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社会热点 >

24年 四川营门口乡的社员们再聚首

时间:2012-05-21 11:38来源:四川在线 作者:付雨甍

 

 

  1988年,金牛区营门口乡光荣村6队的社员们,因城市规划搬迁而各奔东西,一晃24年过去了,当年一起劳动生产的社员如今已成退休老职工。昨日上午,43个曾经的“老社员”在这个520的日子里相约在文华路17号,重温过去生产队的那些日子。
  曾经友情凑钱吃碗祝寿面
  昨天一大早,这些当年一起参加生产队劳动,也曾一起吃过大锅饭的社员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往当年曾经生活过的光荣村。这些曾经的主人,如今已经变成了来客。他们中年龄最小的是1972年出生的胡建军,年龄最大的是廖世群婆婆,已经89岁了,她参加过土改,也是生产队的老队长。
  当年生产队的队长黄守廉在回首生产队时,不禁感慨万千。他说,这些日子这辈子是忘不了了。“1970年,我爱人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在她的生日这天,当时那么穷的日子里,二三十人来到我家给她庆生。说起来惭愧,家头太穷了,请不起客。我想破脑袋也只找出了点儿调料,他们就一人出一角钱,最后大家集体吃面,每人半斤面,好一阵‘狼吞虎咽’,大家觉得非常满足快乐。”
  今日相聚
  无话不谈的一家人
  活动的组织者之一高兴成介绍,1988年9月,成都市干道建设指挥部按规定征用老西门车站那一块的土地,于是我们就成为了‘农转非’。愿意参加工作就业的就再次就业了,不愿意的就一次性退休了。“从此大家根据国家的安排都分散了,再也不能像生产队那样天天可以碰面了,其实大家很想念曾经在一起的日子。”
  赶来相聚的43人中,很多人从幼时就相识,一直到退休都依然相互牵挂着。“组织这样的聚会活动就是希望24年前亲如兄妹的我们,到老了我们还是无话不谈的一家人。”陈信玉女士认为这样的活动真的很有意义,“我们退休了收入不高,今天聚会一人出了60元,上午吃点儿瓜子花生喝点儿盖碗茶,中午吃个简单的便饭。老乡亲聚在一起不容易,回忆回忆乡坝头的生活、重温几十年的感情。”
   (编辑:刘堃茹)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