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郑州市花园路与农业路交叉口的东、北口,禁止左转弯,但允许掉头的交通规则开始,郑州交警支队对外宣布,将采取第一种方案,缓解该路口的交通拥堵。至此,近段时间在郑州炒得沸沸扬扬的“新堵王”有了一个解决办法。 这其实是郑州治堵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否有效,值得检验。但众多治堵的付之实施,给郑州市交通秩序注入了一定的活力,目的是促进郑州市交通秩序的好转,变堵为疏,让城市交通不再堵,让城市交通活起来。
其实,交通拥堵是城市发展中的阵痛,郑州的交通状况因为各种原因,近年来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警方也试图以禁左的方式告别花园路与农业路交叉口的这个“新堵王”,难保不会出来另一个“堵王”。寻找一个治标又治本的办法,才是郑州交通需要在未来解决的难题。
这种方式的实施从一定意义上可以提高治堵措施,缓解交通压力,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笔者认为,治堵关键在于治本,治本就是治人,既要有规则,更要有素质。就是要在良好的交通环境秩序情况下,在良好的交通措施下,在规范的交通规则面前,更要靠人的自觉和人的素质来维护,来维持,否则城市交通秩序依然跳不出拥堵的怪圈。
郑州尽管用了各种方法,但拥堵依然存在,交通行不通,行人走不开,拥堵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据报道,郑州市七种原因困扰着交通出行。
一是车、路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据统计,目前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为133.2万辆,今年前几个月,全市新入户车辆达到13.6万辆,市区新入户车辆9.1万辆,年底将突破15万辆。同时,市区还保有60多万辆电动车,360多万辆自行车。城市车辆的增长速度太快也造成交通拥堵。
二是群众交通参与意识淡薄。郑州市外来人口、流动人口较多,市区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达20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6%。据统计,杭州、西安、石家庄外来人口分别为145万、120万、24万,分别占常住人口的23%、17%、10%。郑州外来人口群体多数是来郑打工者,闯红灯、翻越护栏、占道经营等交通违法现象普遍。
三是停车泊位数量严重供不应求。按照国家标准,百辆汽车停车位数需要达到35~45个停车泊位,郑州至少需要约20万个停车泊位,目前我市仅有停车泊位数12.3万个,缺口近8万个。
四是次干道微循环作用发挥不够。近年来郑州市拓宽改造了大部分道路,但是这部分道路基本属于先天通行条件优越和交通环境良好的道路,由于道路面积的增加,交通增量暂时有所缓解,于是便引来了更多的客流,产生了“诱增交通量”,使这条路重新趋于饱和,时隔不久又恢复到昔日的拥堵程度,次干道不能吸引交通流,有效分担交通压力,并没有从根本上达到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
五是路网不完善,交通管理滞后。目前的郑州建成区道路长度已达到1386公里,建成区路网密度4.7公里/平方公里,但路网密度偏低、城市快速路系统未完成,都影响了城市交通。与此同时,郑州市虽然建立了城市交通指挥中心,但功能不完善,特别是区域性的交通指挥系统等手段应用较少。同时市区多数信号机是10年前引进西班牙系统时安装的,系统严重老化。目前我市绿波带、电子警察等数量也不足。
六是公交、机关位置影响城市交通。在二七广场,有十多条公交线路都在此交会,因此经常出现七八辆公交车同时进站的情况,影响了由西向东方向的其他机动车的通行。在现状公共交通中,公共交通的枢纽站、首末站不足,造成公交和其他方式也相互干扰,路段堵塞。另外因为城市中心区机关密集,建设开发强度偏高,整个交通与空间利用发展并不协调。
七是市政工程施工影响不容小觑 。近年来,郑州市区10条精品街的改造、BRT快速公交、轨道交通1号线、解放路立交桥、陇海路高架桥、京广路—沙口路快速通道和多条道路下穿涵洞等建设项目的陆续开工,对交通阻滞与疏导将造成诸多困难,交通拥堵随之加剧。
这从中说明,交通秩序的管理,是主要的,而交通规则和素质也不可少。
大家要是去过香港,就能从香港的交通秩序中体会出一些治堵的方法。笔者今年春节在香港时,从没有赶上堵车,也没有拥堵的事发生,是什么原因?香港的街道比内地绝大多数城市狭窄,香港车辆的密度比内地绝大多数城市高出一大截,但是,香港却成功地解决了困扰我们的交通拥堵问题。但笔者在香港留心了一下,发现一个细节:香港的车辆过一个红绿灯后,到下一个路口处往往恰好绿灯亮,可以一路畅通。而我们许多城市的红绿灯,常常是等过了一个红灯,到另外一个路口又面对一个红灯,运气不好的时候会一路红灯。
另一方面,更是司机个人的素质,司机从不违法交通规则,当然在香港对于交通规则的处罚也相当高,同时市民也形成了良好的习惯。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解决了交通的根本问题,一是道路的环境问题,二是人的问题。这两方面解决了,就不会出现拥堵的问题。
郑州市实施新的政策以来,尤其是交通方面的措施,要取得发展,更要快马加鞭,在这些交通规则的基础上,更要学学香港,先把红绿灯的事做好,就是把规则做好,再把人的事做好,就是提高人的素质,这两方面做好了,郑州不会堵,郑州的城市更美好,交通更有序。(白峰)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