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二三线城市成为今年一季度人才招聘的主力军 就我省而言,宁波经济比杭州更有活力,人才需求同比增长28% 别只盯着北上广,去二三线城市吧 通讯员 邵静 本报记者 高逸平 近日,智联招聘发布《就业信心指数2014一季度分析报告》。 2014年一季度,仅从智联招聘在线职位发布数来看,全国人才需求数同比2013年增长18%。其中,金融行业扩张最快,职位需求数增幅最大。二三线中部城市,岗位机会最多。 金融行业最缺人,新增岗位同比增长48% 2014年第一季开了个好头,全国人才需求旺盛,同比2013年第一季增长18%。 其中,金融业最为活跃。2014年开年,它领跑其他行业,职位需求数同比增长48%。这一活跃度,一扫去年金融的萎靡。 其实,这与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放出的金融改革利好相关。另外,还与互联网金融崛起,刺激传统金融变革有关。 “金融业对人才的旺盛需求或将贯穿整个2014年。”报告预测。 尽管2014一开年,房地产跌声一片,但从全国来看,房地产业的就业机会却同比增长24%。 IT/互联网紧随其后,人才需求增幅达21%。 统计中的其他9大行业,虽有增长,但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耐用消费品业、医药/生物工程业和贸易/进出口业,增长速度处在最末。其中,贸易/进出口贸易业更是呈现疲软态势,同比增幅仅为6%。 民企人才需求量大增, 国企需求不增反降 民企,无疑是最活跃的一波。 2014年一季度,民企招聘需求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4%,尤其在珠三角和长三角一带,这或许与春节前后的返乡潮和用工荒有关。 合资企业需求量虽在增长,可增速缓慢,职位需求只有5%。其他两类,国企和外商独资的情况却非常糟糕,2014年第一季放出的新增岗位不增反降,只能以调整架构的方式,来提升竞争力。 这一增一降,恰恰是大环境的反映。“从宏观角度看,对民营经济的逐步开放,使得民营资本进入更多的市场领域。另外,阿里巴巴、华为和腾讯等企业,起到‘明星效应’的作用。”报告解读。 同时,报告还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民企会进入爆发式增长,释放出更多的职位需求。” 另一组数据,也从另一侧面印证了民企的活跃度。 规模越小的企业,发展速度越快;规模越大的企业,越趋于稳定,对人才需求越弱。这一分水岭出现在规模500人的企业,人数往下的企业人才需求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往上则反之。 二三线中部城市,岗位机会最多 大企业饱和,一线城市人才需求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增岗位只有15%。二三线城市接过增长“接力棒”,成为2014年第一季度的招聘主力军。同比2013年增长20%。而且,三四线城市的人才需求也高于一线城市,增幅为19%。 “2014年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起步年,随着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城镇配套政策逐步落地,可以预见未来数年二三线城市企业的招聘量都不会太低。”报告预测。 与之相应的,是东部城市的活跃度降低。反倒是中部与西部城市对人才需求更旺,同比增长分别为25%和24%。 众多企业的投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比如汽车制造、电子产品代工、能源、材料和化工等,这无疑会带动招聘需求。 “这也印证了国务院出台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部地区成为中国政府经济发展的侧重点。”报告解读。 另一组数据,更好地反映了这一现实。在杭州、南京、宁波、苏州、无锡和合肥6个城市中,三线中部城市合肥最缺人,2014年第一季新增岗位同比增长高达41%。 另外,就浙江而言,宁波比杭州更有活力,人才需求增长28%,高出杭州6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