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期天气晴好,城市中渣土车不遮盖、随意倾倒渣土等违法现象开始升温。渣土车经常深夜行动,逃避检查招数众多,根治扬尘和污染难度很大。(详见本报4月28日A04版) 海口一向以空气纯净、阳光明媚闻名,但如果到南海大道西段、海榆中线路口转转,相信你会看到一个别样的海口。在那里,泥头车、工程车“尽情挥洒”,一半路面经常被沙土污染,扬尘借着风势遮天蔽日,过往行人纷纷掩鼻,与北方的沙尘暴几无二致。入夜后,城市似乎更成了渣土车的天下,各条城市干道它们都时常“光顾”。 老海口都有个感觉,这几年海口的灰尘比以前大多了。究其原因,工地扬尘和渣土车污染“功不可没”。一路狂奔的渣土车、泥头车,不仅加重扬尘、污染环境,推高了pm2.5和pm10,而且严重超载、频频违章,威胁的不仅是市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更威胁到百姓生命安全,已成为城市公害。 渣土车肆无忌惮,不属海口独有,我省哪个市县工程建设越多,这种现象就越严重,也可以说是全国城市管理者共同面临的难题。管理部门进行的整治、严查等行动一波接着一波,2011年海口就曾开展过声势浩大的严查渣土车污染行动,但渣土车的疯狂就像韭菜,割完一茬又长出一茬。在百姓的口诛笔伐和城市管理部门的围追堵截中,包括渣土车违法在内的一些城市管理乱象仍旧“一路狂奔”,难见好转,个中缘由值得深思。 违法建筑、三车入市、乱摆乱卖、渣土泄漏……城市管理的诸多困扰,似乎总在上演管理者与经营者的猫鼠游戏,显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尴尬,重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无奈。对其中的不少顽疾,仅靠“一条道走到黑”的严管重罚已不能除根,还必须向新思路、新科技、新手段要出路。解决这些难题,需要理顺背后的利益链条,需要各个部门的协同配合,破除各自为政的深层弊端,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 要解决城市管理中的诸多问题,不能仅限于严罚重管思维。这样说不意味着严罚重管就不重要,事实上很多问题之所以反反复复存在,管理缺位、选择性执法以及违法成本低廉是最重要的原因。但就局限于问题本身谈问题还不够,我们也需要向科技要手段,向精细化要效果,综合提高执法效果。与此同时,也要加强普法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工作。毕竟,更文明更清洁的城市,有赖于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