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今日要闻 >

无车日多城市仍拥堵 照搬国外做法只能东施效颦

时间:2011-09-22 18:49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为之

  导语:今天是世界无车日,今年无车日活动的主题是绿色交通城市未来,鼓励人们更多的关注和选择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绿色出行方式,并传递政府应对资源环境约束,发展绿色城市交通的决心。

  中广网北京9月22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 今天是世界无车日绿色交通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能否实现引发热议;9月22日16点经济之声聚焦:无车日当天为什么多个城市的多个路段依然拥堵,通过居民少开车或者不开车能否真正实现绿色交通?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刘戈来做如下评论

  主持人:我们先来看一下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到今年8月份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2.19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了1亿辆,主要依赖化石燃料的小汽车数量迅猛的增长,在出行中使用量也在持续增加,以及由此造成的大汽污染、交通拥堵使得社会成本不断的攀升,因此无车日倡导的交通确实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今天我们看到名以上是无车日,但是马路上看到的车辆穿行不惜,依然拥堵您认为这是为什么?

  刘戈:像无车日这样的一个活动是来自于欧洲的民间的一个活动,是在1999年产生的,1999年是什么时代呢?欧洲人早已经普及汽车好几十年以后的事情,所以我是觉得对于西方的这样一个民间活动的话,是不是各级政府都要把它当成一个这么重大的事情然后要用限行的方式来进行纪念或者来进行行动,我觉得这个行动本质上一个民间的自觉行为,现在我们看到的效果是很多城市把城市中的一部分限制成无车区最后把无车日变成了添乱日,我觉得这样做的效果未必能够起到他们当初所想要起到的一个效果。

  刘戈:我们刚刚才开始进入汽车社会,尽管很多的城市由于原来不是为汽车准备的,那么现在车和人之间的矛盾,车和城市之间的矛盾就非常突出,但是这个问题是需要全方面的解决,无车日的由来是在欧洲已经高度发展,汽车已经高度满足之后提出来的,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个历史背景的不同,如果凡是西方的一个什么活动,不管是民间的还是官方的,我们都不顾发展阶段然后生硬的把它搬过来的话,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国家背景也不同可能就是一种东施效颦。

  主持人:目标是正确的,方向也是对的,但是可能采取的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的商榷。我们看到北京上海只是一部分现行,北京限行路段是在奥林匹克公园区附近,真正的拥堵的核心区也没有纳入范围,我们仅仅从限行的角度来看您觉得这种限行有意义吗?

  刘戈:毫无疑义,起到的就是相反的意义,除了让周边的人不方便以外没有任何意义。只是说想表达一种决心或者想表达的一种愿望,这个东西一定是一个自觉的行为,如果有人响应这个号召,今天我本来可以开车,比如说各级领导今天能不能骑着自行车去上班或者是乘公交车去上班,那也是他自愿的,我觉得比在城市里面有好几条主要干道进行限行的话要有意义,有建设性得多。

  主持人:比如说有的人我放弃自驾车出行了选择了共动交通由此带来公交和地铁更加拥堵,您的观点是怎么样的?

  刘戈:本身如果已经选择了一种舒适方式,他肯定可以承受乘坐公共交通所带来的不舒适这一面,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大问题,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作为正在剧烈变化的城市,我觉得很多东西是无解的,你必须要经过这个发展阶段以后才能够得到一个彻底解决,现在说一味的通过各种行政办法试图解决在这个阶段解决不了的问题,往往事倍功半。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