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园林景观 > 园林工程 >

因地制宜,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时间:2009-12-21 17:57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朱建宁
  自1992年建设部开展“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活动以来,在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的园林绿化建设得到了很大发展,城市景观和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模式也从过去的“见缝插绿”,到现在的“规划建绿”;从单纯的政府行为,到广泛的社会参与。城市园林绿化逐渐成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深受广大市民欢迎的公益事业。
  然而,由于城市管理者观念上的模糊和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全国园林绿化建设普遍存在着重形象、轻功能;重景观、轻治理;重人文、轻自然的现象。一方面是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亟待治理,另一方面是园林绿化中的人工景观日趋铺张,不仅造成自然的进一步退化,而且形成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观。长此以往,将严重阻碍园林城市的持续发展。
  一、城市发展带来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呈现出退化程度日趋加重、退化范围逐渐扩大、退化危害日益严重的势态。
  1.城市发展造成城市生态失衡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日前公布的《中国城市环境保护》报告,我国在许多传统的城市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基本解决的同时,又有许多新的城市环境问题接踵而来。
  1.1城市环境污染边缘化问题日益显现
  城市周边地区更多地承担着来自中心城区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水、垃圾、工业废气等污染物,城市周边地区的水体(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土壤、大气污染问题更为突出,影响了城市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
  1.2城市中机动车污染问题更为严峻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第四大生产国和第三大消费国,2004年汽车保有量达到2742万辆。机动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导致的城市空气污染将是城市发展,特别是大城市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
  1.3城市生态失衡问题不断加剧
  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城市热岛”、“城市荒漠”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随着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进一步降低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承载力,加剧了资源环境供给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
  2.生态失衡造成自然景观单调
  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基础。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和园林,必须认识到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园林绿地的综合功能。以生物多样性状况为特征的城市生态环境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2.1生物多样性趋于下降
  由于人对自然环境的过度改造与大量破坏,致使自然生境趋劣、乃至消失,由此造成城市中生物种类的严重匮乏。如哺乳动物种类稀少,猛禽和食虫鸟类、两栖类动物数量锐减。随着天敌的减少,使得某些生物如蚊蝇、老鼠等种群的数量剧增。
  2.2城市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由于城市环境的异质性较低,生物多样性的发展空间较小,决定了生物的食物链构成简单。城市生态系统缓解外力干扰与冲击的能力减弱,自身维持和演进的能力下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十分低下。
  2.3耐污生物种类占有优势
  由于大气、土壤、水体的严重污染,致使城市生境中的敏感物种消失,耐污物种存留,导致城市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贫瘠化与趋同化。
  2.4野生草本植物多于木本
  野生草本植物具有繁殖扩散快,适应能力强的特点;而木本植物则相反。由于城市生境劣于自然生态系统,野生草本植物往往可以填补木本植物因无法生存而退出的生存空间,进而在密度与丰度上大于木本植物。
  2.5伴人植物与小动物较多
  城市中的土壤有机质、尤其是氮素含量较高,满足了喜硝生活型植物的生态位需求,因而大量繁殖扩散。此外,各种小型动物在城市中因觅食方便,又可逃避大型捕食者的猎取,因而大量繁衍。
  2.6野生物种丰度呈现变化
  从城市中心区到城郊乡野地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强度和频度在逐步降低,随着生物生境的多样性逐渐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的丰度也在逐渐增加。
  二、四大症结制约园林城市发展
  日趋严峻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使得园林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日益彰显。创建园林城市的目的,就是要以园林学指导我们的城市建设,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特别是生态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聚居环境。
  但是,由于城市决策者在观念和认识上的种种误区,致使园林城市建设存在着重称号、轻实效;重指标、轻内涵;重妆扮、轻治理;重人工、轻自然等不合理现象。全国各地城市与园林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四大误区,严重阻碍了园林城市的持续发展。
  1.概念混乱、方向模糊
  由于城市决策者普遍存在着重宣传、轻实效的功利主义思想,对于一系列如国际花园城市、森林城市等称号十分热衷,抱有“来者不拒、多多益善”的思想。频繁的创建活动不仅干扰了城市建设的正常工作,而且造成发展方向不清、目标混乱的状况,也浪费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和宝贵的自然资源。
