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今日要闻 >

北京“副中心”抢亲记

时间:2014-04-06 11:54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晓 鹰

    一则保定即将成为北京政治副中心的消息,让保定成了近日关注的热点。尽管官方已就政治副中心辟谣,不过随着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发布,京津冀一体化的步伐加快,保定成为未来副中心的说法再次被市场热炒。

    保定,会成为首都副中心吗?它将承接北京多少产业和功能?这场联姻会被市场支持和看好吗?

    北京寻找副中心,河北公子来抢亲

    “身兼数职”的北京确实有些不堪重负了,不仅是政治、经济中心,还是文化中心、旅游城市,由于承担的各种功能过于集中,北京的人口膨胀、资源紧缺、交通拥堵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根据2004年的北京城市规划,北京2020年的常住人口目标为1800万,但是2013年年底,北京常住人口就已突破了2100万。

    疏解首都功能,将一些职能部门外迁的想法,多年前就提出过。而且,分散城市功能,为旧城减负是国际上流行的普遍做法。比如印度首都新德里就是在古都德里的西南面扩展建成,除此之外,印度的工商业中心在加尔各答,金融业中心在孟买,新兴产业分布在班加罗尔等城市,很好地避免了产业过分集中和城市职能的过分叠加。

    再比如韩国。在首尔出现了房价奇高、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等一系列“城市病”之时,决定在首尔以南约120公里的燕岐与公州地区建立新政中心。新政中心被命名为“世宗”,于2007年开工建设。2012年9月开始,韩国政府16个中央部门、16个政府出资研究机构、1.3万名公务员分批迁往世宗市,分担国家的行政职能,成为“行政首都”。但韩国总统府以及包括国会在内的外交、国防、统一等核心机构继续留守首尔。

    还有些国家为了分散城市功能,连首都都不止一个。美国的政治中心在华盛顿,经济中心在纽约;荷兰首都是阿姆斯特丹,但真正掌握行政权力的政府却是在海牙。

    看来,不仅首都的职能可以分散,连首都都可以有多个。集多重功能于一身的北京,急需要寻找一个“政治副中心”,以转移其一部分职能,分散一部分人口,以缓解城市病。

    这个副中心该选哪儿呢?从地域上来说,河北多个城市占有优势。有媒体比喻说,北京大户要嫁女,河北公子来抢亲,有唐公子(唐山)、保公子(保定)、郎公子(廊坊)、德公子(承德)、张公子(张家口)等,都跃跃欲试,期盼能得到北京抛来的绣球。

    多年来,在北京这个大户的遮蔽下,这几位公子家都不富裕。北京对周边地区的吸附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京津冀三地的人才、资源都向北京集中,造成周边地区发展等相对迟缓,形成了“环京津贫困带”。2009年,北京市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河北省扶贫办的数据显示,同年环京津贫困地区的24县的农民人均收入、人均GDP、县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京津远郊区县的1/3、1/4和1/10。

    花落保定,北京会带哪些嫁妆来?

    一波三折之后,保定承接首都部分行政职能的定位,在《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得到确认。按照拟定的《规划》,河北省将打造京津保三角核心区,做大保定城市规模,与北京和天津形成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区。保定的功能无疑将被重构,成为首都经济圈中心城市。专家称,相比于带状城市群,京津保三个城市形成的三角形结构布局,更能优化城市群格局,选择把保定做大做强,可以真正站在区域统筹的角度上解决大城市病,形成一个科学的城市组团。

    在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下,北京部分行政功能外迁已经明确,且主要由保定来承接。而随着一些行政部门转移到保定,一些事业单位,包括一些高等院校和医疗单位,也将一同转移到保定。

