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今日要闻 >

中国,还世界一片异彩

时间:2010-10-31 10:54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郭丽君 冯 蕾 颜维琦

——上海世博会带给我们的美好启迪

 

世博会期间,西班牙国家芭蕾舞团给参观世博园的观众带来了顶级弗拉门戈舞表演。丁叮摄

世博会期间,西班牙国家芭蕾舞团给参观世博园的观众带来了顶级弗拉门戈舞表演。丁叮摄

 

上海世博会旗林广场夜景。程千俊摄

上海世博会旗林广场夜景。程千俊摄

 

    “世界给中国一次机会,中国将还世界一片异彩。”九年前,中国申博伊始许下的庄严承诺如今已在黄浦两岸化为现实。

    这是一个多国建筑的创意展示。在上海世博会,人们提前触摸到一个真实的未来城市——从沙特阿拉伯的“月亮船”到英国的“种子圣殿”,从日本馆“会呼吸的房子”到瑞士馆“会溶解的外墙”……289个展馆造型各异、构思精巧,代表了人类建筑艺术的最高境界,展现出未来建筑的美轮美奂。

    这是一场多种艺术的美丽邂逅。在上海世博会,各种肤色的曼妙演出,将世界人民的距离拉近——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带来了《春之祭》,几内亚艺术家奏响了《胜利号角》,西班牙芭蕾舞团跳起了《弗拉门戈舞》……2万多场引人入胜的文化演艺活动创造了历届世博会之最,成为展示世界各国艺术的最佳舞台。

    这是一次多元文明的深情相拥。在上海世博会,东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交融共生——在中国馆,“清明上河图”里传出宋代街市上商贩的高声叫卖;在丹麦馆,首次离境的“小美人鱼”满足了中国观众对童话王国的好奇;在黎巴嫩馆,国王的石棺上篆刻了希腊文、拉丁文的始祖腓尼基文字……全球最高层次的文化精品在这里展示,人们在这里续写古老文明的辉煌。

    在过去的180多天里,超过7000万海内外参观者在5.28平方公里的浓缩世界里,感受上海世博会的光影之美、创新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世博会即将远行,带给我们的无数美好和启迪却已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播洒四方,生根发芽,并将伴随我们继续前行。

创新之美:创造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世博畅想】零排放,零交通事故,远离对石油的依赖,远离交通堵塞……走进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一幅展示人类20年后交通设想的画卷徐徐展开:汽车更“袖珍”,能直接停放到电梯口、房门口、阳台上;更节能,不仅能把行驶中产生的风能转化为电能,更能将排放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电能。

    世博会从来都是人类创新思想、创新设计、创新意图的汇聚舞台。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再次昭示了“科技决定命运,创新改变未来”这一真理。    

    德国馆的能量球、日本馆会拉小提琴的机器人,“沪上·生态家”的自动提供氧气的微藻除碳屏风……上海世博会上,许多新意迭出的新产品和技术让人眼睛一亮。

    从园区内4.5兆瓦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到氢能源车、超级电容车等清洁能源车辆的使用,从新型半导体LED照明系统的大规模集中使用,到4G移动通讯技术、门票RF1D技术等最新信息科技的实际应用,从生态节能建筑、垃圾自动收集,到江水源热能采集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世博园内,处处可见科技之美。

    风能、水能、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可燃冰、生物质能……全球青年创新之旅展馆里展示的新能源,仿佛在告诉人们:只有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才有未来。

    “创新是文明进步的火种,也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作为多届世博会的见证者,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塔莱斯认为,上海世博会的最大特点在于创新。他说,创新主要体现在城市最佳实践区的设立和网上的虚拟世博会,一些场馆运用清洁方式进行垃圾处理,不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还可提升民众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网上的虚拟世博会也让数以亿计的人在家中分享其中的乐趣。

    “上海世博会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阶段性总结。”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钱智认为,上海世博会包含了“低碳”、“创新”、“包容”、“共生”等四大理念,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引领着我们的未来。

    “上海世博会的创新项目——城市最佳实践区将是‘后世博文章’中的佼佼者。”城市最佳实践区部部长孙联生透露,实践区所展示的绿色案例有望走出世博园,“搬入”中国的上海、天津、唐山等多个城市,解答他们在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交通、建筑、环保等方面的难题。

人文之美: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

    【世博故事】10月15日,一场特殊的婚礼正在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内举行。这是世博会诞生159年来首次设立的残疾人馆。婚礼的主角,朱国祥和谢丹玲,也是一对可爱的“小白菜”(世博园区志愿者的昵称)。虽然有着严重的视觉障碍,他们和园区内外所有的志愿者一样,热情地为游客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婚礼上,两人甜蜜的微笑令在场的所有人动容。那一刻,世博会的主题得到了最直接的展示;那一刻,每个人都是世博的主角,城市的主角。

