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墙之隔,内外有别 近日,武汉市百灵路的人行道引起公众广泛兴趣,因为它上面有一道砌的被网友戏称为“遮羞墙”的围墙。 看过这一墙之隔,内外确实差异不小。墙外的是门面,整齐、干净。墙内的是里子,脏乱、破败。 其实所谓的“遮羞墙”现象并不算什么新鲜事,城市、县乡,都被媒体报道过类似事件。跟人爱面子,女子爱美颜一样,区划内不美观的地方总是令城市规划者头疼:可以短期内整理的,多半都会突击整顿;短期内无法修整的,也只能先用别的方式遮掩起来。“遮羞墙”大抵就是在这种需求下出现的。 从这样的情理角度看,“遮羞墙”现象可以理解。但每次“遮羞墙”被报道出来后,依旧能引发公众的一阵“骚动”。究其原因,多半缘于这一现象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某种心态让人不满:城市有死角,不去好好尽快想办法重新修整,却自欺欺人的遮起来。遮盖,是解决城市规划、城市景观设计的长久之计吗? 这个答案不言而喻,自然不是长久之计。但遇到“遮羞墙”现象,一哄而上的质疑、指责,等过几天热度过去又忘于脑后,也不是长久之计。 在这件事上,或许应该坚持“勿忘我”的决心。这个决心,给城市规划者,也给公众。 对城市规划者来说,出于城市美观考虑,设置“遮羞墙”不算错,但若偷懒,选择一遮了之,那错误就显而易见了。当城市规划者站在墙外整齐有序的街区时,要有的是一种“勿忘我”心态,即心里铭记还有被藏起来的墙内世界,它们,还需从根本上解决。就像爱美女子涂脂抹粉,脂粉固然可以遮盖脸上的瑕疵,但长久也损伤皮肤,得不偿失。所以,“遮羞墙”不应该成为规划者一剂高枕无忧的良药,而应成为时刻提醒他们墙内世界存在的一道警示牌。 对于公众而言,“勿忘我”体现在自觉的监督意识上。作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一份子,市容整洁人人有责。面对时有发生的“遮羞墙”现象,除了在网上发泄不满情绪外,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在现实中去监督,看看自己身边有无类似事件,尤其对于一遮了之的长期现象,更需格外留意,把“勿忘我”从网络延续到生活里。
城市的景观关系生活其间的每个人,对于城市规划,“遮羞墙”,可以是一段旅途,或一个起点,但不应该是全程,也不可以是终点。于它,应保持“勿忘我”情怀。(文/ 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