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时尚文化 > 养生保健 >

浅谈易经与养生

时间:2010-05-26 18:45来源:未知 作者:白雪松

   《易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说文解字》里曰:“日月为易”,篆体里的“易”字就是上日下月书写的,所谓易,变易也,表示日月生生不息、变化无穷。而所谓经者;是指易经64卦的卦形符号与卦辞。
    易经所包含的内容博大精深,所涉及的领域极广,涵盖哲学、数学、天文、地理、人文、医学等等,无所不包。作为中医理论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也只是《易经》的支流和诠释,或者说,易经才是中医各类医学典籍的源头所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仅仅选取与中医养生有关的一个小小的层面,但就是这一点点零金碎玉也已经够人们受用无穷了。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中,按照《易经》的理论就是要淳朴、简单、万元归一。在烹调时,要求我们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不要进行太复杂的加工过程,以免破坏它的原始营养,另外,尽量不要将多种不同的食物合煮,如果一定要合煮的话,最好弄清它们的各自属性后再加热,以防止相克以及化学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易经》也无所不在,例如;江浙一带很普通的家常菜:青豆炒虾仁就很好地体现了已经在饮食中的哲学。这一味儿菜里有三种主料:青豆、虾仁和茭白,按照《易经》的推理;青豆、虾仁和茭白都具有坎水之气,青豆性平、茭白性凉、虾仁性热,三者组合在一起,不仅色、香、味、型俱佳,还能大补,而且性情平和,口感滑嫩,从营养角度说,就像一剂完美的中医营养处方!
    可见,在日常生活里处处都可以运用和借鉴《易经》的原理啊!
谈到养生学,一般人都认为那是在物质极大地丰富、生活水平提高到较高的社会阶段才形成的学科,其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是以西方医学和自然科学为根据的。这当然是有一定道理的,试想:在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衣不裹身、食不果腹,如何谈得上营养和养生呢?因此,如果说产生于三千年多年前商周时期的易经与营养学和养生学有关联,也许会有网友感到有些牵强了。但是博主认为,这只是表面现象,透过表象看本质,营养和养生不是简单地要注意饮食、卫生,而是要更深入研究养生的根本,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透彻地了解生命的形成和身体的结构,乃至人的精神层面,而这恰恰是易经研究的内涵!若要了解《易经》进而了解其与养生的关系,让我们浅探一下《易经》的基本内容。
    一、什么是八卦?
   《易•系辞》里有云:“….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太极又有“匏析成瓢”的说法,就是把一个大葫芦一剖为二,变成两个瓢;每个瓢有正反两面,共四个面,可以象征或代表四类事情;葫芦一般中间缩缢成蜂腰状成上小下大的两个球形,剖制成瓢则各自有两个半球形,因此可以区分出八个半面,可以用来象征或代表八类事情。葫芦属于瓜类,笔者认为很可能“卦”字读音就来源于“瓜”,“八卦”原本是“八瓜”。在甲骨文中,“易”字写作一个盛水容器向另一个容器注水的形式。在古代,易这样的概念则表示一瓢向另一瓢注水的行为,有变易、简易等多种意思,这可能正是《易经》被称为“易”的另一个原因吧。
    二、八卦术语简介:
    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沼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在《易经》里有详细的论述。
    1、八卦歌诀
    乾三连,坤六段,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根据这个歌诀网友可以自行画出八个卦的符号。
    2、八卦代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3、八卦方位
    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
    4、八卦所属
    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
    5、八卦所对应的五行:
    金 - 乾: 兑、乾为天,兑为泽
    木 - 震: 巽、震为雷,巽为风
    土 - 坤: 艮、坤为地,艮为山
    水 - 坎: 坎为水
    火 - 离: 离为火
    三、八卦与养生:
    通过以上对《易经》和八卦的简介,我们知道了《易经》与天时、地理、四季等自然界的万物都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同样,也与我们的身体也息息相关的:
    1、顺时养生:
    顺时养生的理念,就是养生要和天时气候同步。具体说,就是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和不同时辰,有不同的养生方法。总的原则就是要顺应天时养生,也就是要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来调养我们的身体。
    2、四季养生:
    顺时养生的主要内涵是四季养生,四季养生就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来调养身体。
    我们可以这样想啊:在广袤无际的宇宙中,人,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而已。但这个小小的个体也是一个小宇宙,时刻都在受大宇宙的影响。宇宙通过运动,产生阴阳气化,然后形成四季变化,从而影响万物,影响生命,人当然也不例外。所以养生的原则当然要顺应天时气候的变化,通过四季养生调整我们人体的阴阳,使我们生命活动顺应四季阴阳变化,而不是违背天时阴阳。这一点对生命活动非常重要,因为任何生命和天地大自然都是一个整体。和整体相和谐统一,生命才能协调。和整体相违背,我们就会陷入孤立,就会被大自然所抛弃。所以必须经常调整人的生命阴阳,使之和大自然阴阳气化步调一致。
    3、掌握四季阴阳变化的规律:
    要掌握四季养生,首先就应该知道四季阴阳变化的规律,一年当中,冬至是阴极,阴到极处则否极泰来而为阳生,然后春夏就是阳气渐长,阴气渐消,天渐温暖,寒气渐消。一年之中,夏至是阳极,阳到极点也会变为阴长,随着秋冬的到来阴气渐长,阳气渐消,此时天渐寒冷,热气渐消。
    4、四季与养生的功能:
    按《易经》的衍生理论:四季之中春主生、夏主长、秋主收、冬主藏。
养“生”,就是在春天应借助大自然的生机,去激发人体的生机,鼓动生命的活力,从而进一步激发五脏,尽快从冬天的藏伏状态中走出来,进入新一年的生命活动。春天重在养肝,因为肝主生机,肝应于春。
    养“长”,就是利用夏天天地的长势,去促进人体的生长功能,重点在养心,通过调动心的气血运行功能去加强人体的生长功能。养长包括夏天要长个子、长肉、长骨骼。
    养“收”,“收”就是顺应秋天大自然的收势,来帮助人体的五脏尽快进入收养状态,让人体从兴奋、宣发的状态逐渐转向内收、平静的状态。
    养“藏”,是指顺应冬天天时的藏伏趋势,调整人体的五脏,让人体各脏经过一年的辛苦后,逐渐进入休整状态,也就是相对的“冬眠”状态。
    总之,我们强调养生、长、收、藏的意义,最重要就在于借助天时调整我们的阴阳。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