    不过,究竟哪些行政功能会转移过来?转移过来如何布局?无论是北京还是保定,目前都尚未明确。这门亲或是订下来了,带哪些嫁妆,怎么过门,能否长久过日子,都还是未知数。

    而这些市场主体的迁移,又远非一纸政府规划所能解决。就像古代的包办婚姻一样,两个人能否过到一块儿去,不是父母能决定的。在保定副中心的热炒中,一个重要主体的态度被忽视了。和那些买房投资的人相比,可能被迁移的“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包括一些高质量的企业才是未来保定“副中心”概念能否坐实的关键,如果没有了这些主体的入驻,即便给一顶“副中心”的帽子,也难以名副其实。

    说起来,北京的问题,一来是权力资源的过度集中,二来是政府部门的过度庞大,而后者又直接导致了前者的产生。一些与政府紧密相关的权力资源集中在北京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文化艺术电影电视这些文化类的资源,竟然也都集中在北京,实际上完全没有必要。

    因此,如果能迁出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对缓解北京的大城市病症肯定是有效果的。但是,让谁出去,并不容易做到。如果不按照市场主导模式来推,行政宣布一些单位搬迁到保定当天,很可能导致这些单位职工大范围的抵制。

    话说北京前几年就选过一门亲,从2004年开始,北京市在做《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修编时,规划专家就提出一个重要建议,即在通州建设新的中央行政办公区,打造北京的“副中心”。十年过去了,通州的“副中心”也被各界炒作了很多次,规划中的行政单位却一个没迁。反而通州的房地产项目在一轮又一轮的炒作中,价格一路扶摇直上。而从通州的建设经验看,不仅未能分流北京拥挤的人口,反倒使更多的人口涌入北京。谁又能保证,北京的城铁通到保定后,是有更多聚集在北京的人口被分流出去,还是有更多聚集在保定的新保定人,涌入北京。那样,岂不是就相当于把北京的大饼摊到保定来了?

    准备迎亲,穷小子要先做实家底

    从自身来说,保定虽然也有一点家底,有不错的工业基础,有长城汽车、英利集团、隆基泰和、巨力索具、奥润顺达、宏润纺织等一批龙头企业。但与北京相比,无论是从经济产值还是居民生活水平,都相差甚远。就算在众多抢亲的公子中,保定也不算富的。2013年,保定GDP总值为2680亿元,在河北省排名第五;人均GDP约2.4元,在河北的11个地级市中仅排名第10。如此,保定拿什么坐实“政治副中心”之名?

    尽管有各种担忧和顾虑,但随着“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就需要做总体设计,协调发展。目前,河北已经出台《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国家发改委也在紧锣密鼓地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

    从功能和定位而言,河北省给予保定最大的重视。保定除了承接首都行政事业等功能疏解的服务区外,将继续做强产业支撑,以白洋淀科技城、京南现代产业基地、首都服务功能承接区为载体,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和临空经济、现代物流等产业。

    目前,北京到保定的新铁路客运专线已经开始谋划,对于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保定和北京两地正处在密切地对接和沟通之中。但究竟哪些产业可以转移,双方各有各的算盘。从北京市的意思看,是希望把低端产业、人口密集性产业、低效能产业转移出去。因此,北京疏解出来的产业可能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保定希望承接的则是高新技术产业。而这些园区内的企业如果离开北京,宁愿到长三角的苏州、昆山等地,也不愿意到周边的河北。那里不仅有着更成熟的产业配套,也有着更开放的营商环境。这些差距远非给顶“副中心”的帽子所能解决。缺少了对人才、企业的吸引力,“副中心”恐将只剩下房地产的盛宴。

    如今,“房价先行”的现象已经显露。在河北保定,近一周多个楼盘价格上浮达10%;涿州一些现房遭抢购;燕郊个别项目单价超过1.5万元,尽管国家层面京津冀一体化的具体规划尚未出台,但北京周边楼市已现“亢奋”。

    打破原有的发展定式,走向一体化,京津冀还要克服诸多难题。专家指出,京津冀一体化关键在于在功能定位、产业分工、设施配套和交通体系等方面的统筹,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闯出一条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新路,而不在争论谁是副中心。要少炒作概念,多出台实际举措。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