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宁
一、节约型园林的基本概念
关于节约型园林,目前行业内尚未形成公认的定义或概念。就词义而言,节约型园林就是那些节约各种资源与能源的园林建设和运营模式。如按照资源的合理与循环利用的原则,在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的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等等做法。
笔者以为,节约型园林的概念,还有投入与产出的含义,它是寻求以最少的人力、资源和能源投入,获取最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园林建设模式。因此,建设节约型园林,要在园林绿化建设中获得最佳的投入回报率。就是说,建设节约型园林既要考虑园林绿化的各种产出,也要考虑建设运营中的各种投入,寻求最佳的投入产出比。
总体上,它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统筹全社会对资源与能源的利用要求;其次是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再次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能源及人力消耗;最后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的生态环境效益。那些片面追求生态环境效益而忽视资源与能源消耗的园林,或者片面强调局部环境改善而忽视整体环境恶化的园林,以及片面追求视觉景观效果而忽视自然演变能力的园林等,都不能称其为节约型园林。
二、节约型园林的现实意义
2.1 资源匮乏要求倡导节约型园林
人口日益增长与资源逐渐匮乏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建设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土地、水、电力等资源和能源不断消耗造成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伴随着人口的继续增长和资源的逐渐减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还在不断加剧,建设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园林绿化建设与水、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电等能源有着密切的联系,节约型园林应成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环境、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2 节约型社会提倡节约型园林
园林绿化建设与资源和能源密不可分,节约型园林建设应作为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根本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观念上和认识上的偏差,使得我们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着注重视觉形象而忽略环境效益的现象。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一些率先富裕起来的地区,追求豪华奢侈、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十分盛行,园林绿化建设中攀比斗富之风愈演愈烈。在追新求异、急功近利的建设思想指导下,各种奇花异木飘洋过海,大树移栽之风屡禁不止。不仅如此,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园林绿化手法,如反季节栽种和逆境栽植,单纯追求视觉形象的挖湖堆山,甚至填湖造园等现象,屡见不鲜。不讲科学的园林绿化建设,不仅造成宝贵的水土、植物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耗费巨资带来的是当地景观特色的严重丧失。极端的园林绿化例子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破坏性建设。这些都于国家致力发展节约型社会的主导方向背道而驰。
2.3 铺张浪费的园林建设不利于城市发展
豪华奢侈和铺张浪费的园林建设模式,不仅严重偏离了园林发展方向,而且使园林绿化难以得到持续发展。这类资源浪费型园林绿化,不仅带来高昂的建设费用和养护成本,阻碍着园林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难以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环境效益,使园林绿化建设流于形式。
因此,当前提出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口号十分必要,而且非常及时。这有助于促进国家园林绿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制约节约型园林的症结
当前社会制约发展节约型园林的主要症结有以下六点:
3.1 追求理想模式,造成景观入侵
曾经有西方传教士,在比较了中西方园林的差别后认为:西方园林是“种”出来的,而中国园林是“造”出来的。实际上,以植物景观为主体的西方园林,与亭台楼阁占主导的中国园林相比较,在保护自然、改善环境、节约资源、降低造价、方便养护、节约人力等方面有着更加积极的现实意义。中国传统的自然山水式园林以范山模水的景观类型而著称,造园受到水、土、石、木等自然资源的巨大限制。在自然资源贫乏的地区营造自然山水园,势必要耗费巨大的自然资源和人力物力。
因此,当前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不顾当地自然资源条件,一味追求理想化景观类型,从而改变场地原有的景观特征,造成外来景观入侵的建设模式,是中国园林绿化建设普遍资源消耗比较严重的主要原因。这与园林建设因地制宜的原则相违背,不仅破坏本土景观,而且形成“千园一面”。
3.2 违背自然规律,浪费自然资源
当前不少城市进行园林建设对大树移栽、洋花洋草,逆境栽植、反季节植树这些做法情有独钟,对这些做法违背自然规律和生态原则,而且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的严重后果视而不见。
建设时大动土方的进行围湖造园、挖湖堆山、农田取土、大造湿地等,不仅造成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实践证明,一旦区域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重建起来所花费的不仅仅是昂贵的经济代价了。
3.3 人工景观盛行,建设费用高昂
由于对“以人为本”的片面认识,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肤浅理解,造成园林绿化过分追求人工景观,繁琐的构图、丰富的材料、缤纷的色彩、粗劣的雕塑、堆砌的小品和牵强的主题,成为设计的主旋律。大量的人工小品成为园林“文化”的象征,充斥着在园林绿地之中。这些符号化、图解式的园林小品模仿了历史文化的外在形态,仅仅是一种极其肤浅的表达方式。正因为它们缺乏对历史文化成因及其存在意义的理解,反而是没有文化的典型表现。比如以亭台楼阁为主导的中国造园,不仅造价高昂,而且因缺少功能而在现代生活中失去意义;再如以硬质景观为主导的现代园林,不仅充满匠气,而且难以形成园林与城市景观的相互补充。
3.4 养护管理困难,综合效益不佳
在追求政绩的功利思想指导下,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方向不可避免地出现偏差。一方面是亟待复兴的自然空间未能得到合理整治,另一方面追求形式主义的园林绿化难以发挥改善环境的作用。一味强调眼球经济造成人工景观盛行,不仅养护管理成本高昂,而且园林的综合效益难以发挥;强调人工文化而忽视自然文化的现象,不仅背离国际发展趋势,而且使园林绿化流于涂脂抹粉。
