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恩施州参加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单位和同志均在征求意见、查找问题,以便边学边查边改。有的单位和同志问去问来、函来函往,征求到的意见很少,直指“四风”具体问题、实质问题的意见更是很难看到,大多是些针对集体、针对工作、笼统抽象或不痛不痒的内容。一方面,我们要为确实没问题的单位和同志欢呼;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高兴得太早。没有意见可能是天大的意见,没有问题也许是天大的问题。一边是没找到什么问题,一边是信访、投诉、埋怨并不鲜见,还不时听到“老虎”和“苍蝇”被打的消息。没问题比有问题更可怕,查找不到问题的“问题”究竟在哪里?怎么才能解决?笔者认为,心诚则灵,手巧则灵,真改则灵。 首先是心要诚。一方面,征求意见者自己要把查找问题真正视为倾听民声、了解民情、融洽党群关系、凝聚群众力量、提高自身执行力、增强自身免疫力、于党于国和于民于己都十分迫切、十分有利的“苦口良药”,要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胸襟,要有刘备三顾茅庐的诚心和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壮举,不要讳疾忌医、不怕伤筋动骨、不畏揭丑亮短。否则,把问题当伤疤,则怕人擢;当隐私,则怕人揭;当财路,则怕人断;当导火索,则怕人点。持这种心态征求意见、查找问题,结果自然是有问题也没问题,大问题也是小问题。另一方面,组织和领导也要客观看待问题、理性处理问题,多一份宽容之心,多一股援助之力,探索鼓励主动查找问题和积极整改的机制。查找问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解决问题和预防问题,不能简单地以问题看人品、评得失、定升迁。相反,对那些不真心找问题和找不出问题的,还要“刮目相看”和“小心谨慎”,要想方设法识清其“庐山真面目”。 其次是手要巧。方法对路,则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则事倍功半,甚至劳命伤财、百害无益。群众不提意见,要么是“不敢提”,要么是“不愿提”,要么是“不会提”。解决好这“三不”问题,存在的问题会自然而然地“冒”出来。一是要坚持背靠背与面对面结合。让那些碍于情面的群众倾诉心声、畅所欲言。二是要坚持间接征与直接征结合。为提建议者保密、撑腰、壮胆,打消其怕穿小鞋、遭报复、被讽刺、受挖苦和遇冷落的顾虑,采取聘请第三方单独征、组织互相交叉征或上级组织代替征等间接的方式,让群众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三是要坚持差别化与统一化结合。不能对所有的对象用一张表去征求意见。在向文化程度不高的群众征求意见时,要把一些生硬的语言通俗化、笼统的分类具体化,不要为了便于统计而过于强调其对照表格填空或回答,免得让其“无从下笔”和“不好开口”,而应充分调动其激情、打消其顾虑,让其“敢提”、“愿提”和“会提”,无拘无束地“自由发挥”,现场如实记录后梳理,而不能简单地采取“答记者问”的形式。 最后是改要真。群众为什么不愿意提意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觉得提了也白提,提的问题要么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要么是几经归纳和汇总,被“淡化”、“模糊”甚至是大大“变味”了。真改,群众才会“真提”;否则,群众会“少提”、“浅提”甚至是“不提”、“拒提”。怎么让群众相信我们是真改呢?既要敢于把征求到的意见“原汁原味”地晒出来,并且公开承诺“谁来改、何时改、怎么改、改到什么样子、不改或改不合格怎么办、合不合格谁说了算”等六个方面的“规定动作”;又要痛下决心、立即行动,尽早把问题真正消化掉,让提问题者心满意足,让有问题者药到病除,让提问题者和有问题者实现“互利双赢”。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