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流氓兔》播放后,流氓兔玩具在市场上非常走俏。《狮子王》播放后,与之相关的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市场经济效益。《喜洋洋与灰太狼》热播后,喜洋洋系列的服装、玩具、文具大为走俏。由此可以得出,动漫文化产业要想取得满意的市场效果,首先应该进行深入传播,通过电影、电视剧形式创造卡通形象,借助传播使其家喻户晓,这样,与之相应的动漫文化产业就能一炮走红。 发展动漫产业,牵涉到人才、资金、市场、消费文化培养、产业经营等方方面面。打造国际动漫产业研发基地,距离兰州有多远?本报记者就此话题与业界人士进行了深入交流。 动漫产业须扎根文化“沃土”才有出路 奥运吉祥物“福娃”一诞生,立即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福娃为什么能一下子抓住人们关注的焦点,不仅在于其依托奥运这样的赛事,更重要的是其深深地体现了中国“福”文化的内涵与奥运的种种关联,幸福、有福气是中国文化的根。 动漫产业是一个高度依赖于文化资源的产业,从一般的意义上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建立在对文化资源的占有和开发的基础上,对动漫产业而言,其对文化资源依赖的主要表现在:对创意资源的依赖、对形象制作的依赖、对文化市场的依赖三个方面,可以说文化资源制约着动漫产业领域内产品与服务的发展,动漫产业又通过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创造,改造、发展出新的文化资源成果。因此发展动漫产业必须依赖文化资源,壮大文化资源离不开动漫产业的繁荣。 甘肃省文化厅文化市场处(文化产业处)调研员、甘肃省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王春生告诉记者,甘肃作为文化大省,文化底蕴十分丰富,又处在古丝绸之路的黄金干线,这里有享誉世界文化之最的敦煌莫高窟,素称东方雕塑馆的天水麦积山石窟,号称天下道教第一山平凉崆峒山等自然人文景观;也有人文始祖伏羲演画八卦、女帝娲皇炼石补天、道家鼻祖老子西归等神话传说;还有黄河古像,恐龙化石、地域民族特色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都是发展动漫产业的丰厚资源。甘肃的地域特产如百合、黑土豆、白兰瓜、山核桃、苹果桃梨和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大的丰富了动漫拟人化的原创素材。甘肃是出戏的地方,以《丝路花雨》为代表的丰富的戏剧资源,为动漫产业的原创和移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没有人才做支撑 发展动漫是空谈 要发展动漫产业,人才与市场最关键。但是,有关数据显示:在中国,由于历史和传统思想的原因,动漫产业发展非常缓慢,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国动漫画从业人数不足10万。信息产业部数据显示,我国影视动漫设计与开发人才缺口高达60万人之多。 在我国,老一辈的动漫艺术家创作功底扎实,对生活的把握能力强,但他们有些早已不从事动漫创作,有些一时还难以掌握现代动漫制作手段。而一些掌握动漫制作技术的青年人,又缺乏对生活与艺术的把握能力,不了解市场消费需求,难以创作出令人喜爱的动漫形象。从整体而言,目前,我国动漫人才正处在青黄不接的拓荒期。“打造动漫产业基地,就需要高、中、低各个层次的人才。对于动漫制作企业而言,即使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如果没有人才做支撑,也是一句空话。”兰州文化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方荔如是评价动漫人才的重要性。 据调查,甘肃省的一些大专院校如西北师大、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工专等美术系(学院)目前开设了动漫方向的专业,开始招收部分本科或专科生。但从学科设置上来说目前仅处于动漫画理论教学阶段,真正的以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动漫研发、原创、生产制作和工艺流程、出版营销等教学尚未涉足。兰州国际经济专修学院、兰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兰州博雅艺术学校联合创办的卡卡动漫创作培训中心,目前创作室和机房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但培训和创作水平仍处在简单的基础设计和动漫广告制作的初级阶段。 甘肃人力资源丰富,但是从事动漫产业的创作、生产制作、销售、管理人才相当匮乏。王春生谈到,甘肃省是一个2628万人口的大省,目前省内大专院校没有完整的动漫专业,动漫人才基本上靠一些热衷于动漫事业的15-35岁的年轻人自我发展,因此知识面和实战经验严重存在先天不足。王春生建议,大中专院校、企业、科研机构应通过产学研相结合联合办学,开展动漫专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培养一批发展动漫产业所需的高层次的动漫编导创意人才、软件开发人才和管理营销人才。对此,兰州市文化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方荔也认为,兰州有原创意识的各类人才较多,但是动漫产业需要的高端人才欠缺,要想发展动漫产业,必须引起国内外动漫顶尖人才。 动漫产业要有大投入才能大产出 动漫产业是一个创意产业,是高科技、数字化技术与文化的融合。这就要求动漫企业要具有高端意识,引领新兴潮流。而甘肃省的动漫企业弱小,技术设备落后,引领示范作用很难发挥。根据《全国动漫企业集录》,我省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主营动漫的企业52家,兼营动漫的企业46家。但这些动漫企业大部分只能制作一些简单的基础设计和动漫广告,真正从事动漫画原创和动画片生产制作的企业则寥寥无几。 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兰州的动漫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处于全国中下游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制作动画片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科技设备,资金耗费非常大。”兰州从事动漫行业的人士对此深有同感。据悉,在欧美,打造一部动画片往往动辄需要5千万至1亿美金左右。比如国外从事动画片制作的一个渲染农场,往往需要300台工作站,而每台工作站的设备就需要7万元左右,因此,光是这样的一个渲染农场就需要资金2100万元。 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也使得甘肃省的动漫企业在自己的研发上,一直以来没有出现过像“喜羊羊”、“蓝猫”等类似的品牌动漫形象,从而致使作为动漫产业发展壮大的产业链条得不到提升,使得动漫产业链条中重要的专业销售代理、版权转让、影视系统有偿播放、开发衍生产品以及商业销售产品等链条得不到完善。对此,甘肃省文化厅文化市场处(文化产业处)调研员、甘肃省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王春生表示,我们的动漫产业发展应与我省文化、戏剧、民族民间艺术等资源进行整合,加强与服装、玩具、食品、旅游产品、广告等传统行业的合作。支持动漫企业、网络文化单位建立动漫网站,积极开辟互联网市场进行网络经营。支持网络游戏、软件开发商、通信运营服务商同动漫企业进行合作,依托动漫产品、形象开发游戏产品和增值服务项目,形成资源整合,延伸产业链。这样一来,就能够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叫得响的品牌,也能让整个动漫产业链条活起来。 据了解,对动漫产业发展,甘肃省早已将其列入在《甘肃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而且,目前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进步。日前,由兰州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兰州大学艺术学院、甘肃敦煌梦工场现代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国际动漫研发基地”在兰州高新区落户。这不仅成为兰州大学艺术学院和兰州交通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实习基地,也将为动画专业的毕业生提供部分就业岗位。任何行业要发展,必须有领头羊,兰州高新区国际动漫研发基地的启动,将加快甘肃动漫行业的发展。(记者 朱黎)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