标准。
??——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城镇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1m2以上。
??经济目标健全并完善城市群市场经济体系,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跨越式、超常式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8%以上。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000元左右。
??——年人均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000元左右。
??社会目标通过增加社会就业发展机会,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完善义务教育、医疗保健、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社会公益事业,完善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
??——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3岁。
??二、城市群规划原则
??生态效益原则玉溪“三湖”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三湖”城市群的发展必须注重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效益原则经济是城市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力量,是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撑。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将有利于促进“三湖”城市群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进程。
??社会效益原则 “三湖”城市群最终目的是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服务,实现居民最大限度的精神和物质满足,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
??特色原则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发展“两烟”及配套产业、矿冶业、抚仙湖为重点的康体、文化旅游业优势产业,形成产业支撑城市,建设具有特色产业的城市群;通过古滇文化、三乡文化、古生物遗址的发掘与保护,建设具有特色历史文化的城市群;围绕“三湖”的保护整治和开发,建设具有“一流水质、一流生态、一流旅游”的特色城市群。
??第三章 “三湖”生态城市群总体框架及
??空间布局结构
??玉溪市辖一区(红塔区)八县(江川、澄江、通海、峨山、华宁、新平、元江、易门),市域总面积15285平方公里。2002年市域总人口205.39万人,市域城市人口76.3万人,城市化水平37%;至2020年,规划市域总人口规模254万人,规划市域城市人口规模145万人,城市化水平57%。
??为更好促进区域的开发建设,提高区域环境质量及运行效率,避免各自为政、小规模开发建设的不良局面。本次规划以发展条件优越的“三湖”地区为主,并加强元江镍矿、热区资源,峨山矿冶、易门建筑建材业,新平民族风情及原始森林公园,华宁高效生态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建设。实现统一规划、重点突破、梯次推进,全面带动玉溪市的发展。
??一、城市群总体框架
?? “三湖”城市群由“三湖四区”组成,形成一个中心城市(红塔区)及三个次中心城市(江川、澄江、通海)的总体框架。区域总面积3348平方公里,2002年区域总人口106.7万人,区域城市人口48.69万人,城市化水平45.6%,城市用地规模40.7平方公里。
??至2020年,规划区域总人口规模155.3 万人,规划区域城市人口规模101万人,城市化水平65%,规划城市用地规模104.5平方公里。
??红塔区 城市化水平达到80%,规划城市人口规模51万人,规划城市用地规模49.5平方公里。
??江川 城市化水平达到54%,规划城市人口规模18万人,规划城市用地规模19.8平方公里。
??澄江 城市化水平达到55%,规划城市人口规模12万人,规划城市用地规模13.2平方公里。
??通海 城市化水平达到55%,规划城市人口规模20万人,规划城市用地规模22平方公里。
??“三湖”生态城市群规模一览表
?? 用地规模(平方公里) 城市人口规模(万人) 城市化水平(%)
??现状 规划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红塔区 22 49.5 24.76 51 63.8 80
??江 川 5.8 19.8 9.09 18 34.7 54
??澄 江 5.4 13.2 5.08 12 33.5 55
??通 海 7.5 22 9.76 20 36.8 55
??合 计 40.7 104.5 48.69 101 45.6 65
??二、城市群“湖、线、点”空间布局结构
??结合区域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状况,本次规划提出“三湖”生态城市群“湖、线、点”的空间布局。通过城市群区域湖泊、河流的保护整治,山体的退耕还林,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形成“森林环抱,湖光、山色、城市相映衬”的具有山水田园风光特色城市群;通过湖、线、点的规划建设,不断优化“三湖”生态城市群的空间格局,整合生产要素,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及基础设施最佳的空间组合,发挥更大的整体效益。
??湖(“三湖”及周边区域) “三湖”之间距离较近,交通便捷,经济联系紧密,已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三湖”生态城市群规划建设,进一步优化区域的经济结构及生态环境,促进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形成一个环境优美、经济协调发展的城市群,建设一个有利于生态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区域生态背景。