3.5 能源消耗严重,运营成本高昂
一些城市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忽视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大兴土方水景工程,造成植物生长困难和水资源的严重消耗,带来了高昂的园林绿化运营成本;在城市建设中片面追求装饰效果的亮化工程,不仅造成园林建设运营的能源消耗严重,而且阻碍着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3.6 建设铺张浪费,财政负担沉重
片面强调眼球经济大搞各种形象工程,不仅造成矫揉造作的建设风气,而且给世人以不负责任的政府形象;片面认识精品园林造成高价建园风气,不仅严重偏离了园林发展方向,而且给城市政府带来巨大财政负担。
四、节约型园林的指导思想
长期以来,我们的园林建设就存在着追求观赏效果而忽视环境保护的倾向。经济的迅速发展,又助长了铺张浪费的建设思想。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在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园林,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政策与资金扶持,使得节约型园林的宣传流于形式,研究工作做得不够,科技手段还很落后。推广节约型园林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建设节约型园林,首先要做到统一思想,加深认识,调整园林绿化建设指导思想,明确园林绿化建设发展方向。笔者以为,以下六种认识上的误区是需要纠正的:
建设节约型园林,不等于减少园林绿化用地,而是要集约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
建设节约型园林,不等于减少园林绿化投入,而是要追求最佳的资金投入效益;
建设节约型园林,不等于减少各种资源分配,而是要处理好全社会的资源分配;
建设节约型园林,不等于不建园林绿化精品,而是要调整精品意识和美学观念;
建设节约型园林,不等于因陋就简建设园林,而是要因地制宜突出自身的特点;
建设节约型园林,应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念,正确处理眼前与长久的辩证关系。
造园有法无式,各地应结合自身的自然条件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探索适合本地区的节约型园林建设和运营模式。
建设节约型园林,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展示当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建设节约型园林,应以规划设计为龙头,以便于养护管理为规划设计准则;建设节约型园林,应坚持以植物为主体、水土为要素的园林设计指导思想;建设节约型园林,应以科学技术为指导,走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建设节约型园林,应以自然文化为主导,要抛弃矫揉造作的园林美学观念;建设节约型园林,应大局着眼小处做起,在各个环节注重节约资源与能源。
五、节约型园林的主要类型
节约型园林有着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和因地制宜的技术措施,是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基本保证。各地应结合自身的自然条件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借鉴传统的技术工艺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建设节约型园林的科研工作,探索适合本地区的节约型园林建设和运营模式。
建设节约型园林又是一项长期而全面的工作,周期长而涉及面广是其显著特点。既要从园林绿化建设各个环节抓起,又要有长期坚持不懈的思想准备。同时还应从节约型社会的整体要求出发,考虑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确保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从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运营等各个环节所涉及到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消耗方面出发,节约型园林的研究,以及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体现在节地、节土、节水、节能和使用环境友好材料等方面。
5.1 节地型园林绿化
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用地矛盾的日益加剧,建设节地型园林作为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在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小气候环境,节约资源与能源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这也将成为我国园林绿化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为此,应大力提倡屋顶花园、墙面绿化、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节地型园林形式,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做到科学规划、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程度的发挥园林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
这需要在城市建设中严格执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完善城市绿地布局,坚决制止各种侵占绿地的现象发生;珍惜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用地,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环境社会效益;推广普及节地型园林的建设,增加绿化覆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缓解人地矛盾。
其实早在19世纪后期,德国就开始了称为“建筑环境大面积植被化”的研究和尝试工作。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柏林就完成了约2000个建筑屋面的植被化工程。此后德国一直处于这个技术领域中世界领先的地位。目前德国约有1亿平方米、柏林有近45万平方米的建筑屋面被植物所覆盖,还有大量建筑物得立面被立体绿化所覆盖。
5.2 节土型园林绿化
随着我国水土流失,土壤污染、沙化、盐渍化、贫瘠化等土地退化问题日趋严峻,土壤资源也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所需要的回填土和种植土,大多来自于山地和农田,大量的园林土方工程势必对山区和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那些从视觉效果出发而堆砌的高大土丘,因植物生长困难而需要大量的人工灌溉来维持,不仅带来高昂的园林绿化建设成本与养护费用,而且造成水土资源的巨大浪费。
因此,园林绿化中的土方工程建设,应以有利植物生长,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为设计原则,尽量节约利用宝贵的土壤资源,以利于缓解园林绿化与农林业生产之间的矛盾。
