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城市新建亿元大剧院 委员痛斥“文化面子”工程
时间:2011-03-11 08:33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为之
|
|
文艺界别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说起这样一件事:在中部某地区出差时,他参观了当地新区建成不久、投资过亿的一所图书馆,然而,被称作当地“标志性文化工程”的图书馆里却看不见几个读者。这家图书馆馆长私下告诉陈力,不仅如此,很多读者进来后还感到头晕——地面是平的,但窗户居然是斜的。
“很多地方进行新区建设、城市改造,常常把公共文化场所修在新区里,虽然修得很漂亮,但远离居民区,也没有公共汽车,老百姓怎么使用?”陈力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我去了好几个地方,发现地方对文化挺重视,每年投入很大。但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公共文化服务是老百姓身边的服务,离开老百姓,效果就事与愿违。我们有一些领导对文化发展缺乏正确的发展观。重硬件、轻软件,把文化作为‘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或者是他们考虑不到,忽略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特点。”
在陈力看来,这无疑是一种“文化浪费”现象,“公共文化服务首先要用起来,否则财政就是无效的投入,就是浪费。”他说。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案。在3月9日政协大会发言上,全国政协委员张大宁说,过去的10年里,我国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从未超过0.5%。这些有限的资金,70%以上用于城市文化建设。而投入城市的资金被一些地方政府用于建设大型文化设施,有的竟成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老百姓很难从中得到实惠。
早在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九三学社就曾提交《刹住剧院建设奢华之风,倡导文化建设勤俭节约》这样一份提案。提案中介绍:一个经济并不富裕的城市耗资10亿元,建设了近7万平方米的大剧院,用20公斤黄金铺满大幕炫耀金碧辉煌,用钢总量近1万吨,宣称堪与国家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相媲美。南方某城市,一个歌剧院投资超过10亿元,建筑面积达4.6万平方米,号称用钢总量超过鸟巢,建成后将成为全国第三大歌剧院。九三学社对南方某省40多家剧院调查后发现,这些剧院全部采用高耗能、高耗材的建筑形式,文化设施建设投资迅速攀升。
“建文化设施本来是件有文化的事,但是做得很没文化。”该提案起草人、九三学社文化教育专业委员会成员闫贤良说。
奢华文化设施建筑的背后是成本过大,运营不下去,需要财政供养。闫贤良告诉记者,全国剧院经营状况十分不乐观,一年能运营300场的剧场连一半都不到,主要原因是投资收不回成本。“奢华型建设后,运营成本高。国家大剧院一开门就要花50万,其他投资更高的要多少钱?”
但据闫贤良回忆,提案提交后,没听到回复和处理的消息,这类文化设施却越建越多。“它不构成违法,只能靠政府部门监督。这件事情的控制权在地方政府,文化部、住建部都控制不了。”他说。
此外,文化设施重复建设情况也存在。据媒体报道,某城市计划投资40亿元打造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而原有的非遗园投资超过10亿元、使用才不到3年。欠发达地区也开始加入到攀比风潮中。江西某市斥资1.6亿元,建设了一组包括汤显祖大剧院、博物馆、图书馆、文化广场的建筑群,剧院建成后遇冷,无法维持运转。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边发吉认为,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加大,值得肯定。这些现象确实都存在,但文化管理部门有相关的评级体系可以起到制裁作用,“如果不达标,下次我不给你投钱了,而且要全省通报,我认为这套机制做得很严谨,可以制约到。”他说。
但陈力并不这么看,“这种检查常常是无效的检查。已经修好了,检查又有什么用,让它搬走吗?文化发展是长期持续的,但很多领导认为是立竿见影。解决这个问题没有灵丹妙药,只能期待各级政府在决策上有正确的文化发展观。”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下一个五年计划中,要推进国家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等一批代表国家文化形象的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对此,冯骥才委员表示有些担忧,“国家的文化形象不是靠文化场馆来树立的。我担心,各个地方会因此效仿,‘我也要做个大的’。”据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报道,国家大剧院竣工以来,全国30多个城市新建了投资在亿元级别的大剧院,总投资大致超过了100亿元。
“文化设施需要建,但不是奢华型,而是基层的、社区的。老百姓提高文明素养,不是靠几个博物馆和剧场就能马上解决问题的。投资加大是对的,但一定要落实好,一定要远离政绩工程。”闫贤良说。
闫贤良认为,从文化政策法规上看,文化部应该联合住建部出台控制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投资上限的文件,“要有对不同文化设施进行上限控制的法规性文件,在立项时就开始把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也应该把奢华型建设纳入其中,进行监管。”
(责任编辑:白雪松)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