??线(交通网络)通过改善玉江、玉通、澄川、江通等“三湖”城市群内部交通和昆曼、易峨、澄华等城市群对外交通,使“三湖”生态城市群形成比较完善的内外交通网络,促进“三湖”生态城市之间及周边区域之间的联系。
??点(城市及产业带)结合城市的各自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高产业的专业化及规模化,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产业群。通过产业群支撑“三湖”生态城市群的发展,共同形成合力,带来区域范围的空间联动效应,增强城市群的竞争力,产生巨大的集聚和辐射效应,进一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第四章 “三湖”生态城市群的城市定位
??一、“三湖”生态城市群的定位
??1、具有良好山水生态环境的城市群;
??2、全省除昆明特大城市以外的经济最发达(人均GDP、人均财税收入全省最高)、具有强大区域经济推动力的城市群;
??3、云南省的二级中心城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玉溪市域欠发达县份乃至滇中南地区都具有强大凝聚力和辐射作用的核心城市。
??二、“三湖”生态城市群各城市的定位
??按照“三湖”生态城市群的总体框架,结合城市的区位和产业优势,进行城市定位。
??1、中心城市红塔区
??城市定位是“三湖”生态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全国主要的烟草生产科研及其配套产业基地;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依托的滇中南中心城市;面向滇中南的物资集散地和通往东南亚国际通道的重要枢纽。
??中心城市以烟草工业为主导产业,立足于“烟草兴市”的经济发展战略,做大做强烟草工业,大力发展以“两烟”配套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新的产业支柱。
??结合泛亚铁路、昆曼高速公路以及规划中的昆明—景洪铁路交汇的区位优势,建设玉溪南区域性现代化物流中心,发挥物资集散地和重要枢纽的作用。
??城市特色通过引水入城工程,建设人工湖、街道水系,改造玉溪大河、东风大沟景观,共同构筑以水系景观为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
??2、江川
??城市定位是城市群的次中心城市,以古滇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城市,以生态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利用悠久的古滇历史文化,结合抚仙湖南岸风景区的建设,发展以古滇文化、会展、康体、休闲、度假、生态为特色的旅游业。利用玉江路经济干线,发展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型居住区。
??城市特色以古滇文化、湖泊山水为特色的城市。
??3、澄江
??城市定位是城市群的次中心城市,具有湖滨山水风光特色的生态旅游城市。
??围绕抚仙湖,在确保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环湖交通和环保工程(治理、改善和保护),发展环湖康体、文化旅游业,使之成为澄江的主导产业。
??城市特色以湖滨山水风光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城市。
??4、通海
??城市定位是城市群的次中心城市,以五金业为主导产业的轻工业城市。
??利用发达的传统五金制造和轻工业优势,通过招商引资,规划建设集生产、贸易为一体的“通海五金城”,使之成为通海的主导产业。发展印刷包装和食品加工业,作为另一支撑产业。
??城市特色以湖泊、山水文化为特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第五章 “三湖”生态城市群的建设
?? “三湖”生态城市群的建设,重点围绕生态、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产业等四个方面进行。
??一、生态建设
??通过生态建设,改善“三湖”区域和城市内部的生态环境质量;重点保护和建设“三湖”区域内的自然山体、水系、森林和田园,使“三湖”生态城市群既是一个整体,又是以森林、田园、湖泊等自然生态景观分隔的城市群。
??对抚仙湖以抢救保护水资源为主,建设“一流生态、一流水质、一流旅游”。对星云湖、杞麓湖以治理为主,坚持以控源(污染源)和湖泊生态修复相结合;治理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点源治理与面源治理相结合。对“三湖”实施“三圈”工程,到2020年使抚仙湖达到一类水质,星云湖和杞麓湖达到三类水质;“三湖”沿岸面山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集中对四个城市面山进行绿化,提高城市山体森林覆盖率,改善环境质量。
??1、环湖截污、治污及湖滨带生态修复圈工程
??具体工程措施是:截污治污、片地拆迁与退耕还湖、入湖河口人工湿地净化工程、湖岸整治与湖滨带修复、环湖绿色旅游通道、沿湖岸线绿化等工程项目。
??2、生态农业保护圈工程
??具体工程措施是: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农村固体废弃物、集约化养殖场污水生物处理、省柴节煤灶),农业面源治理(农作物结构调整、平衡施肥技术、有机肥厂、生物农药)等工程项目。
??3、山地林业生态保护圈
??具体工程措施是:林业生态工程(退耕地造林、工程造林、低效林改造、封山育林),磷矿区污染控制(小流域治理、迹地生态修复)等工程项目。
??4、对城市面山进行生态林地恢复建设
??结合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各个城市面山植被绿化,使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从根本上改善每个城市周边的生态环境质量。
??二、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市域对外交通以及城市群内部交通的高速化、网络化。增加区域的对外出口,使城市之间的车程缩短在一小时内;加快城市交通体系中主次干道的建设,使各个城市的内部交通更加完善便捷;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和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服务功能。
