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社会热点 >

昆山文化产业如何引领结构调整

时间:2012-06-12 18:05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苏雁 许学建

    江苏昆山,一个人文底蕴深厚的江南古老新城,“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

  改革开放以来,昆山在经济发展上走出了一条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昆山之路”,成为中国大陆综合实力最强的县级市。
  近年来,这个站在最前端的“制造业大市”,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传统的加工制造业面临着市场饱和、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高涨、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昆山市提出依托制造业优势延伸文化产业链,从而实现发展方式的嬗变。近日,记者与文化部有关部门一道,走进昆山进行了深入采访调研——
  找角度突破开拓转型升级新路径
  路过昆山市花桥镇绿地大道,人们都会被眼前的一组金字塔式建筑群所吸引。这组被称作“游站”建筑,成功地将时尚创意集市和SOHO办公、LOFT居住、创意会展中心、时尚T台融合在一起,被称为“建筑里的城市”。
  作为一个多业态的文化产业项目,在华丽的外表下,“游站”还有着深层次的内涵。这个项目负责人介绍说,现在的建筑格局让邻里间的交流越来越少,“游站”则开创了中国最大的实体交流空间,85%的公共空间能够充分满足居民商业、交流、展示、交易、体验等众多行为。“‘游站’住户还可以通过网络一键交流、交易各项内容,那些渴望创业、渴望交流的创意设计师、大学生等能够随时与其他住户成为合作伙伴,为创意时尚产业及个人创业提供了最佳的孵化平台。”
  花桥的“游站”某种意义上是一个象征,象征着昆山对未来发展途径的瞭望;它更像是一种思索,反映了昆山对未来发展方式的思考。
  昆山东靠上海,西邻苏州,凭借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众多商家的“寻梦之地”。十多年来,昆山在IT产业上“精耕细作”,云集了600多家电子信息类企业,是全球笔记本电脑、液晶面板、液晶显示器、数码相机、手机、GPS等IT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全球50%的笔记本电脑“出生”于此。
  作为一个制造业高地,在制造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高涨正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靠什么支撑后续发展,续写昆山高速发展神话?
  用昆山市委书记管爱国的话来说:转型升级是破解发展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是昆山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如何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做大做强源自强大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无疑是昆山的一张王牌。”管爱国认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是文化产业,其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最具创造性的生产要素,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抓住了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就抓住了调整供给结构的突破口,就从总供给方面进一步优化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昆山以花桥国际商务城为龙头,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以文化产业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性服务业,重点突破金融服务外包、区域总部、展示销售等领域,全力打造供应链管理服务中心。“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年增加1-2个百分点,这些都为发展广播影视、网络传媒、数字动漫等都市型文化服务业提供了较好的平台。”昆山市市长路军说道。
  为此,昆山制定了《关于加快昆山市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试行)》等一系列政策。制定了文化产业10年发展规划,确立数字印刷、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网络传媒和体育服务五大主导文化产业,以及演艺娱乐、广播影视、数字动漫、会展广告等7大培育和扶持产业,促进文化产业多元发展。
  在财政、土地、人才等方面给予优惠,昆山构建了较为完备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从2008年起,昆山每年设立文化产业引导资金,资助了一大批文化产业项目。去年的文化产业引导资金达1400万元,是历年资助力度最大的一次,共有17个项目、6家转型升级印刷企业从中受益。
  2008年以来,110个在建和竣工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总投资近120 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5个、超亿元项目9个,49个文化产业项目获省、市文化产业引导资金3827万元。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昆山软件园被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影视网络动漫实验园”。金利科技在深交所成功上市,真彩文具、福纳影视、远洋数据迈入拟上市企业行列。
  据昆山市文广新局局长姚传宏介绍,截至目前,昆山市共有文化企业2700多家,从业人员逾10万人。2011年完成文化产业营业额485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122.1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02%,增幅27.47%,超过昆山市经济增速近12个百分点,对照江苏省、苏州市目标分别提前4年和1年完成,文化产业已成为昆山市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换方式领跑续写“昆山之路”新篇章
  走进“首届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昆山展示馆,神州图骥公司的展示区挤满了人,老老少少竟都在看动画片。故事中,米灵、奚年、阿吉、艾米、元兜五个少年背上行囊,带着一条调皮流浪狗开始了旅行。他们走过大兴安岭的林海雪原,穿越碧草连天的内蒙古,向着中华文明的各个源头进发……每到一个地方,故事就讲述当地的地名文化,形象而生动,怪不得他们会看得如此津津有味。