    城市即人。

    上海世博会用无处不在的精彩、无微不至的关怀对这句话作出了充分的注解——

    8万名世博园区志愿者、10万名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志愿者以及200万名城市文明志愿者共同组成的志愿者群体,是上海世博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的微笑和付出让每一个来到上海,走进世博园的人都真切地感受到,是人的努力给城市涂上色彩。人,既是城市的细胞,更是城市的灵魂。

    走进展馆,尽管经纬度、语言和文化各不相同,传达的理念各有侧重,但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馆内装置、展示和服务,在关注人的需求这一点上却是共通的。

    位于城市最佳实践区内的欧登塞案例馆展示了“自行车的复活”。在这座丹麦第三大城市,自行车道长度加起来有500公里,比目前上海城市地铁的总长还要多出近100公里。而且,这一规模还在继续扩大。这里的实践提示我们,城市不是为汽车而造,而是为人而造的,人才是城市的核心。

    墨西哥馆的设计师埃德加·拉米雷斯则用他富有想象力的设计表达了这一诉求——艳阳高照下,135个赤橙黄白紫五色风筝连成了一片天然的遮阳伞,成为游客避暑、休憩的好去处。“让城市拥抱自然,让城市的使用权重新回到城市的主体——人的手上。”拉米雷斯的追求也是全世界城市规划者正在摸索和实践的理念。

    园区内细心周到的服务,更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城市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超过2万平方米的遮阳棚,电风扇、喷雾装置、冰块等降温设施给炎炎烈日下的游客带来清凉;园区内108个直饮点,可以供1682人同时饮水;行走在园内任何一个公交站台,平均每1分钟就有一班公交车进站,游客可以免费乘车到自己想去的展区……更可喜的是,这些人性化的服务措施已经开始走出世博园,并将逐步推而广之。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本届世博会带给我们的思考,也是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人的共同愿景,是当今世界亟待求解的共同课题。

    “以人为本”,这是上海世博对世界作出的郑重回答。在世博搭建的大舞台上,这一理念已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并将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中得到更多的体现,更将在每个人的心里深深地扎下根来。

    “有形的上海世博会即将结束,理念上的上海世博会大幕却刚刚开启。”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部部长季路德说。

和谐之美:共建和谐的未来世界

    【世博友情】罗西奥是西班牙馆里的一名弗拉门戈舞女郎,她的每一次投入的表演都在传递着西班牙的激情文化。爱读《易经》的她非常希望结识更多的中国舞蹈家。在一次幕间休息时,她巧遇维吾尔族舞蹈家尼格尔·艾克拜尔,两位语言不通的姑娘一见如故,当场就互相比划着,切磋起了舞艺。

    “整个世界来到中国、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了解世界。”这是美国作家罗伯特·库恩发表的观博感言。

    世博园就是一个小小的地球村。

    “从亚洲到欧洲,从北半球到南半球,在世博园里往往只是‘一步之遥’,今天我从美国到中国,只用了5分钟车程。”8月的一天,23岁的美国馆“学生大使”本杰明和麦卓婷,来到中国省区市馆内“上班”。他们的任务是当一天广东馆的导览员。来自弗吉尼亚州的本杰明说:“这是世博园里的一次特殊旅行。”

    国与国、人与人、心与心的距离在这里变得更近了。在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看来,让世界各地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为各种观念的碰撞和交流提供独一无二的方式,这就是世博会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有人把世博会比作饕餮盛宴。这场盛宴其实是246个参展方公平端出各自美食的一次全球大聚餐。”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总代表助理徐波说。

    创纪录的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创纪录的发展中国家参展……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人们在这里友好相处。跨地区、跨文化的交流在这里随处发生。这场在世界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举办的世博会向世人展示了“集世界智慧”的现实意义——惟有全力促进交流、推动合作,才能坚定信念、凝聚信心。

    “这是一届文明多元的世博会,和谐共处的世博会,这是一届追求发展的世博会,科技创新的世博会,更是一届震撼心灵的世博会!”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副主任周汉民如是说。

    184天的盛会,给世界提供了一个契机——让全世界的人们共同思考:如何更好地正视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和难题,如何拥有更多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智慧,如何延续携手共进的友谊和情意,如何增添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上海世博会已近终点,但它又是一个开始,一个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起点,一个更加追求“以人为本”理念的新起点,一个人类共建“和谐世界”的新起点。 中国规划网上海10月31日电

  (责任编辑:杨宇飞)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