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是恩施州水利改革发展的黄金期。2011年,中央、省委、州委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3个“1号文件”相继出台,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全省水利工作会先后召开,同时,省水利厅还出台了《关于支持恩施州加快水利发展服务全国先进自治州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恩施州水利部门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恩施州水利水产局局长邓升志。 邓升志表示,“十二五”期间,全州拟建水利水电项目共306个,规划总投资224亿元。其中水利建设项目263个,规划投资141亿元;水电开发项目43个,规划投资83亿元。全州水利部门将坚持“民生优先、统筹兼顾、人水和谐、政府主导、改革创新”原则,精神提振、建设提速、管理提升、改革提效,力争通过5至10年努力,基本建成4个体系,书写水利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崭新篇章。 一是基本建成功能完善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清江主要河段、重点中小河流防洪能力达到国家标准。完成山洪灾害易发区水文、气象、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和重点山洪沟治理。城镇和主要防洪保护区防洪排涝能力明显提高,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二是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十二五”期间,全州年用水总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达到国家要求的控制标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村村通”,基本完成重点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新增、恢复、改善有效灌溉面积35万亩,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 三是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健康保障体系。主要河流水生态明显改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5%以上,城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管理保护地下水。到2020年,治理重点区域水土流失面积2000平方公里,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新增水电装机150万千瓦以上,实施中小水电站增效改造,加大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力度。 四是基本建立适应科学发展的水利管理体系。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合理配置的水价形成机制基本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依法治水管水的能力显著提升,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精神提振抢抓难得发展机遇 2011年,中央、省委、州委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3个“1号文件”和《湖北省水利厅关于支持恩施州加快水利发展服务全国先进自治州建设的意见》,是恩施州水利改革发展的风向标,全州水利部门将一如既往地加大“3+1文件”的宣传贯彻力度,牢牢抓住并把握好来之不易的机遇,在全州水利系统持续掀起学习贯彻的高潮,把思想统一到“3+1文件”精神上来,把责任贯穿到各项水利改革发展的任务上来,一以贯之地做好各方面工作,真抓实干求实效、求发展。 “水利发展的黄金时期不能错过,我们不能等、不能靠,要提振精神,抢抓难得的发展机遇。”邓升志说。州委、州政府对水利工作高度重视,在今年年初高规格召开了全州水利工作会议,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会议。会议提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措施,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恩施山区特色的水利现代化之路,全力推进水利事业跨越式发展。省水利厅也在武汉专门召开了支持恩施州水利改革发展的联席会议,决定进一步完善支持与合作机制,坚持每年第一季度召开联席会议,加大投资力度和投资规模,投资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定期选派干部到恩施州水利水产局挂职,同时规划了一批重大项目。恩施水利人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投入到水利改革发展工作中去,不断深化治水理念,全面结合恩施州情水情,积极探索武陵山试验区的特色建设路子。 建设提速加快水利建设步伐 工程是水利建设的核心。“十二五”期间,全州水利部门按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全州“一盘棋”,统一规划和指导,把项目工作当做“一把手”工程,大力实施“骨干工程、精品工程、民生工程”三大工程,加快扭转水利基础设施滞后局面。立足于把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做大做强,发挥大项目大工程的引领带动作用,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更好的支撑和保障作用;通过严格管理,不仅把每一个项目实施完毕,更要把每一个项目做成精品,实现工程设计理念先进、建设质量上乘、综合效益明显、长效机制健全、辐射功能突出、形象景观良好的目标;坚持民生优先的宗旨,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使人人共享水利改革与发展成果。 今年,我州要着力解决21.72万农村居民和6.7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完成清江、酉水、溇水、郁江、唐崖河等长江主要支流综合治理工程可研报告和相关专项报告审查,力争全部启动实施;完成7县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年度建设任务,力争将宣恩县纳入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范围;完成25座小Ⅱ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主体工程施工;完成现有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和验收任务;加强清江流域、三峡库区及重点建设工程等重点区域及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年内完成来凤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2011年度建设任务,力争将巴东县纳入2012年度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力争将三峡库区、革命老区水土保持项目纳入国家投资计划;完成咸丰、宣恩、来凤、鹤峰、巴东5个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鹤峰十字路、宣恩封口坝、来凤杉龙3个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鹤峰大瓢一级、来凤龙板两个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开展好8县市山洪灾害防治建设项目。 管理提升助推水利科学发展 水利工作不仅要突出一个“建”字,更要突出一个“管”字,“管”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一是水资源管理。按照《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研究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等“3条红线”控制指标,确保刚性约束。要以计划用水为核心,抓好水资源配置,严格把关,保障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重点,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积极推进恩施市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工作;以水功能区管理为载体,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实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防护与综合整治工程;以强化基础工作为抓手,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要以水政执法为主要手段,加大水事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要以水情教育为主要方式,强化全民水患意识、水土保持意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二是强化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进一步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建立健全质量监督机构,落实人员和经费,确保各项水利工程不仅建得成,更要管得好、用得好,让水利设施充分发挥效益。 三是强化防汛抗旱和安全生产。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建立健全防汛责任机制,抓好防汛责任制落实;认真做好防汛备汛工作,落实防汛物资储备和应急预案修编;全面推进山洪灾害县级非工程措施防治项目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其防洪减灾效益;加强检查督办,确保安全度汛。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毫不放松安全生产监管,强化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加强现有水利工程的管理。严格执行招投标的各项法律规章制度,不断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质量监督工作制度,提高质量监督工作水平。要通过严格管理,把每一个项目做成精品,实现工程设计理念先进、建设质量上乘、综合效益明显、长效机制健全、辐射功能突出、形象景观良好的综合目标。 改革提效破解水利发展难题 邓升志告诉记者,水利改革发展,关键还是体现在“改革”两个字上,通过改革来实现水利事业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现代水利示范区是我州抢抓武陵山试验区建设机遇,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的产物。“十二五”时期,全州将按照“一年谋划、两年起步、三年见效、四年巩固、五年达标”的要求,在每个县市创建1个有特色的现代水利示范区,突出工程体系完善、治水理念先进、水利文化氛围浓厚、支撑作用明显等四大要素,把普及水知识、弘扬水文化、传承水文明作为最大的特色和创新,实现示范区水旱无忧、民生改善、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综合效益突出。 去年11月11日,州政府第七十三次常务会议决定,在来凤县开展水务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水务一体化改革在我州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我州将大力推进来凤县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尽早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为全面推动水务一体化改革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在今后一段时间,全州水利部门还将着眼于招投标制度改革,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让水利工程招投标制度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着眼于基层水利管理体系改革,服从大局,稳步推进;着眼于水利工程管护机制改革,探索一些办法,剖析一些问题,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把管护体系建立起来。 恩施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难得的发展黄金期。全州水利系统将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满怀信心,立足实际,强化措施,大胆创新,全力推进恩施水利改革发展,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尽心尽力为恩施发展作贡献。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