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红云
一 前言
中国的城市化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据相关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数量增长了四倍多,城市面积也拓展了四倍。目前,中国城市数量近700座,城市化率已达到45%以上,这是我们倍受鼓舞和欢欣的事情。但另一方面,快速城市化也造成了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和社会矛盾的激化。按照一般的见解,中国未来的城市化率应当是75% (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即为75%) 。依据这个目标,仅以中国现在的13亿人口计算将会有近十亿人生活在城市,如果城市再扩大,“城市病”也将会随之扩大,而那将是违背城市化的初衷的。因此,在新世纪的城市化进程中,一方面,我们需要在反省中重新审视人类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使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关系逐渐趋于平衡;另一方面,人们更加需要建立一个融合目前社会形态、文化内涵、生活方式、面向未来的,更具人性化、多元综合的理想生活环境空间。而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即是城市化进程中,景观设计应当和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景观设计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学科。广义上讲,从古至今人类所从事的有意识的环境改造都可称之为景观设计。它是一种具有时间和空间双重性质的创造活动。每个时代都赋予了景观设计不同的内涵,都会对景观设计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规划设计,因工业化对自然和人类身心的双重破坏而兴起,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己任。“景观设计的宗旨就是为了给人们创造休闲、活动的空间,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而景观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 1 ] 。与以往的“造园”相比,景观设计与其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创作对象是人类的“家”,即人类生活的生态系统;服务对象是人类和其它物种;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
二 景观设计应该关注的问题
1. 理解人,尊重人,创建人性化的景观
景观首先是作为人类的生存空间和人们的生活区域这两种物质空间而存在的,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以审美为主导的景观意识使人们一度忽略了景观的这个本质属性。西蒙兹曾尝试把所看到的精彩的景观规划设计作品(如中国的天坛、圆明园;日本的龙安寺:法国的香榭丽舍大道等)提炼为基本的规划理论,结论是“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体;人们规划的是体验———首先是确定的用途或体验,其次才是随形式和质量的有意识的设计,以实现希望达到的效果。场所、空间或物体都根据最终目的来设计。[ 2 ] ”这里所说的人们,是指景观设计的主体服务对象,“规划”只是围绕“主体服务对象”在实际中所得到的体验而展开。但在现实中,设计师和开发商会将自己认为“好”的景观体验放在设计中而强加给真正的景观使用者。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对主体服务对象———使用者的充分理解是很必要的。人首先具有动物性,通常保留着自然的本能并受其驱使。同时,人又具有动物所不具备的特质———渴望美和秩序。人在依赖于自然的同时,还可以认识自然的规律,改造自然,所以理解人类自身,理解特定景观服务对象的多重需求和体验要求,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
所谓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轴心,注重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设计哲学。人性化的景观设计会给人们物质层次和心理层次的双重满足。人性化设计的景观不仅给生活带来方便,更重要的是使使用者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使人感到舒适,而不是让使用者去适应它、理解它。
“人性化设计”要考虑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年龄人群活动的特点。它要求有明确的功能分区,要形成动静有序、开敞和封闭相结合的空间结构,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人性化设计”更大程度地体现在设计细节上,如各种配套服务设施是否完善,尺度是否宜人,材质如何选择,等等。目前,我国的景观设计在这方面虽然还不够成熟,但正在处于不断地改进之中。例如,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为方便残疾人轮椅车出行及盲人出行,很多城市广场、街心花园都进行了无障碍设计,即是城市景观人性化设计的具体体现。
景观设计还需要注重人们心理层次上的满足感,对景观的心理感知过程正是人与景观融合为一的过程。人们心理层次上的满足感不像物质层次上的满足那样直观,夕阳、清泉、急雨、蝉鸣、竹影、花香,都会引起人的思绪变迁。在景观设计中,一方面要让人触景生情;另一方面还要使“情”升为“意”,进而使“景”升为“境”,这时“意境”就产生了,而“意境”的产生将会使人们获得高层次的文化精神的享受。
2. 理解自然,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尊重自然过程,创建生态的景观
景观规划设计的另一个服务对象是自然,即受到人类活动干扰和破坏的自然系统。我们所规划的人的体验必须通过物质空间要素才能体现出来,这些要素既有纯粹自然的要素如气候、土壤、水分、地形地貌、大地景观特征、动物、植物等,也有人工的要素如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等,景观设计中对诸要素的综合考虑必须放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前提下。
城市建设的理念应是“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 3 ] 。自然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它对人类干扰和破坏的承受程度是有限的。西蒙兹说:“自然法则指导和奠定所有合理的规则思想。[ 3 ] ”同时,他还引用辛•范•德•赖恩( Sim Van der Rvn)和斯图尔特•考恩( Stuart Cowan)的话说:“生态设计仅是有效地适应自然过程并与之统一。[ 3 ] ”美国著名的生态设计学家麦克哈格(McHarg)在其著名的《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也对此做了精到的阐述。麦克哈格一反以往土地和城市规划中功能分区的做法,强调土地利用规划应遵从自然固有的价值和自然过程。可以说,麦克哈格为景观规划设计应如何对待自然指明了方向。
