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上海市闸北区检察院对警方破获的一起未成年女性参与卖淫和介绍卖淫的特大案件提起公诉。该案涉案人员多达20人,其中多数为在校中学生,2人为未满14周岁的幼女,涉及上海市某职业学校分校、普通高中等9所学校。据介绍,“其行为呈现出所谓援助交际雏形,即在校少女为获得金钱而与男性约会,从事色情活动。”检察机关调查发现,涉案学生中有1人父母离异,1人为领养子女,4人母亲为“外来媳”,3人的父母对她们经常谩骂或过分溺爱。 追问—— 有多少成年人 理解懂得孩子 这些少女让我们难免为正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担忧和焦虑,似乎让人看到某种可怕的病毒在蔓延。耻感模糊空洞,孩子面对花花世界,他们价值观念尚未成型,难免误入歧途,为此最该为此感到自责的是教育、家庭和社会。喊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口号,又有多少人理解孩子、懂得孩子。在标准答案和家庭说教中,孩子内心日渐孤独、价值日益彷徨,堕落和进步,或只在一念之间。我们没有耐心去培养孩子的判断力和想象力,孩子们自然也就没有耐心去构架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价值空间。 孩子的精神世界,往往是大人世界的真实映照。反思当下社会,“小三”理直气壮地存在,拜金主义泛滥成灾……尊严匮乏的社会,又如何能够让人自尊。这些不堪成为孩子的榜样,那么孩子的精神世界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可想而知。既然大人世界都认为“坐在宝马里哭”不是件丢人的事情,那么孩子自然而然认为出卖身体换零花钱没有什么不对。 此外,成人世界的无耻和无忌在其中也得到极端显现。“援交女生”中,卖淫的竟然有未满14周岁的幼女。那些“重口味”的买春者,怎么能对幼女下手?不过从官员林嘉祥猥亵幼女的案例来看,法律规章对懵懂少女的保护显然存在着缺位。法律不能令行禁止,嫖客们便百无禁忌。 自尊自爱,自重自强,成人的世界对于孩子除了只剩下这些口是心非的说教,还有什么?我们出卖尊严、出卖灵魂、出卖自由,留给孩子的或许是丰富的物质,但却只剩下一副空洞的精神躯壳。成人的世界精神荒芜和尊严丧失,正是引领着“援交少女”踏入价值迷途的罪魁祸首。只有捡拾起大人世界的耻感和尊严,只有把教育和引领者的灵魂救赎出来,才能实现对孩子的灵魂塑造。 (时言平)
评判—— 应试教育重成绩 所谓差生被忽视 面对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社会上的种种诱惑,学校仍然按照固有的程式开展教育,对社会对学校、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无动于衷,而且把应试教育搞得天花乱坠。学校和教师只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很少把一点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身上,上海女中学生“为零花钱主动卖淫、介绍卖淫”被发现的不是教师也不是家长,而是警方,就可证明学校、教师关心的是哪个群体。高分数、升学率同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业绩挂钩,同校长和教师的工资、荣誉挂钩,校长和教师被捆绑在应试教育的列车上,关心差生、帮助差生、转化差生,甚至把学生从犯罪的边缘拉回来要花费许多时间、精力,教师会得到什么?如果把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上,其效率更高,效益更好。不是说所有教师职业道德不高,人人唯利是图,而是以为教育界里出现的种种怪象,例如表现在学生身上的厌学、逃学、泡网吧、少女“援交”等等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而素质只牢固地生长在上级的文件里、学校和教师的总结与论文中,素质教育是一套,应试教育是另一套,什么法制教育、性教育等或者可有可无,或者缺乏实效性。 上海这20名女中学生给学校、家长和社会敲响了警钟。学校和家长该对所谓差生“不抛弃、不放弃”,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使他们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重要的是学校不能让素质教育成为口号,要肩负培养独立、健全、独特人格的责任,让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李建波) 分析—— 与不良土壤有关 喜欢模仿染恶习 表面看这类“援交”行为的传染源于国外,是通过网络或其他类媒体信息的传播,最终侵蚀到了部分未成年少女群体,也就是说是“不良的外界信息”导致了个别未成年少女的“下水”,但窥诸其本质却与一些不良的“土壤”有关。由于未成年人尚未有独立的和对社会美丑的判断,但青年人的另一主要特点却是喜欢“模仿”,有的是出于好奇、有的是出于好玩,凡此种种类似的不良行为的发生往往与未成年人的特性和特点有关,这也是国内一些城市的未成年学生步及“援交”的诱因。 