  “花园城市”(Garden City,或译为园林城市)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政治家霍华德1898年发表的《明天的花园城市》一书中,实际上是指城乡一体化的城市模式。而“国际花园城市”只是一个国际民间性的评选活动,缺乏权威性。以政府之力申请民间组织授予的称号,实际上有损于城市政府的国际形象。如将“花园城市”理解为用大量的花草装扮城市,则有悖于“花园城市”的初衷。
  20世纪60年代,德国学者提出了“森林城市”的概念,本意是要营造环抱城市的“森林”,既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又防止城市规模的无限扩张。“森林”其实是人工林地的概念,真正的森林与城市是两个难以兼容的生态系统,如将“森林城市”理解为城市与“森林”的高度融合,或以造林的方式建设城市,其结果或是森林资源的严重破坏,或是城市形象的呆板乏味,或是混淆森林与树林的基本概念。概念的混乱,必将导致行动上的迷失方向。
  2.精于装扮、疏于整治
  在追求政绩的功利思想指导下,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方向不可避免地出现偏差。一方面是亟待复兴的自然空间未能得到合理整治,另一方面追求形式主义的园林绿化难以发挥改善环境的作用。盲目跟风形成的“广场热”、“喷泉热”、“雕塑热”、“草坪热”和“景观大道热”等热潮,表明城市决策者对形象的热衷,在关注景观整治的形式美和视觉冲击力的同时,忽视了园林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自然空间复兴的内涵
  由于园林城市建设被简单地看作是城市绿化或美化,导致各种矫揉造作的景观作品大量涌现。在亟待复兴的城市河流沿岸,是造价昂贵的亭台楼阁及铺装广场;日益退化的自然空间得不到合理整治,反而成为杂草遍地、突出“生态”的借口;单调贫瘠的城市环境得不到有效治理,造成城市生物种群数量的锐减;污染严重的城市河湖水系湿地,形成一片片光秃的水景或单调的芦荡。亟待复兴的自然空间、严重退化的自然景观,并未因园林城市建设而得到改善,甚至存在进一步退化的趋势。
  3.精于人工、疏于自然
  由于对“以人为本”的片面认识,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肤浅理解,造成园林绿化过分追求人工景观,繁琐的构图、丰富的材料、缤纷的色彩、粗劣的雕塑、堆砌的小品和牵强的主题,成为设计的主旋律。大量的人工小品成为园林“文化”的象征,充斥着在园林绿地之中。这些符号化、图解式的园林小品模仿了历史文化的外在形态,仅仅是一种极其肤浅的表达方式。正因为它们缺乏对历史文化成因及其存在意义的理解,反而是没有文化的典型表现。
  世界各国的优秀园林作品,无不将自然文化作为设计的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表现,阐释人与自然关系。在认识自然的成因、顺应自然的规律、利用自然的能力建设园林已成为国际潮流的当今,片面强调中国特色,忽视自然景观的优越性,反而导致全国园林景观趋于雷同,“千园一面”的尴尬局面。不仅如此,违背自然规律的挖湖堆山、填湖造园,造成了环境破坏及资源浪费的恶果。城市中自然属性和自然景观的逐渐丧失,导致城市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4.重城轻园、难以和谐
  由于城市发展具有巨大的拉动经济的作用,使得城市发展处于优先地位。一方面城市的无序发展造成自然空间的进一步退化和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混乱的城市空间也难以通过园林绿化得到彻底改观。低劣的城市空间,只能产生低劣的城市园林,难以形成和谐的城市景观。
  因此,建设生态健康、环境优良、景色优美的园林城市,必须实现城市、自然、园林三者的和谐共存。城市园林应作为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纽带,在两者之间起到协调与过渡作用。既能防止城市环境对自然空间的过度干扰,又能以人性化的自然景色与城市景观相融合,同时满足广大市民交往、游憩的要求。为此,园林城市建设应将城市园林提高到更高的位置,应强调以园林的设计手法来处理城市空间。不仅要注重城市绿地率的提高,更要注重城市园林绿地的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园林绿化保护自然、改善环境、美化城市的巨大作用。唯有坚持自然优先、园林优先的城市建设方式,才能营造出真正意义上的园林城市。
  三、因地制宜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口号的提出,既是为了解决目前城市园林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也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而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唯有以生态原则为指导,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走生态园林城市之路,才能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就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设计而言,所谓因地制宜,就是要求充分认识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状况,并根据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保护与利用方式。结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规划教研室完成的《天津城市生态环境研究课题》,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应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内容:
   1.土地资源利用规划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数量和质量是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由于土地资源具有数量上的有限性和质量上的可变性的特点,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必须考虑到土地资源的环境承载力和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性,以此作为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思想。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自然资源利用评价
  根据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生物、森林、湿地、海洋等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特点,结合其自然状态与历史演变规律,对当地自然资源利用的合理程度进行评价,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
  1.2自然生态环境评价
