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社会热点 >

“良心药”变“毒胶囊” 监管为何又没跑过媒体

时间:2012-04-17 09:31来源:新华网 作者:为之

    救人的药品,变成了害人的毒物,小小的胶囊竟然暗藏如此玄机,令人震惊。而这次的曝光,不少知名药企,如修正药业、通化金马药业等均卷入其中,堪称制药行业中的三聚氰胺事件。现在公安部门已经对被曝光企业展开调查,但“皮革明胶”的食品污染链到底有多长,都流向了哪里?期望监管部门以负责任的态度,给公众准确的答案,并拿出铁腕的打击力度,捍卫公众的健康。

 

小胶囊暗藏大玄机

央视调查发现厂商用皮革下脚料造药用胶囊

 

“良心药”变“毒胶囊” 监管为何又没跑过媒体

 

    药用胶囊是一种药品辅料,主要是供给药厂用于生产各种胶囊类药品。记者在当地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里的胶囊出厂价差别很大,同种型号的胶囊按一万粒为单位,价格高的每一万粒卖六七十元,甚至上百元,低的却只要四五十元。

    在新昌县卓康胶囊有限公司,一名销售经理向记者透露,他们厂生产的药用胶囊主要供应东北、山西等地一些药厂,所用原料主要就是明胶,因此胶囊价格悬殊跟明胶原料有很大关系。[详细]

 

药用空心胶囊涉嫌铬超标 13个产品被暂停销售和使用

 

“良心药”变“毒胶囊” 监管为何又没跑过媒体

 

    由于涉嫌铬超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6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13个药用空心胶囊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表示,已责成相关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对媒体报道的药用空心胶囊铬超标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和产品检验,并派员赴现场进行督查。被叫停销售和使用的产品,待监督检查和产品检验结果明确后,合格产品将继续销售,不合格产品依法处理。对违反规定生产销售使用药用空心胶囊的企业,将依法严肃查处。[详细]

    修正药业等药企胶囊产品涉嫌铬超标 网站被黑

    据了解,《中国药典》对明胶空心胶囊有明确的标准。生产药用空心胶囊必须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产品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销售。药品生产企业必须从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采购空心胶囊,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和使用。

    河北个别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进行脱色漂白和清洗,随后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浙江新昌县药用胶囊生产企业,最终流向药品企业,进入消费者腹中。记者近日调查发现,9家药厂的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详细]

    浙江新昌紧急查封问题胶囊企业 生产线仓库等均被查封

    截至15日下午6时,新昌县已紧急查封媒体曝光涉嫌使用工业明胶制作空心胶囊的相关问题企业,公安机关已对4名企业负责人实行控制,并立案调查处理。目前相关问题企业生产线、原料仓库及成品仓库已被全部查封,相关原料、产品已被抽样送检。[详细]

 

    “良心药”变“毒胶囊” 监管为何又没跑过媒体

 

    铬从哪里来?

   “蓝矾皮”是工业皮革废料,由于皮革在工业加工鞣制时使用了含铬的鞣制剂,往往会导致铬残留,使用这种“蓝矾皮”加工的工业明胶,重金属铬的含量一般都会超标。

    铬有何危害?

    铬,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容易进入人体细胞,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按《中国药典》规定,出厂应检测铬含量。

 

救人的药品为何变成害人的毒物】

“良心药”变“毒胶囊” 监管为何又没跑过媒体

 

    新华每日电讯:药品安全的“馅”和“皮”都应重视

    任何一项产品或药品,安全防范和质量保证如何,必然会影响整个体系的安全和保证。食品药品监管者只将眼光盯着“包子馅”,“包子皮”出了问题同样了不得。如果只抓药品的“核心”和内部成分安全,却忽视了外部的“皮”的质量,依旧会留下安全隐患。

    济南日报:“皮革明胶”原来不是传说

    眼下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随便扯一嗓子“狼来了”,竟然能真的揪出一帮“恶狼”,此般吊诡与纠结已然不是“谣言”二字所能解释的。我们可以不吃老酸奶、不吃小果冻,但不能生病不吃药——— 对于市场来说,底线失守之下,一切秩序的溃坏使得无人可以幸免。

    京华时报:毒胶囊包不住火

    值得提及的是,15日下午3点,当警方赶到河北一家生产工业明胶的基地时,该工厂的厂房车间突然莫名起火。早不起火、晚不起火,要被查处时突然起火,太诡异!是自然起火还是销毁证据,是否有人通风报信?真相需要水落石出。

    广州日报:“胶囊里的秘密”之外的秘密

    工业明胶是禁止用作食品药品原料的,如今异化成为工业明胶做胶囊的潜规则、公开的秘密。问题还在于,“胶囊里的秘密”,难道仅仅局限于胶囊吗?这也正是我们更加担心的。工业明胶既然可以明目张胆地用在胶囊上,又有什么理由不敢用在老酸奶、果冻和其他食品上?

 

“良心药”变“毒胶囊” 监管为何又没跑过媒体

 

    钱江晚报:药企卖毒药,谁来解毒

    盗贼如此猖獗,剿匪的人去哪了?是在“一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地悠闲度日,还是在“一只鼠标一个网,一款游戏耍一天”地忙碌?为什么那么多年的黑幕一直视而不见,却要麻烦媒体的调查记者冒着危险东奔西跑来揭黑?