??(一)交通建设
??1、抚仙湖环湖东路为抚仙湖的环保建设和旅游开发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保障,使抚仙湖东路与澄阳路、澄川路相连,形成集环湖截污、生态保护、美化、亮化为一体的旅游景观道路。
??2、城市群对外交通打通“三纵四横五出口”的城市群对外联系公路主干线;通过昆曼公路(昆玉、玉元、元磨高速公路)贯穿区域南北交通,修建澄阳公路与昆石公路对接,形成东南出口;改建澄马高速公路(马金铺~澄江)与昆玉高速公路连接增加西北出口;加快通建公路建设连接红河州,增加西南面出口;通过修建改造二级华盘路、易峨高公路,连接国道昆河线、昆瑞线,增加东西向出口;修建元江经红河直达河口的通边道路。
??3、城市群内部交通网络按照“一改、二建、三提高”的思路进行建设:
??(1)改造提升城市之间的公路等级,使其逐步达到高速公路标准,具体是:红塔区~江川~华宁、澄江~江川~通海、研和~通海、安宁~易门,总计193公里。
??(2)在昆玉路九龙立交、凤凰路立交、高仓立交及玉江高速公路冯家冲立交等城市出入口规划建设四个客运站或停车换乘设施;围绕泛亚铁路和昆曼公路在研和火车站、北城皂角立交规划建设货物流通中心,形成完善的交通枢纽结点体系,在环抚仙湖建设四个码头,形成安全、环保、便捷,集亲水旅游和沿岸生产、生活一体的水上运输。
??(3)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的要求,提高农村公路等级和路面硬化率,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使全市路网标准与全面实现建设小康要求相适应。
??4、中心城市干道建设: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优先完成各城市主、次干道的建设,确保城市路网的贯通;加快中心城市的快速主干道,一环线的建设;按照城市发展规模速度要求适时建设二环线。
??5、配合国家修建泛亚铁路延伸昆玉铁路,使之成为玉溪至东南亚又一重要交通干线。
??(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建设城市给排水、污水处理、环卫工程,加大管道燃气、电力、通信的建设力度,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高质量服务水平。
??1、给排水工程加快各城市给排水工程建设。结合研和钢铁基地和物流中心建设,与抚仙湖、星云湖出流改道工程配套,实施引水入研、引水入城工程,改造城市供水管网,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需要。重点完成中心城市的排水工程,通过排水工程改造,近期达到 11.6万吨/日的污水排放能力,改善中心城市多年排水不畅、雨季漫水的状况。
??2、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建设加快城市群的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中心城市设计规模10万吨/日,其他每个城市的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不小于6万吨/日,确保城市污水排放达标。
??建设垃圾处理场:在江川、通海、华宁三县交界处的小白坡建设服务于三县的垃圾处理场,规模为550吨/日;中心城市的垃圾处理场日处理量不小于400吨,其他每个城市的垃圾场日处理量不小于150吨/日。
??3、电力建立大电源支撑点,推进主干网升级,增强电网供电能力,使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以上。新建玉溪南500KV、4座220KV输变电工程,新增220KV输变电容量126万KVA;建设10座110KV变电站,新增输变电容量80万KVA,满足2008年用电总量100亿度的需要。
??4、通信建设覆盖全市的高速宽带网络;电话普及率达到57%,本地电话装机容量达68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95万门;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45GB,加快电子政务进程,互联网用户数27万户,构建方便、通畅、快捷、高效的信息互换平台。
??三、城市公共设施建设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城市景观、现代办公区、文化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和生态居住区的建设。突出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1、建设城市景观水系江川、澄江、通海都已具备湖泊水系景观,四个县城的总体规划对水系景观均作了充分的考虑。作为中心城市红塔区,将充分利用九龙池和白龙潭两个水源(年供水量2840万立方米),实施引水入城工程(后期水源供给利用星云湖出流改道工程解决),对市区人工湖、街道水系、玉溪大河和东风大沟等城市景观水系进行建设,从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和城市景观方面提升中心城市的形象和品位,打造以水系景观为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
??2、加大城市绿地的建设力度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加大各个城市公共绿地的建设投入。通过街头绿地、城市道路、公园等绿化建设,形成完善的点、线、面绿化系统。绿化以乔木、灌木种植为主,草坪为辅。最终使城市绿地率平均达到35%以上,人均绿地不小于11平方米的城市绿化目标。
??3、玉江路右所立交区综合办公区建设利用玉江路右所立交区东面的闲置土地,规划建设以高层建筑为主的现代化行政、商务综合办公区。通过新办公区的建设,盘活旧城区低效利用的土地,促进旧城改造。
??4、玉兴路金融街区建设在中心城市玉兴路下段,利用金融单位相对集中的现状,规划金融街区,建设以高层建筑为主、开放的大片绿地空间为特色的金融街区。
??5、文化设施建设
??(1)江川古滇青铜文化博物馆:为弘扬江川悠久的青铜历史文化,发展壮大青铜产业,建设古滇青铜文化博物馆。
??(2)建设聂耳音乐厅、市级图书馆、广播电视大楼和玉溪影视城,完善城市文化设施。
??6、康居工程按照玉溪城市总体规划,利用城市东部平缓山地,开发建设东部新区生态居住区,提高居住和生活质量。
