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时尚文化 > 休闲娱乐 >

用人参为“香妃”“永琪”续命

时间:2011-09-26 16:37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邓玉娜

  人参 资料图片

人参 资料图片

 

    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经过后人演绎和传播,现在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了。在五花八门的正说和戏说中,恐怕很少有故事曾提到过至今仍深藏在故宫博物院中的那些珍贵的医疗档案。这批清朝历代太医为皇室成员诊疗所留下的历史记录多达四万余件,内容包括“脉案”(皇室成员的诊病记录)、“用药底簿”、“配方档”、“传药档”等。这些珍贵的档案不仅是中医研究的瑰宝,也是了解清代宫廷文化的翔实资料。

    其中,“人参底簿”上所记载的有关各类人参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情况,就为后来人展示了清宫日常生活习俗的一个生动侧面。

    皇室普遍食用人参进补

    清代宫廷内用人参进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噙化和入药。

    噙化是指将人参含在口中慢慢溶化,一般量都不太大,大约每人每日噙化一钱左右,可长期食用。中医认为“噙化”是最能发挥人参药力、最安全的首选方式。

    清宫嫔妃为了美容驻颜,就常使用“噙化”的方式。《人参底簿》记载:“乾隆三十年十二月二十日起至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一日,颖妃噙化用过人参叁两壹钱。”此时,颖妃35岁;同一年相同时间,“庆妃噙化用过人参叁两壹钱”,庆妃也值中年。但“噙化”人参是一定级别的嫔妃的待遇,等级低的常在、答应等没有资格。

   “噙化”还被认为是养生长寿的好方法。乾隆朝《人参底簿》记载:“乾隆三十年六月二十日起至三十一年五月十三日,皇太后陆续噙化用过三等人参壹斤拾伍两捌钱,下存三等人参壹两陆钱叁分”。这类记录在档案中枚不胜举,反映出清宫皇室滋补食用人参是普遍现象。

    除“噙化”外,人参还被用来“入药”。清代宫廷每年都需要大量人参用来“入药”:或者制成汤药、丸药、膏药等药剂,如人参汤、参苓白术丸、温经丸、温中理气丸、琼玉膏、人参珠子散等;或者以人参配伍当代茶饮,如参麦饮、参莲饮等;或者制成药膳,如八珍糕等。

    宫廷五六等人参如今一等

    清宫廷使用人参的数量惊人。雍正十三年,《太医院用人参药档》记录显示正月至年底一般入药的人参就达230斤。

    值得注意的是,人参等级有所不同。

    总体上来说,四等及四等以上的人参是专门供帝后食用或是配制御药之用。乾隆帝时期,五等以下人参主要用以赏赐官员、变价出卖及一般入药。清宫当时所用的四等参如今已是十分少见,五等参、六等参相当于今天的一等野山参。

    人参存贮在清宫内务府广储司茶库。嘉庆朝以前,野山参产量高,宫中库贮量常在五六十斤至二三百斤,个别年份甚至达到700—1000多斤。嘉庆朝开始,由于东北参源减少,宫中库贮量最高时也只有26.8斤,一般仅在一斤左右。

    随着东北野山参逐渐枯竭,清宫开始增加山东人参、朝鲜高丽参的使用量。晚清光绪时期,随着中西交流的不断加深,美洲产西洋参(即花旗参)和日本产东洋参也被内廷引进使用。如光绪皇帝素来气阴两虚,常选择西洋参配伍制成药剂。

    用来给皇室成员“续命”

    古人认为人参具有起死回生的作用。从清代宫廷医案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皇室成员濒死前进补人参的事例:

    乾隆帝容妃和卓氏,也就是传说中的“香妃”,于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薨,据《人参底簿》记录,在她临终前一个月的三月十五日那天专门增服人参珠子散,“合人参珠子散一料,用过五等人参一钱”。

    乾隆帝皇五子永琪,荣纯亲王,乾隆三十一年三月初八日薨,年方26岁。就在其临终前,“乾隆三十年十二月二十日起至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一日”,五阿哥“汤药内用过人参拾伍两伍钱,人参汤用过人参叁钱”,一月之内服用人参共十五两捌钱,平均每日服用人参五钱有余,看来御医们是希望用人参来大补元气,挽回五阿哥年轻的生命。

    乾隆皇帝更是如此。

    嘉庆三年十二月初一日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乾隆帝每日都服用参麦饮。嘉庆四年正月初二日,乾隆临终前一天,御医们陆续进参莲饮四次,用人参六钱,希望以此刺激乾隆帝心脉,但是已无回天之术,“太上皇圣脉散大,原系年老气虚,屡进参莲饮无效,于本日辰时驾崩”。

    据此脉案的记载,现代中医学专家陈可冀院士分析,乾隆帝当属自然老死。乾隆帝年已耄耋,求助于人参以补气血、以延其寿。其临死之前饮用参麦饮等人参制剂,实与年迈之体有益,此法可作为今天医学研究老年病的一个参考。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