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麟调试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资料图片由人民画报提供
年近九旬的吴良镛仍坚持上班。本报记者 胡铁湘 摄 J125
本报讯(记者蔡文清)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今天上午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摘得500万元大奖。这是此项奖励自2000年设立以来的第19位和第20位得主。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同时颁发。
从2000年开始,我国对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科技工作者颁发国家最高科技奖。2011年度是该奖产生以来的第12个年头,12年共颁发11次大奖,除了2004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空缺以外,每年都有一两位院士获此殊荣。
“当时有人说,我们好比站在铁路月台上,要想跳上一辆飞驰而来的特快列车。如果跳上了就飞驰向前,如果没有抓住,就会摔下来粉身碎骨。”
谢家麟回顾我国选择建造高能加速器的道路时说
谢家麟的名字一直以来与一系列粒子加速器的顶尖技术连在一起,他曾成功研制世界上第一台以高能量电子束治疗肿瘤的医用加速器、中国第一台高能电子直线加速器、中国第一台对撞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亚洲第一台产生远红外自由电子激光的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以及新型电子直线加速器等多项站在世界前沿的项目。其中,有两项是世界首创,另三项填补了国内重要空白。
“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吴良镛
吴良镛长期致力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教学、科学研究与实践工作。教学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倡导建筑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为北京、桂林、三亚、深圳等城市的规划,特别是旧城区改造整治规划设计工作做出重要贡献。他规划设计的菊儿胡同改造项目,获得1992年度的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和世界人居奖。之后的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的设计项目,也是吴先生较为满意的作品。
没有终点的旅程
1920年8月生,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47年,赴美留学,1948年,用了九个月时间获得硕士学位。
1951年9月20日,获得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的谢家麟踏上归国轮船,然而船到檀香山被以所学专业与军事有关,遭到扣留,只得重返美国从事教学和加速器研制方面的工作,后在美国领导建成当时世界上能量最高的一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在美国物理学界产生轰动。1955年初,谢家麟接到美国移民局来信,要他在做永久居民和限期离境之间做出决定。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回国。
回国后的谢家麟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展加速器科研项目,他形容自己是“想吃馒头,先种麦子”,为新来的大学生补课,亲自带学生动手制作试验用的元器件和装置,1964年,他们终于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可向高能发展的加速器。这台加速器的问世,大大推动了我国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建造和应用,带动了大功率微波电子元器件的研制,在辐射消毒灭菌保鲜、肿瘤治疗、集装箱检测、环境保护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1990年12月7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BEPC)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谢家麟作为这项工程的主要领导者和总设计师,在获奖人员中排名第一。BEPC是中国继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之后,在高科技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为我国高能物理实验和同步辐射应用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为我国尖端领域的科研培养了大批人才。
在我国选择建造高能加速器道路的关键时刻,谢家麟以深入细致的分析,说服了持不同意见的同志,最终确定了BEPC的正确方案。仅用了4年时间,就创造了国际同类工程中建设速度快、投资省、质量好、水平高的奇迹。
2008年,谢家麟完成了自传《没有终点的旅程》,2011年,他指导的最后一个博士生毕业。至今他仍然坚持每周一到中科院物理所上班。
几十年来,时常有人问谢家麟,是否后悔当年回国的决定,因为如果留在美国,他也许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就。他的回答永远是:“我不但不后悔,而且感到非常庆幸,做了正确的选择,使我有机会施展自己所学的知识,为祖国建设服务。我留在美国工作只是"锦上添花",而回到祖国则是"雪中送炭"。”
为了诗意地居住
1922年5月生,1944年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毕业,获工学士学位。1946年开始协助梁思成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1948年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学习,1949年获硕士学位。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为恩师的林徽因曾这样评价吴良镛:“少有的刻苦、渊博,少有的对事业的激情,多年与困境抗争中表现出的少有的坚强”。
从1978年起,吴先生即开始对北京旧城区中心地段的整治进行研究,其后又深入到对破旧危房地区改造和新型四合院的规划设计工作,其中北京菊儿胡同改造项目就是他的非凡之作。
菊儿胡同,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但在1989年前,这里的环境却是与诗意毫无关系的另一番景象。以胡同里的41号院为例,建筑密度高达83%,许多家庭无日照,近80人居住的院落只有一个水龙头,一个下水道,厕所在院外100米处。1988年,吴良镛受邀来操刀“动手术”。面对这个典型的“危积漏”(危房、积水、漏雨)地区,他和学生们先后出了上百张施工图。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加之前的研究积淀,“有机更新”的原则最终得以确立。在他看来,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永远处于新陈代谢之中。基本原则应该是不能大拆大建,要保留相对完好者,逐步剔除其破烂不适宜者,进行循序渐进的有机更新。但是新的建设要自觉地顺其肌理,用插入法以新替旧。
菊儿胡同改造迅即成为学术界的热点,并得到了国内外建筑学界的充分肯定。英国一位知名建筑评论家曾说,菊儿胡同的改造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危改都具有指导作用。
作为我国建筑学专业的第一批研究生导师,吴良镛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指导硕士生和博士生,1981年又成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1984年培养出我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第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论文《北京奥林匹克及亚运会建设规划研究》被评为国家教委的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经过全国评议,以吴良镛为第一学术带头人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博士点,成为中国建筑界仅有的四个重点学科之一。
吴良镛一直坚信,城市规划和建筑学是致用之学,多年来他一直参与建设实践,努力解决中国城乡建设的实际问题。他创立的人居环境科学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1999年6月23日,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一致通过了由吴良镛教授起草的《北京宪章》, 这一宪章被公认为是指导21世纪建筑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