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南省汝州市往西,行程5公里左右后,你便会看到,在公路两侧停靠着面包车、越野车、市政洒水车、市政园林绿化车、小轿车、油罐车等各种车辆,这样的长龙在公路两旁绵延10公里左右。 这些车辆都是报废车辆经过翻新改装后重新出售的,他们的“出厂商”,就是道路两边的各户农家。在这10公里道路的两旁,基本家家从事汽车改装。由于拼装车市场规模很大,这里被戏称为中国“三汽”。 中国青年报3月15日曾报道湖北十堰非法拼装车泛滥,而记者在汝州调查时发现,这里的拼装车市场更加触目惊心,不仅组装车,更是翻新旧车,而且种类更加齐全,给交通安全埋下了极大隐患。这些组装车大多流入农村,有些竟然被当作校车来接送学生。 “拼装车一条街”
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赴汝州调查采访。 出汝州市西行,不久就到了著名的“拼装车一条街”。只见公路两边停放着不少等待出售的车辆,这些车辆大多没有牌照,或挂着假牌照。车边或有专人守候,或在挡风玻璃上留着联系电话。所售车辆大都十分破旧,其中一些车远看着崭新,但走近后,却可看到底盘下锈迹斑斑。有的车辆外表明显有后期喷上新漆的痕迹。 知情人告诉记者,“3·15”刚过,这段时间正在风头上,路边卖的车少多了,以前道路两旁停得满满的。这些车因为售价便宜,颇有市场,许多地方的人慕名来购买。据介绍,这些车辆主要有两个流向,一是农村地区婚丧嫁娶用来接客人的“家宴车”,二是一些农村小学、幼儿园用来接送孩子的校车。 据公安部门摸底排查统计显示,汝州市共有公办、民办中(小)学校431所,幼儿园398所,197所学校的在用校车421辆,其中309辆手续不全、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或无牌无证、逾期不参加检验,甚至是改装、报废车辆等。 3月19日早晨7点半左右,记者在汝州市附近的郭营村、马爻村等地进行蹲点调查,看到许多幼儿园用小型客车接送孩子,记者跟踪的一辆长安小客车,事后经交警查证,年检有效期只到2007年4月。 报废校车到底去了哪儿? 2011年11月24日,一篇标题为《河南汝州:统一销毁84辆报废校车》的报道称:11月23日上午,在汝州市公安交警大队事故科停车场,汝州市副市长韩自敬一声令下,挖掘机的铲斗挥向了报废校车的挡风玻璃,打响了该市统一销毁84辆报废校车的战役。 那么,这些车是否真的销毁了呢?在“拼装车一条街”,记者看到两辆与报废校车外形相似的白色依维柯小客车。经询问,每辆客车售价在1.5万元左右。卖主并不讳言这是改装车,并说“这车很好用,开着没问题,以前经常有学校、幼儿园来买,拉十几个孩子没问题”。 中国青年报记者向汝州市交警大队了解情况。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报废校车都已经销毁。记者问具体送到哪家报废公司,每辆车多少钱,该工作人员表示不太清楚。问是否有的报废车流向了非法拆车厂,回答说“没有那回事”。
记者又向汝州市工商局求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汝州没有非法拆车市场,“原来有,经过几次整治后,现在没有了”。 据了解,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是一项专营的特种行业,国家出台规定,对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实行特种行业管理,实行资格认定制度,规定每个地市只允许一家国有专营的报废汽车回收公司存在。 工商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汝州市目前只有一家报废汽车回收公司。 记者找到这家报废汽车回收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没有收到报废校车。事实上,由于他们只能按废旧金属的价钱来回收报废车,而组装车市场给的价钱远高于报废价,所以他们已经好几年都没有生意了。 报废车回收市场卖配件 与汝州报废汽车回收公司生意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汝州最大的一家报废车回收市场——河南瑞福达实业有限公司生意红火。3月18日,中国青年报记者来到这家公司,看到门外大招牌上写着“报废汽车回收、废旧金属回收”的字样。 走进大门,这家公司规模之大令记者吃了一惊。公司占地达上百亩,到处停放着各种报废车辆和拆卸下来的废旧汽车配件。有很多人和车进进出出,非常热闹。不时有人开着三轮车、小面包车运输各种汽车配件,有的挑几个轴承,有的拿几个后桥,有的拿轮毂……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个人正在挑汽车后桥,价钱是每个1200元。记者问“拿这些东西做什么”,回答说“回去装啊”。 据了解,改装汽车得先买一辆报废的汽车,然后换掉发动机,再看这辆车上的方向机、加速器、后桥、大梁是否能用,并根据情况更换配件。