从人性本身的角度,任何一个走入歧途的中学生本质并不“坏”,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旦涉足或生长的环境不良,就会产生诸多负面问题,成年人如此,抵御不良环境影响能力较差的未成年人更是如此。在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过程中,中学生群体有太多的机会接触到或被动接触到“色情”的和不适合该群体的“不良信息”,影视的、报纸的、网络的简直是无孔不入地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和意识进行着“侵蚀”;来自于成年人的思维和行为,也会直接导致中学生群体“性羞耻”观念缺失。现在的城市成年人,还有异性之间“牵一牵手都脸红的”人有吗?还有一个更大的外界影响在于,在一些城市已经泛滥或久打不绝的“卖淫嫖娼”现象。这是严重侵蚀和腐蚀未成年人的“毒瘤”,这些“嫖客”们、这些通过组织卖淫嫖娼赚钱的人,有合适的时机之下定然会将“黑手”伸入未成年少女。(毕晓哲)
提醒—— 她们身陷人际孤岛 不宜简单道德审判 眼球经济时代,这样的新闻着实吸引人。20多名,相互介绍,赚取零花钱。公众的道德优越感又一次找到了高地。而预料之中,各种对于援助交际女的指责,也纷至沓来。不过,在这样热闹的声音背后,我却感到奇怪。因为从新闻上看,显然,这群孩子从事援交活动已有一段时间。而在这当中,既未有过正义的使者,也未曾有过社会的干预。组团援交事件,学校与家庭教育双重缺位。她们恍如置身于孤岛之上,在这个海边城市被遗忘,从而陷入社会意义上的人际孤岛。 每一个个体,都不能脱离社会。女学生群体援交,我们真的好奇,它是如何脱离了家长、学校、警方的监管?新闻报道中,有一个提法很有趣,称这当中有一批孩子的母亲是外来媳。事情的缘由,似乎借此可窥一斑。一个开放的城市,何来外来媳本地媳之分?本地人排外心态或许就是推动援助交际团形成的一剂添加剂。外来,是她们母亲身上的标签,而孩子则被外来这个标签所裹挟,继而被漠视与忽略。第一次开房,酒店没有拒绝。第一次援交社会也没有干预。群体以旁观者的心态,驱使她们集体漂泊进了这个海上城市的人际孤岛。 回顾细节,我们发现,压垮她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或许来源于她们的家庭教育。女学生援交团当中,1人家庭离异,1人为抱养,4名则存在家庭溺爱与暴力。这些虽在整个团体中属于个例,但我们有理由怀疑这样严重匮乏与异化的家庭教育所能带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而这,或许就是她们困守人际孤岛的最后推动力。因而,对于此事,我们应当节制审慎地发表道德感慨。倘若我们真以某种狂欢式的心态将这群花季少女送上道德的“断头台”,那么,这样粗暴的舆论审判很可能会成为压死她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杨兴东) 延伸—— 家庭伦理教育不该被遗忘 从上海中学生“援交”卖淫事件来看,这里面当然有拜金奢靡不良的社会风气浸染以及外来腐朽文化毒害的影响,但如果将问题原因仅归结于此的话,显然这是在敷衍了事推卸责任,因为这仅仅是外因。 其实从这些“女中学生”来看,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特征,那就是来自残缺的家庭,她们缺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她们并不是因为家庭的贫困,而是为了去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去享受高档次的生活才沦为“卖淫女”的。过去夸奖谁家的孩子懂事都是“家教的好”,如今则更多地是偏向于荣誉以及成绩,渐渐忽略了自然人格的流露。孔子曾提出一个人的学习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入则孝,出则悌”,首先讲家庭教育;其次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说的是社会教育;最后才轮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说你前两个阶段都完成了的话,就可以去接受学校教育了。现在我们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当从学校接受多年教育毕业后又去接受社会教育,而家庭的伦理道德教育呢?往往却被我们无情遗忘掉了。 如何挽救这些花季少女,最好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重新构建家庭、社会以及学校三方面的伦理道德教育。同时也希望我们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多重视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 (谭相彬)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