园林绿化节约土壤资源的具体措施,一是保持场地原有的地貌特征,减少客土利用做到土方就地平衡。这实际是园林绿化建设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的具体表现;二要避免进行大规模的地形改造工程,并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表土作为种植土进行回填,既节约利用了土壤资源,又有利于保存土壤中原有的生物物种。
5.3 节水型园林绿化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随着水资源消耗量的日益增加,园林绿化用水与生产生活用水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推广节水型园林建设势在必行。近年来,全国各地在园林绿化节水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即便是在那些水资源充沛的地区,从改善整体水环境的角度出发,也应在建设节水型园林方面开展大量的研究和推广工作。这些节水技术措施主要体现在广泛提倡使用集水技术,推广采用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有研究表明,透水材料铺设的路面与草地种植土相比,透水效果实际上与不透水材料路面差异不大。从提高渗水率的角度考虑,应尽量减少铺装面积)、注重雨水的回收利用,提倡使用再生水灌溉,以及采用微喷、滴灌等节水设施方面。
目前,节水型园林是节约型园林中研究最为深入、运用最为广泛的类型。建设节水型园林应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开源节流双管齐下提高效率,既要提高水资源的总量,又要减少水资源利用方面的浪费。
就园林绿化而言,一方面要增加可利用的水源总量,如雨水回收、中水利用等措施。另一方面要减少水资源的消耗。不仅要在水的运输、灌溉等方面减少损失,如利用地膜覆盖减少水分蒸发、利用土工布减少水分渗透等;而且要选用耐干旱的植物种类,并将水分送到植物最需要的地方,如微喷、滴灌,在树木根部盘绕穿孔输水软管等,这些技术措施投资有限,却可以有效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并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更加适宜的环境。
在那些自然环境相对比较恶劣的地区,尤其是以沙漠、荒原为主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是园林中最重要的元素。生活在类似于新疆自然环境中的阿拉伯人,出于对园林的酷爱和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创造了独特的伊斯兰园林风格,在引水、灌溉、节水,改善小气候环境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5.4 节能型园林绿化
近年来,由于大型城市广场、音乐喷泉和景观大道等城市形象工程的盛行,造成全国各地在园林绿化建设和运营中的电能的消耗量不断增加,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更加尖锐。更有甚者,花哨的夜景照明不是用来突出园林中的景物,而是追求造型奇特的灯具装饰效果,或者追求亮如白昼的夜景效果。这不仅失去了照明设计的本意和含蓄优美的夜景效果,而且造成经济和能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园林绿化建设中能源消耗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并亟待出台有关城市和园林绿化夜景照明方面的设计规范。
节能型园林绿化作为节约型园林的重要内容之一,应提倡并鼓励因地制宜,利用当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力等,实现安全清洁的园林绿化建设养护和日常管理。尤其是那些远离城市的郊野公园或高速公路绿化,利用太阳能、风能、水力等能源解决照明、灌溉问题,还能节约大量的管网建设投资。
利用太阳能、风力、水力等天然能源形成的太阳能照明,风车发电、汲水,风车公园、水车公园等技术和公园类型,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大力推广,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些技术手段,不仅能解决照明和灌溉等问题,还能节约管网建设投资并营建独特的景观。
另外,利用反光和荧光材料制作的园林小品、指示牌等,既有利于营造节能型园林绿化,还能够产生独特有趣的园林景观。利用当地水土植物改善小气候环境,也能有效降低园林建设和运营中的能源消耗。
5.5 环境友好材料型
建设节约型园林应以各种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合理利用、循环利用为原则,减少各种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应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和传统工艺,以及环境友好型材料,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突出园林绿化的区域景观特色。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富有创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或再利用的方法,形成十分奇特有趣的园林小品。如利用搅拌机剩余的混凝土形成的“假山石”,以铺路剩余的石块、砾石作为园林铺地,以及利用死树枯干形成的园林景观等等。
此外,植物的死干、枯枝、落叶、树皮等,与其将其大量焚烧或作为生活垃圾处理,造成资源的浪费或环境的破坏,不如将其回收利用,或作为园林绿化的生物性肥料,或作为园林建设的材料,营造独特的园林景观。诚然,这些也给园林绿化建设带来了新的主题和难题。北京也有一些供市民用落叶换花肥的场所,但由于宣传不力,或地点偏远不尽方便,尚未得到有效推广。
此外,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造成乡村景观的丧失,另一方面大量的失地农民也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之一。因此,将园林绿化建设与保护和建设乡村景观相结合,既能解决部分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又能提高园林绿化的经济收益,营造更加丰富的园林景观。
六、节约型园林的工作重点
当前,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使决策者树立勤俭节俭的思想观念,从根本上扭转当前追求豪华奢侈的园林建设指导思想。
其次要从制度上杜绝浪费型园林建设模式,建立健全有关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
再次要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与更大的扶持,鼓励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科研工作与推广工作。
最后要从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各个环节入手,制定科学的规划设计导则和施工养护及运营管理规范。
建设节约型园林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综合性课题,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园林绿化进一步发展的契机。作为园林绿化行业的决策者、建设者和管理者,都应积极进取,不断拓展,建设适合当地特点的节约型园林,进一步提高建设节约型园林的理论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玮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