知情人告诉记者,“拼装车一条街”上许多拼装的车,都是从这儿拿的配件,回去组装车的。 记者从瑞福达公司了解到,他们以略高于废旧金属的价格从全国各地回收报废汽车,然后能改装的就改了重新卖,一般轿车都在一万到四五万元一辆,卡车也就几万元。不能改的就拆开来卖,一个发动机的价钱就能收回成本。 记者在瑞福达公司院内看到几辆白色依维柯,外形很像前不久报废的校车。记者以购买者的身份询问,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有两辆车就是从交警队来的报废校车。 在瑞福达公司对面,记者看到,一家汽车改装作坊正在焊接一辆卡车的大梁,等次日记者再来到这里时发现,一辆崭新的园林洒水车已经装好,正在喷漆。 园林车的使用者应该是市政部门,他们难道会购买这种没有手续的拼装车?当地人告诉记者,这样的洒水车卖得很多,都是外地政府部门买的。购买者为了省钱,开了假发票写一辆新车的金额,实际省下的钱就可以放进自己腰包了。一般来说,这样的车都挂假牌照,因为是洒水车,交警一般也不会去查。 记者看到,从汝州“三汽”流出去的还有工程车、油罐车,这样的车一旦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废旧汽车回收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拆解能力严重闲置,每年报废汽车只占拆解能力的1/2;二是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拆解效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和拆解场地环境污染,不能适应发展需要;三是报废汽车国有回收主渠道受到严重削弱。 2010年7月,《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对汽车五大总成“解禁”,汽车发动机、变速器、前后桥、转向器、车架等五大零部件总成有价值的可以出售给再制造企业,重新利用,但只能卖给有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资质的企业。 据了解,汽车使用达到一定期限,应当及时报废更新。报废车和拼装车的零部件——特别是“五大总成”——的磨损程度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年限,安全系数极低。一旦一个部件失控,就会造成交通事故,不但会给自己带来危害,还会危及其他人的安全。由报废车和组装车引起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给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危害。 改装车市场形成产业链 从3月16日到19日,记者走访了汝州以西的藏庄、许寨、湾子等10多个村庄。在当地,几乎随处可见报废的汽车“五大总成”——发动机、变速器、前后桥、转向器、车架。记者共发现了百余个作坊式造车厂,目击了村民拼装车辆的过程。 住在“拼装车一条街”上的村民大多是做拼装生意的,往往是“前店后厂”,前面停着装好的车出售,后面院子里就是组装车间。这里村民的住宅大门大多为双扇开大铁门,宽约3米多,大白天家家大门紧闭,砸击和焊割的声音不时从院子里传出来。 在一家村民院子里,记者看到这里停放着各种汽车配件和汽车半成品,工人们在紧张地工作,几名男子正在向一个长约5米的卡车大梁上焊接液压机,随后开始安装后桥。还有大吊车在轰隆隆地工作着。
这些拼装车厂大多挂着合法的废旧金属回收点、汽车大厢厂和焊接维修点等招牌,均有相关部门发的证照,这在客观上为其拆解、拼装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 据了解,拼装改装车辆并销售报废汽车“五大总成”的现象在汝州由来已久,当地因拆卸车辆的技术高超,被称为“中原第一拆”。市场跨越汝州市骑岭和庙下两个乡,分布于10个行政村,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纵深各达两公里。鼎盛时期有专业拆车商户300多户,从业人员4000余人,年拆车1万余台,交易额2000余万元,回收各种金属5000余吨。 这些年,汝州市政府部门也确实对拼装车市场进行过整治,由该市商务局牵头协调,依照乡镇政府、工商、质监、交通公路、土地和公安等部门的职能,明确了各部门在规范整治活动中的任务和职责。 但在利益驱使下,从事报废车辆拆、拼装的行为依然存在。当地群众告诉记者,有关部门一查,拼装车的生意就会匿迹,但过段时间,还会照常开业。 “买一辆报废的车也就四五千元钱,到这个地方拆开买一个发动机就能卖三四千,再加上前后桥、大梁都能卖,一辆车就能赚几千元钱。若是翻新的话,赚得更多。这样的利润谁不干!”当地一名知情人对记者说。 国家规定,禁止拼装车和报废汽车上路行驶。那么,汝州市这些村民拼装的“汝州造”没有任何手续,又如何能上路呢? “这些你都不用管,我们会给你送上高速公路,交警不会查。”售车者都这样拍胸脯保证。本报记者 王俊秀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