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时尚文化 > 休闲娱乐 >

成人化是中国动画的唯一出路

时间:2010-04-03 17:5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当人们还在为“灰太郎”在已经成年的80后中拥有大批粉丝的现象奇怪时,当网友还在大声表达对央视春晚“你喜不喜欢我”的雷人童音不满时,当观众在享受阿凡达视觉盛宴同时为中国电影导演想象力的集体退化叹气时,我们终于在大年初三的晚上看到了一台不只是属于儿童,更属于已经长大的成人的动画春晚。

这是一个真正可以让成年人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的饕餮之夜。作为一台以动画为唯一表现主题的晚会,北京台卡酷动画春晚自然集中了近年来几乎所有流行的动画主角,从喜洋洋、灰太郎到功夫熊猫,乃至更远一点的狮子王和孙悟空。但晚会真正可贵的地方并不在此,而在于导演穿上动画的外衣,打开成人世界的良苦用心和诚意。从主题曲到片花中的音乐,整台春晚基调铺陈非常动感和现代,完全摒弃了“大头娃娃小头爸爸”式的老格调,甚至可以说非常的成人化:王宝强变身灰太狼;周杰伦变身嫦娥;甄子丹、李连杰、成龙和李小龙组成了动画版的功夫明星,甚至刘德华的婚姻八卦都被制作成“XXOO”布绒娃娃,让人浮想联翩……这一切都意味着北京台卡酷动画春晚被打上了革命性的时代特征,大大方方的走进了成人世界。

从世界动画片的成长路径来看,走向成人化是必经之路。由于动画片一早被定性为“儿童节目”,好莱坞动画片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也经历过一段产量锐减、水平降低的黑暗时期,但随着《怪物史莱克》为代表的一系列成人化动画片的出现,好莱坞动画终于走出了瓶颈,每每都能创造票房奇迹。同样,日本的动画片占主导地位的依然是传统的2D制作,但《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等动画片还是能收到很好的票房。他们的成功,靠的就是丰富的想象力和不断创新的题材。

而国产动画,最缺的就是这些。人们常常把中国动画的不景气归咎于技术和资金。但毫不客气的说,作为文化产业的重头戏,近年来国家对动画片资金和政策的投入已经远超过其他影视行业。中国动画片产出和投入的不成比例,根本原因就在于制作题材和理念上的“低龄化”,以及由此造成的想象力不足,题材局限。因此除去《黑猫警长》、《葫芦娃》等这些几十年前的经典,国产动画片再没能创造出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形象,相反,“低龄化”带来的苍白说教和内容空洞,不但撵走了成年观众,也赶走了为数不少的小朋友。

因此,在笔者看来,北京卡酷动画春晚的亮点,不是“周董版嫦娥奔月”的恶搞,也不是王宝强变身灰太狼的创意,而是借助大过年的喜庆劲儿,突破了迈向成人化的内容题材上的“透明天花板”,走出了迈向成人世界的第一步。但愿这是一个美好的开头,而不只是昙花一现。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