  研究森林,草场、灌木,农田,河流、湖泊、水库,沿海滩涂等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历史演变规律,对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环境做出评价,找出城市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治理的重点项目,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1.3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
  分析城市发展对土地生态系统的敏感性与稳定性的影响,了解自然资源的生态潜力和对城市发展可能产生的制约作用,从而使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对那些自然生产力和生态价值相对较高、生态系统相对敏感的土地,应进行积极地保护并合理地利用。
  1.4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
  土地利用适宜性是指由土地本身具有的水文、地理、地形、地质、生物、人文等特征所决定的、对某种特定及持续性用途的固有适宜程度。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引导人们按照土地的内在适宜方向进行开发,对于保证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此,应选择最能反映城市自然资源特点的因子,如地表水分布、湿地变迁等,还有最能反映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程度的因子,如土壤沙化、土壤盐渍化、污灌区分布等;以及资料的详实和可利用程度,如土壤分布、土地利用现状、林地分布等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将土地利用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控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协调建设区等,引导城市发展与城市建设合理有序地进行。
  2.市域绿色空间规划
 应坚持环境优先、整体发展的原则,构建城市、郊区、区域一体化的绿地系统和生态网络,实现城市、乡村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一方面,乡村与自然环境的治理有赖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优良的乡村与自然环境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坚实保障。市域绿色空间规划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2.1构建生态安全框架
  生态安全框架的构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利于自然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于配置;其次是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应避免经济生产和建设活动对生态系统的扰动,包括控制各种污染物,减缓并综合治理土地、水质等环境资源的退化问题,尽可能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最后是对自然灾害的避规,对频繁发生和具有潜在威胁的各类自然灾害现象进行分析,构建城市减灾、避灾的安全框架和应急措施。
  2.2生态环境整治规划
  自然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变所带来的冲击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生态安全可以理解为人类生存不致因生态环境恶化而遭到自然报复的保障程度,其中潜在的生态安全框架十分关键。因此,必须对生态系统安全框架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如资源利用不合理、土壤生产力下降、河道水域干枯化、水环境整体恶化、绿地覆盖率偏低、各类林网不健全等等进行综合整治,避免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
  2.3市域绿色空间规划
  城市绿色空间泛指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具有生态环境效益和游憩功能的各种用地类型,包括公园绿地、林地、农田、水系湿地、海域等。因此,城市绿色空间的概念比城市绿地的概念更加宽泛,所涵盖的用地类型也比城市绿地更加丰富,包括自然的或人工的、生产性或游憩性等开敞空间。城市绿色空间规划要求超越行政管理区划和部门的界定,将城市自然与人工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安排,体现了系统化的要求。
  因此,应在生态原则的指导下,通过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等防护体系以及各类生产、游憩性绿地体系的建设,以市域为规划范围构建完善的绿色空间网络。建设绿色空间既可以使各类自然生态系统良好的区域及重要的物种产出地得到有效保护,又能有效地缓解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诸多问题,因而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
  2.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既是市域绿色空间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便居民游憩活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城市绿色空间保护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环境的巨大作用,必须充分研究生态系统和城市环境的特点,以此作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
  2.4.1城市园林绿地布局
应加强城市绿地与城市环境相关性的研究,了解城市绿地改善城市大气质量、水系水质、城市热场和生物多样性状况的机理和机制。同时,应根据生态系统和城市环境的要求来划分城市绿地类型,如山地型、湖泊型、河流型、湿地型、防风型、防污型、防尘型等,并制定相应的规划设计原则,真正发挥城市绿地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的作用。
  2.4.2生态园林建设原则
  虽然目前并没有国际公认的生态园林的概念,但是按照生态学的要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应强调整体的设计原则,使园林绿地与区域环境相结合,反对盲目孤立的整治行为;应突出自然的重要意义,将自然要素,如土壤、地形、水体、水系、植被、动物等作为设计的主体,反对矫揉造作的人工景观泛滥;应研究自然的演变规律,充分利用自然的能力建设园林绿地,以实现自然的复兴为最高目标,改变随意改造自然的建设模式;应强调简约的设计作风,尽量减少对各种资源的消耗,降低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与养护成本,实现园林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