  神州图骥是昆山一家集软件研发、应用、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总裁王晓清告诉记者,他们在开发国家“十一五”工程——国家地名数据库的基础上,将网络文化产业与地理信息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汇聚了覆盖全国的数字地名文化资源,拥有百亿条、千万兆存量的文化成果数据,对散落在城市中的地名历史信息进行多维度挖掘,形成了上下几千年名典事件空间数据库。如今,神州图骥的全国地名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已建成运营,将大大带动地名文化、旅游文化、导航定位、历史典籍、经济数据分析、人文统计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对产业链的经济带动效应将超过百亿元。
  昆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教育家朱柏庐、散文家归有光都是昆山籍人士。有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千年古镇周庄。昆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杭颖介绍说,“作为一个新兴的工商业城市,昆山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海内外文化元素,不断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8年前,著名画家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周庄一鸣惊人。如今,依托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创意素材和成熟的产业环境,文化创意产业在周庄已取得阶段性发展成果,画家村、画工厂、大型演艺《四季周庄》、旅游产业研发等一批文化创意项目落户启动并不断成熟壮大,周庄正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绘画创作、生产、展示和销售中心。
  中国摄影艺术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徐翔琪是周庄画家村的常驻“村民”之一。他告诉记者,画家村正在用创作、复制、销售这三个元素编织着“产业梦”。目前,周庄充分依托画家村载体优势和影响力,引入了昆山先行、旭博艺术、上海画龙等一批艺术品和画品企业,并吸引了苏州文画、点睛艺术等5家企业实行购地建厂,实现产业集聚,最终实现了从“梦工场”到“画工厂”穿越,打造出从原创、研发到设计、生产、销售等产业链条。“去年,周庄艺术品实现销售额2.5亿元,实现全口径文化产业销售15亿元,并带动旅游、服务、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发展。”周庄文化产业园区的负责人说。
  动漫在当前文化产业中炙手可热,曾是一张“白纸”的昆山动漫产业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吸引了众多商家抛出“绣球”。2010年首届美国国际电影节上,《山猫和吉咪之嘉年华》获得动画特别大奖,成功打入美国市场,收获了千万美元“大蛋糕”。去年8月,来自昆山的一只“火狐狸”在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舞台上,凭借精彩的故事、精湛的3D技术,一举夺得优秀动画片奖。
  作为昆山的两大“动漫工厂”,昆山软件园总注册资金超2亿元,去年实现销售额4亿元;刚刚起步的张浦N维空间站已有12家企业入驻,去年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
  姚伟宏表示,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通过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创意等产业相融合,昆山正一步步提升文化产业的层次、增加其附加值。
  全方位引导铸造持续发展新引擎
  日前,在昆山文化产业银企对接座谈会上,昆山文化产业联合会与中国银行昆山分行签订框架性战略合作协议。框架协议阐述,中行昆山分行将大力推动金融创新,积极支持各类文化企业发展,通过先行先试、创新产品、拓宽渠道等方式破解融资难题。民间行业社团与金融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昆山尚属首次,为昆山开辟了一条文化企业融资新路。
  文化产业对于经济、社会的前端引擎作用,注定了昆山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来保障其更快更好的发展。2011年4月,江苏省首个县级市文化产业综合性社会团体在昆山成立,标志着昆山文化企业从此有了自己的“产业之家”。昆山市市长路军介绍说,文化产业联合会发挥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积极促进项目、人才和信息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增强全行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逐步树立和维护全行业良好的品牌形象。
  去年,昆山8名文化企业家被授予2010年度市“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称号,1人被授予“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称号,1人获评“姑苏文化产业人才”,43名文化产业人才获政府人才津贴,共下达人才扶持资金1876万元。通过人才引进和培育,昆山正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的“造血”功能。
  市委书记管爱国告诉记者,昆山最近实施的《昆山市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作为首个文化产业专项资助奖励“新政”,该办法规定了9项资助标准,覆盖面广泛,单项资助最高可达100万元。他透露,近期还将出台《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目标体系及考核办法》,“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成效考核,是进一步激发区镇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举措,也是分析研判产业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为昆山长远发展奠定基石。”
  目前,如何对文化产业进行分类和统计始终是个难点。对此,昆山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由文广新局牵头,联合工商、税务、统计及工业、商业部门,创立运行了“文化产业服务管理系统”,定期更新企业库、项目库和人才库,逐步丰富服务内容、延伸服务覆盖面、充实统计部门入库企业数据。昆山文广新局副局长金晓春介绍说:“通过动态掌握和考核各项指标的监测情况,有效提高文化产业统计质量。同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向和趋势做到心中有数,为决策提供了准确依据。”
  管爱国表示,根据《昆山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未来10年昆山将明确形成“5+5”文化产业布局,即5大重点文化产业集聚区和5大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文化产业总产出将达到2500亿元,实现增加值625亿元,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或超过8%,年均新增就业岗位不低于1万个,拉动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在省内乃至全国率先建成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创新型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