??四、产业建设
??通过三大优势产业的开发建设,使其形成全市的经济支柱群体,成为城市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体系。
??围绕三大优势产业(“两烟”及配套产业、矿冶业、以抚仙湖为重点的康体、文化旅游业),根据城市群区域内产业资源的分布、城市定位,进行产业空间布局和建设。形成四条产业带、一个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的产业空间格局,建设“两大基地”、“一个胜地”、“一个中心”(两大基地:亚洲最大的卷烟及配套产业基地、云南省重要的矿冶加工基地;一个胜地:抚仙湖高标准康体、文化旅游胜地;一个中心:玉溪南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
??1、矿冶重工业发展带沿213国道的研和、峨山、新平和元江,建设以铁、镍为重点的矿冶重工业发展带。研和、峨山、新平以整合钢铁资源为主,元江重点开发镍矿资源。
??2、以“两烟”配套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沿昆玉、玉江高速公路两侧,建设以“两烟”配套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在巩固提升“两烟”配套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生物药业、精细化工、精密制造、新材料等高技术产品。具体抓好九龙片区建设,大幅度增加国家、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户数和产值,做好九溪片区的规划开发工作。
??3、制造、加工工业发展带启动易门——峨山——通海高大高等级公路建设,形成易门、峨山、江川、华宁的制造、加工工业发展带。重点建设通海“中国西部五金城”项目;大力发展易门建材业,使其成为全省主要的建材生产基地。
??4、以抚仙湖为重点的“三湖”旅游文化发展带按照“一流生态、一流水质、一流旅游”的目标要求,以抚仙湖为重点,沿“三湖”建设集古滇文化、古生物文化、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为一体的旅游文化发展带,把抚仙湖建成集休闲、度假、康体、会展、生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旅游精品,成为“云南一流、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
??5、玉溪南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发挥泛亚铁路、昆曼高速公路、规划中的昆明—景洪铁路在研和交汇的区位优势,抓住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机遇,配合全市优势产业的发展,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重点,按照现代物流的理念,高水平规划建设面向滇中、滇南,走向东南亚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
??第六章 近期建设项目及措施
??一、近期建设项目
??“三湖”生态城市群的规划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阶段实施,梯度推进的原则,按近期(2008年)、中远期(2009年—2020年)划分阶段。近期建设(2008年),以道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公共设施为主,总计投资估算218.31亿元。(建设项目详见附表)。以中心城市为重点,首先启动以下8个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约61亿元。
??1、中心城市景观水系工程:利用九龙池、白龙潭的水资源,实施引水入城和中心城市景观水系工程(总投资16.31亿元);
??2、建设玉江路右所立交区综合办公区(投资10亿元);
??3、中心城市绿地系统建设:(1)对中心城市10条城市主次干道进行绿地系统建设(总投资0.9亿元);(2)北苑绿地广场(以全民健身、文化娱乐功能为主,总投资1亿元);
??4、红塔山森林生态公园的建设(总投资2亿元);
??5、红塔集团关索坝厂区面山绿化工程(红塔山、钱瓜山,总投资0.8亿元),烟草博物馆(总投资0.5亿元);
??6、启动抚仙湖环湖东路的建设(投资3亿元);
??7、建设江川古滇青铜文化博物馆(投资1亿元,关于此项目的建设,曾培炎副总理今年8月到江川考察时作过指示,由烟草系统出资兴建古滇青铜文化博物馆);
??8、启动中心城市东部新区生态居住区建设(投资26亿元)。
??二、规划实施的措施
??“三湖”生态城市群的规划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规模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行政、法律作保障,财政经济作支撑,规划的实施才有可行性。
??1、规划措施
??在省政府同意“三湖”生态城市群规划纲要的基础上,继续完成“三湖”生态城市群的规划工作,以便更好地指导“三湖”生态城市群的建设和管理。
??2、政策措施
??将“三湖”生态城市群范围列为玉溪市乃至云南省快速发展城市化的重点区域,在资金、土地、税收、项目等方面给予有力保障:
??(1)政府在近五年中,通过国债资金投入、政府借贷、财政预算,通过社会招商引资、社会投入方式平均每年解决不少于40亿元的建设资金,主要用于环保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公共设施建设。
??(2)对“三湖”区域规划的重大建设项目,在计划立项、建设用地上给予优先安排。
??(3)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制定相应的产业税收优惠政策。
??3、行政保障
??通过行政、法律手段制定相应的法规,理顺管理体制,并通过新闻媒体、社会教育、入境管理等措施,加强对“三湖”区域的环境管理。
??4、技术措施
??在“三湖”生态城市群的建设中,大力引进先进科技成果,尤其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生态产业等方面,积极开发、引进和推广运用各类新产品。
(责任编辑:玮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