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爆料称,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在大理洱海双廊镇建房排污污染严重,引发网友热议,甚至引起毁誉双方“约架”。云南大理州双廊镇政府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杨丽萍建房手续齐全,排污情况符合当地标准,但双廊镇的整体污水净化系统的确有待完善。杨丽萍本人近日也对建房粪水排洱海予以了否认。 这已是近段时间杨丽萍第二次因“私人”事务出现在公共舆论场。据报道,上个月杨丽萍在抚仙湖旁正在建造之中的房子,被当地管理局以“违反规定,未经审批”而下发停工通知。杨丽萍在洱海的建房是否存在污染问题,眼下并未有确切的结论。爆料人坚定污染,杨丽萍否认,支持者与反对者在网上“掐架”,当地政府回应称“排污情况符合当地标准”,似乎使事件有了定论。 不过,依照目前的舆论态势,相较于杨丽萍的建房是否真的存在污染问题,当地政府以“符合标准”回应爆料,且坦诚“整体污水净化系统的确有待完善”,无疑更值得玩味。虽然不能就此认定当地的主动“揭短”是为了袒护杨丽萍,但对照在其他一些“辟谣”中,官方习惯性找客观原因,像这样主动将责任往自己身上揽的却很少见。这种做法,与爆料人称当地领导人对“杨丽萍在大理洱海双廊建的房子头疼不已”的说辞,也似乎逻辑自洽。就此事而言,杨丽萍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验证者”的角色在某些事的表态上,政府是否存在因人而异的倾向? 不可否认,鉴于杨丽萍的名人效应,舆论在此事的评判上多少会带有过度或放大解读的情绪。网络上为此出现的支持者与反对者的“掐架”活动,就可以证明。但在另一面,一件同样可能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微不足道的小事,经名人效应放大,其实更具有了间接推动地方事务议题化的价值。 公众对杨丽萍的房屋是否存在污染表现得如此“敏感”,除了名人所承担的社会期待更高,恐怕也源于公众对环保权利的一种认定公平地享有环保权益,也公平地恪守环保义务。厘清这一点,杨丽萍的房子到底存不存在污染一事,当地官方恐怕不能草率了事,而是需要作出更为详细的鉴定说明。这个过程中,就应当出现官方与民间的互动,继而推动类似建筑污染的整改。 而当地政府承认污染净化系统尚有待完善,则意味着这个事可能借助舆论的放大作用,引起更多部门的重视,从而加快解决环保硬件不足的问题。当然,就杨丽萍个人而言,无论事情结果怎样,如果仿照高晓松在酒驾被判刑出狱后对于反对酒驾的宣传,其也可以凭借自身的“榜样力量”,传递出更大的环保公益效应。 去年,洱海被国家财政部和环保部列为全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并获得了年度试点的2亿元资金。可见,在治污投入方面,洱海是花大成本的,那么,能否借此公布洱海治污的进度、资金运转情况以及下一步规划?如能实现,则应是杨丽萍房屋污染传闻所具有的另一重正能量。 由于现代传播工具的高效,名人在一些社会事务中的表现,往往会被放大和充当一个“价值尺度”的工具作用。它测量的不仅仅是名人个人的素质问题,更考验管理者在对待社会事务上的真正态度。而相关部门能否借助此类名人效应,推动相关问题的议题化,并加快问题的解决,则是这些事件能否带来正能量的关键。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