生态学是一门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科学,西方的环境与能源危机将现代生态学推上了历史的舞台。而在中国,生态概念并没有很好地走进公众的视野,把生态等同于“绿色”,并且甚至一度成为严重破坏生态的大树移植的一个幌子(在苏州举行的亚欧林业国际研讨会上,国内专家宋运昌等对“大树进城”运动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他指出,有些城市置自然规律于不顾盲目移栽大树,正在给城市和农村带来生态风险,而这些移植大树的存活率大约只有50% ) 。生态学是景观生态规划的基础学科, 在景观场所的设计上,我们也应遵循生态学的原理。现代景观设计应将景观场所理解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谨慎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以保护自然资源,要把景观场所对自然的入侵减至最低程度,从而维持自然系统的完整。
城市的生态化发展模式是人们对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是一种更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性的重大转折。生态的城市景观设计就是要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恢复城区和城郊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开设专有绿地、完善城市绿化系统。俞孔坚把这样的城市化生态道路和绿化植物方式称之为“野草之美”,“是一种‘白话的景观和寻常之美’”,并且,他“反对把人的主观文化审美和观念凌驾于土地和生命意志之上。[ 4 ] ”
3. 理解景观规划设计的社会环境,尊重人类文化,创建可持续的景观
不同社会环境的价值观、审美观、哲学取向都会对景观规划设计产生很深远的影响。因此,就有了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景观差异。“就是相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在不同时期里,景观设计也呈现出很大的异质性,即使人类对外来的事物抱有无限的好奇心,外来之物也无不打上本民族本地区的烙印。[ 5 ] ”巴特•鲁斯玛(Bart Lootsma)也曾说:“任何向国际化敞开大门的国家的文化都会纠缠在两种相斥的潮流当中,一方面是对国家传统的实际价值的评估,另一方面是对参与到国际大开发当中的期望———使自己的国家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5 ] ”这是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遇到的问题,对拥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国而言更是如此。怎样看待传统,理解传统,一直是景观与建筑设计界所关注和讨论的问题。
中国现代景观设计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应从表层的中式风格的模仿转向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研究,必须拒绝中式符号的简单拼贴与运用。我们必须跳出某种具象形式和风格的范畴,把传统和文化放在更大的范围内去看待。现代景观设计应从不同地域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劳动及休闲空间中去寻找空间原型和结构,从对乡土景观及广义上的景观的研究中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人类是相互影响的,景观设计只有在深刻把握和了解了人类社会的文化,才有可能使其作用得到大众的认同,才会有更旺盛的生命力。例如, 2002年获美国景观设计协会(ASLA)荣誉设计奖的中山岐江公园的设计,就是把著名的原广东省中山市粤中造船场作为社会主义工业化遗产给以尊重并保留下来的成功典范。
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前进,时间象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将人类文明一点点地沉积下来,景观规划设计的成果也是一样。景观规划设计的指导理论和评价标准,在农业时代是唯美论,在工业时代是以人为中心的再生论,在后工业时代是可持续论。随着环境与能源危机的加剧,人们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一种应用理论来处理环境、健康和发展之间的三角关系,并成为当代景观设计研究的重心。
美国倡导可持续发展的领袖人物威廉•麦当诺说:“设计中做出的关乎人类、自然的生存以及他们共存的权利的决定,要为这些决定带来的后果负责。[ 5 ] ”可持续设计理念使得设计师和业主从伦理角度及景观能耗的角度,重新考虑设计的合理性,改变了传统设计的组织方法。它提倡在设计过程中利用“减法的设计”,即减去不必要的部分,甚至仅剩下我们与客观世界的伦理关系的核心内容;它主张利用再生材料,选择那些能重复种植、生产的材料,或直接从再生的替代材料中选取材料,并且通过保护来延长材料的生命周期,以减少材料需求的总量;它还注重使失去功效的材料能够容易和简单地被分离、拆除,而不至于影响到其他尚能发挥功效的材料的继续使用。
三 结语
景观设计学的出现使这一领域里传统的以审美为基础的理论,让位于对专业知识、社会需求及与自然系统相结合的可持续理念的追求。今天,实践层面的中国景观设计将会在民族与国际语境的碰撞中展开一系列的实验,而中国当代部分景观基于理性的实践和理论已经走到国际景观的前沿并产生了影响,与当前普遍意义上的景观景象形成强烈的对比与不平衡的状态。而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不平衡激发了更多现代意义上的景观作品的出现。当下,中国景观规划设计界需要有超越民族文化的视野,才能与国际上景观规划设计界的先进思潮和作品进行对话,在这个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时代,中国景观设计应该而且必须有更多的展现与贡献。
参考文献
[ 1 ] 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 景观设计学[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22 - 25
[ 2 ] 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 景观设计学[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54 - 58
[ 3 ] 《中国传统文化读本》编辑委员会. 管子[M ].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5: 17 - 19
[ 4 ] 俞孔坚,李伟. 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 建筑学报[ J ] , 2004 (8) : 5 - 8
[ 5 ] 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 景观设计学[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31 - 35
(责任编辑:玮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