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月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开栏语:姑苏自古繁华地。就经济总量而言,苏州早已是江苏第一大市。就人口而言,今年4月6日《扬子晚报》刊发了苏州以1046.6万常住人口成为全国第九大城市、江苏第一大城市的新闻。从今天起,本报推出“聚焦江苏人口第一大市”系列报道,试图从各个方面,立体地、多元地反映苏州的发展之路,回眸过去,展望未来,总结经验,传递正能量,为苏州的发展再上新台阶添砖加瓦。 近日,一份“中国城市人口排名”的网帖被热传,苏州城市人口跨入千万行列,达到1046.6万人,全国排名第九,江苏排名超徐州、南京位列第一,成为省内人口第一大市。据证,此数据来自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而1046.6万人为常住人口。 苏州常住人口剧增,对苏州医疗事业的影响如同双刃剑!一方面,人口快速增长,为苏州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让苏州医疗卫生事业进入了“阵痛”,甚至是不堪重负。就医难,不仅是普通市民的“心中疼”,更是苏州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难言之隐”。 “其实人口快速增长,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压力,更是动力。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苏州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月林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现状调查 以前小手术拆完线才出院 现在术后三四天就要出院 4月9日上午8点半,苏大附属儿童医院。此时,医院门诊大厅内已挤满了家长和孩子,每个挂号窗口都排起了长队。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告诉本报记者,她儿子4岁了,感冒三四天了!经过诊断,需要给孩子连续挂水治疗一周左右。原本,她是打算让孩子住院的,可医生告诉她,医院里根本就挤不出病床来安排,她只好每天带着孩子,乘公交跑一趟。“我家住在园区莲花新村呢,每天来回都需要两三个小时。可为了孩子,没办法,只能这样了!” 像这样的情况并非个别现象!记者在苏大附一院采访时得知,择期手术的患者如想住院治疗,至少要提前一周预约,才能安排到床位。 “其实我们已经很努力了。”苏大附一院党委书记侯建全告诉记者,为加快床位流转,近几年,他们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推出了一日病房;对于普通的手术病人,一般在术后三四天,院方就会安排病人出院回家休养,等伤口好了之后,再回来拆线。 “我记得上世纪90年代,苏州这边人还不像现在这样多,病人来医院做完手术后,一般至少要住上十天半个月,等拆完线了,我们才会安排他们出院。” 采访中,记者得知,仅4月7日一天,苏大附一院门诊病人高达8785位,再创历史记录。据苏大附一院门诊部主任朱春荣介绍,从2011年起,苏大附一院日均门诊量,每年都以1000左右人次的量在增长。“其实,当初我们的门诊设计接待量大约在三四千次人左右,现在是严重超负荷运转。” 朱春荣于1998年进入苏大附一院,“当时,我们每天接诊的病人大概为2000人次左右。其中,肿瘤科15个床位!现在150个床位都不够用。” 有的医生一年手术量 达到了近千台 侯建全告诉记者,1988年,他进入苏大附一院工作时,一天门诊病人有20个就已经算不错了,平均一周两三台手术。现在呢,每天要接诊100个左右病人,每天至少3台手术。最忙的时候一天五六台手术,加班到七八点都是很常见的,有时甚至要做到凌晨一两点。“我们医院有五六位医生,一年的手术量近千台。” “现在的医生真是不堪重负,每天都像机器一样在运转。”在采访中,该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科主任表示,现在医生上班时,喝水都不敢多喝,怕上厕所耽误接诊。医院几乎每个医生都曾经有过带病看病的经历,精神压力尤其大,越有名的医生压力越大,有的医生需要常年吃药。这几年体检,经常有三四十岁的年轻医生,被查出患有肿瘤之类的毛病。采访中,很多医生都表示,他们再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走自己的老路,因为他们觉得,学医当医生太苦。 朱春荣表示,现在很多年轻医生,上了白班,晚上还值班,值完晚班第二天又继续上班,连续工作36小时,但是一到工作的时候又得拼命打起精神来。 综合医院尚且如此,专科医院更不用说。在苏大附属儿童医院采访时,记者了解,2000年以前,该院每天800门诊量;2003—2004年,大概也只有1200左右,但这几年,随着苏州常住人口的剧增,医院每日接诊人数也呈直线上升。到了2014年,每个门诊医生平均下来一人看一百多个,经常加班到晚上七八点。而医院原本设计每日门诊量是3000人次,但现在每天实际接诊人数至少5000人次。 另外,现在“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儿童医院又将迎来历史性的高峰,这也让其非常忧虑和担心今后的医患关系。“大人生病了,可能会咬牙熬一熬。但孩子生病了,肯定会要求医生及时救治。但现在儿科资源就这么多,将来矛盾肯定会很大,急需面对和解决。”该院副院长田健美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医院,不仅是普通门诊,连专家门诊也是一天24小时全开放,一年365天全年无休,更不敢限制挂号量。 ■权威访谈 苏州基本实现“大病去医院,小病进社区,康复回社区” 对于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压力,苏州卫生部门早已启动应对之策。 “其实人口快速增长,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压力,也是动力。不仅是挑战,也是机遇。”4月11日中午12点,苏州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月林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据张月林介绍,近年来,苏州人口快速增长,不仅带来苏州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苏州医疗卫生事业的现代化。例如苏州全市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数,从2009年的5353.97万人次,增加到2013年的7972.77万人次。按常住人口计算,2013年每千人口卫生机构床位数4.94张,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4.32张。全市执业(含助理)医师总数2013年达到了24296人。 目前,苏州城乡已拥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156家,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普及率、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切实筑起“15分钟健康服务圈”。实施家庭医生制度,全市共组建963个全科服务团队、127个全科医生工作室,基本实现了“大病去医院,小病进社区,康复回社区”。2011年,苏州建立了社区影像远程会诊中心和临床检验集中检测中心,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卫生机构的接诊能力,让更多市民愿意走进社区看小病、做检查,客观上为分流大医院患者起到了积极作用。 到2020年全市规划床位 总数达69600张 面对人口大量的增长,张月林表示,未来,苏州将加快卫生重点工程建设,大幅增加优质医疗资源,同时积极调整医疗机构布局,合理分布优质医疗资源,满足城乡居民就医需求。位于古城区的苏大附一院主体迁建工程,预计今年10月将全面启用;苏大附儿院在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园区总院,预计今年内投入运行;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及苏州市广济医院主体搬迁至相城区,预计今年内将完成地下工程;此外,苏州科技城医院、独墅湖医院、姑苏医院等一批新医院今年内也将正式开工建设。预计目前全市在建医院项目将增加13000余张病床。 据了解,苏大附属儿童医院现有800张病床,当园区总院建成后,病床数将达到1500张,几乎翻番。“苏州工业园区常住外来人口多,又都是年轻人,对于儿童医疗设施的需求很大,所以当初儿童医院就把新的建设地址选在了园区。” 张月林告诉记者,根据规划,到2015年,苏州全市规划床位总数超过55000张,按常住人口计算,千人床位数达到5张以上;到2020年,全市规划床位总数69600张,按常住人口计算,千人床位数将达到6张以上。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到2015年,市、县(区)两级全部建成独立运行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专业机构。 ■专家建言 60岁以上老人达到144.3万 要加快解决养老问题 不过,苏州现有医疗卫生资源依旧还有一些缺陷或者说“短腿”,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苏州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马亚娜博士表示,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城市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公共卫生系统的完善,面对迅速的人口增长,生存环境的恶化,公共卫生均等化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发展和完善,需要增强基层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的能力建设,包括增加此方面人力资源的规划和配置,量化公共卫生的具体任务,明确公共卫生的服务模式等。 另外,苏州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会带给医疗卫生更大的压力,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为144.3万人,占总人口的22.3%。如何解决养老和护理是今后必须要面临的问题,根据现有的资源状况,居家养老和护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但居家护理的人员匮乏,需要制定一个长期的人力资源培养规划,包括:居家护理的内容、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居家护理的质量评价标准、居家护理的费用(纳入医保的标准费用)等方面均亟待解决。 通讯员 王丛 本报记者 薛马义 实习生 於苏云 文/摄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