    新京报:把皮革明胶当药品“三聚氰胺”严查

    小小的胶囊竟然暗藏如此玄机,令人震惊。而这次的曝光,不少知名药企,如修正药业、通化金马药业等均卷入其中,堪称制药行业中的三聚氰胺事件。明胶在药物原料成本中的比例,其实非常之小,这些药企为了节约这一点点生产成本,采用有毒的皮革明胶,其责任何在,底线何在?从皮革明胶的制造,到药用胶囊的生产,再到制药企业检测形同虚设,从中可以看到,和三聚氰胺事件一样的整个产业链的集体溃败。

    千龙网:不能让问题胶囊的生产者逍遥法外

    食品是延续生命的必需物,药品是挽回健康的救命物,食品和药品的安全保障是监管和执法部门的首要工作。打击食品和药品安全犯罪,不只是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正义,更是在打一场形势严峻的公众健康保卫战。在犯罪分子们无孔不入的今天,执法部门、媒体和公众只有联合起来,掀起一场不留死角、不留情面、不打折扣的大扫除,并建立群策群力的长效监管机制,才能将这股日渐弥漫的歪风邪气压下去,保证用餐和吃药的清洁安全。

    红网:谁来为“破鞋牌”药用胶囊“辟谣”

   “破鞋牌”老酸奶和果冻曝光后,相关企业和有关行业协会纷纷站出来“辟谣”,宣称产品没有问题。有专家更是表示,老酸奶中的明胶成本非常有限,用工业明胶替代食用明胶省不了几个钱,“对于高档酸奶来说,即便劣质明胶不要钱,也不值得添加它来牟利”。然而,媒体调查的结果却是“工业明胶比食用明胶便宜1半”。两者的说法大相径庭,让人分不清谁在说实话谁在放臭屁。现在,药用胶囊也陷入“破鞋门”,不知道下一步会有何方神圣站出来为之“辟谣”呢?

 

机构监管不能总落在媒体曝光之后】

 

“良心药”变“毒胶囊” 监管为何又没跑过媒体

 

   “皮革胶囊”:监管为何又没跑过媒体

    近年来,三鹿奶粉,染色馒头,毒豆芽……几乎每一起质量安全事件都是媒体扮演“先行者”,通过曝光引发社会关注,而本应起到安全监管的部门跟在媒体后面亦步亦趋。媒体曝光固然是在履行社会监督,但也从侧面折射部门监管的不力。毕竟,监管部门与媒体相比有着信息、技术、知识、职能等多种优势。连作为局外人的记者都能“识得庐山真面目”,“身在此山中”的监管部门情何以堪,究竟是浑然不觉,还是装聋作哑,值得追问。[详细]

    起底皮革胶囊,还是记者厉害?

    与此同时,我们又不免有些遗憾和失落,监管又一次没跑过媒体。近年来,三鹿奶粉、染色馒头、毒豆芽、注胶虾……几乎每一起质量安全事件都是媒体扮演“先行者”,通过曝光引发社会关注。媒体曝光固然是在履行社会监督,但也从侧面折射部门监管的不力。毕竟,监管部门与媒体相比有着信息、技术、知识等多种优势。连作为局外人的记者都能“识得庐山真面目”,“身在此山中”的监管部门情何以堪?[详细]

    监管懈怠道德缺失致假药频现 需不懈严打药品造假

    导致假药时常出现的原因主要在四个方面:有关部门监管不力;生产者唯利是图;处于药品流通环节的医疗机构、药店等丧失道德底线;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因为我国的药品监管不同于食品监管,药品监管属于“一龙治水”,部门职责已经十分清晰。现在要做的,就是在药监系统内部进行明确分工,要把监管职责落实到每个人。[详细]

    微博网友吐槽——“还好,我有双皮鞋”……

   【九九房】还好,我有双万能皮鞋,以后我要是想吃果冻了,我就拿自己的皮鞋舔一舔,以后我要是想吃老酸奶了,我就拿自己的皮鞋舔一舔,以后我要是感冒了,我就拿自己的皮鞋舔一舔……

   【蜻荷】触目惊心,现在老百姓还敢吃什么?地沟油,毒奶粉,瘦肉精,老酸奶,果冻。。。。。。还不知道有多少没挖掘的东西,每天都上了我们餐桌。这两天正吃胶囊类的药物,昨天已经只吃里面的药末了,胶囊被我扔掉。每天都这样提心跳胆的生活,幸福指数何言会高啊?

   【寒涛拍案】这么多的黑心的商家,越打越多,有没有人考虑过质量问题层出不穷的原因何在?就是商家们都坏了良心,还是不坏良心,根本就赚不到钱?是无商不奸,还是不奸便无商?谈了这么多年的体制,我都懒得再提了!

   【奶油追影妹】小小的一粒胶囊,不是治病而是要命!工业皮革废料变工业明胶,再变药用胶囊!药品安全岌岌可危啊!是时候清理下自己家的药箱了。

   【长宏】地沟油、毒奶粉、瘦肉精、毒豆芽、染色馒头、染色血燕、香精包子……以前我们吃了这些之所以可以毫不畏惧,正因为我们还算有“药”可救!但如今,正在我们深受毒害寻医问药之时,又出来个毒胶囊!我们就要五毒俱全、百毒不侵了啊!

   【老真天真】凡是在食品,医药等关乎着国人的生命健康的事情上,必须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企业管了,罚没全部财产。企业法人,技术人员,全部法办,并永远不的再入此行业。打入黑名单。用地沟油的饭店,制药厂,制造不合格奶品的等等企业,全部关闭。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