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地和消费国。有调查显示,我国吸烟人数已达3.6亿。有专家预测,到2030年,我国每年因烟草死亡人数将超过300万。为此,《生命时报》记者深入五大城市,实地调查各地室内外公共场所禁烟情况。 上海
商业区烟头满地
本报驻上海特派记者徐李燕
上海实行全面控烟两年有余。无烟区都张贴了禁烟标识,标明了统一监管电话;吸烟区则张贴“吸烟有害健康”提示,并聘请一线从业人员成立控烟督导员队伍。这些举措获得了明显的成绩。如2011年,上海市各控烟监管部门共检查各类公共场所459177家(次),责令整改4933家(次),整改到位率94.5%,立案处罚并罚款63家、个人4名,罚金共计151850元。
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商业区、公交车站等人群密集地,边走边吸的“游烟”屡见不鲜,网吧、娱乐、餐饮等控烟“重灾区”依旧存在。
商业区:随地可见烟头乱扔。南京东路步行街是上海最繁忙的商业街之一。按规定,这条路沿线的商店、餐饮、酒店、娱乐等场所都是禁烟区。记者走访了其中几家店,发现室内基本无人抽烟。然而在马路上,不少人边走边抽,怡然自得,还时不时把烟灰弹落在地上。市民黄小姐说:“烟味特别臭,感觉很不舒服。有时烟灰会顺风飘到身上。”负责步行街保洁工作的环卫工人刘师傅也告诉记者,控烟条例没有限制室外不能抽,因此他们偶尔会提醒抽烟者别乱扔烟头,因为这算是“乱扔垃圾”,是要被罚款的。但每天打扫时,刘师傅还是能扫出很多烟头。“公交汽车站、垃圾桶旁边,经常有很多人围着抽烟。有时,半天就能扫起来100多个烟头。”就在他说话间,一辆外地牌照的私家车摇下窗户,弹出一个烟头,落在地上,车则呼啸驶过。
酒吧:十个人有九个抽烟。2012年,上海市控烟工作开始啃“硬骨头”,重点加大网吧、娱乐、餐饮等场所以及出租车等交通工具的控烟执法力度。记者在部分网吧、餐饮、娱乐场所中看到,吞云吐雾的“瘾君子”仍时有出没。记者在上海新天地某知名酒吧看到门口贴着禁烟标识。走进去后,记者询问是否能抽烟,服务员马上递来一个烟灰缸,说只有左边角落是无烟区,其他地方都能抽。
记者调查发现,上海不少小型饭店、酒吧完全不禁烟。在虹口区海宁路的某家小酒吧,吧台服务生和顾客一起抽着。100多平方米的酒吧只有两扇一米来宽的窗,大门半掩,室内雾蒙蒙的。呆了三四分钟,记者就开始流泪。当问及为何这里不禁烟时,服务生回答:“来泡吧的,十个有九个是抽烟的。我们是小店,如果限制太多,不就是赶顾客吗?”
2010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无烟上海”项目负责人郑频频和研究生做过控烟前后的对比调查。他们在徐家汇、长宁区和闵行区分别选择了10家网吧,实时测定细颗粒物浓度等反应抽烟情况的指标。“控烟前,在一些网吧内,桌上有烟盒打火机等烟具的顾客超过1/3。老板本人也说,没法在房间内多呆。控烟后,我们又去调查。情况有所好转,但细颗粒物浓度还是比较高。在10家店中,违法控烟条例的不少,但只有一家被罚了100元,还是因为消防设施有隐患。所以我们觉得控烟条例的威慑力还不够。”郑频频说,“我的体会是,控烟条例略微复杂。对餐馆来说,还存在多少座位以上要设吸烟区的规定。既有禁烟,又有控烟,即使专业人士看了很多遍也记不住,更何况普通民众。即使很多场所都贴了宣传海报,但很多人还是不清楚究竟哪里能吸,哪里不能吸。”
广州
KTV禁烟标识成摆设
本报驻广州特约记者唐娇娇
早在2010年9月1日,号称“史上最严”的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就已正式实施,然而广州是否能达到“十二五”期间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中的计划五年内将逐步实现省级公共场所100%禁烟?近日,记者走访了广州天河区各大商场、餐馆、娱乐场所等地进行调查。
KTV和大排档:全面禁烟成空谈。在记者走访过的十家商场中,每楼层均有明显的禁烟标识,也没有看到顾客在商场里吸烟。但是在其中3家商场的安全出口,记者却闻到了刺鼻的烟味,楼道地板上也能看到随意丢弃的烟头。商场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发现有顾客吸烟时,都会立即提醒对方此处禁止吸烟,但是由于商场人流量太大,他们也很难做到全面禁烟。
KTV一直是广州地区的主要娱乐方式,但是由于消费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加之部分地区工作人员的许可,娱乐场俨然已所成为禁烟工作最难开展的地方。记者走访了5家KTV发现,昏暗的环境布置使得原本存在的禁烟标识基本成了摆设。而在其中一家KTV包厢内,一群青年男女正“口吐云雾”,工作人员在为这群客人倒酒水,房间地面与烟灰缸内均扔满了烟头。该KTV的负责人甚至表示:“我们这里本来就有香烟提供,怎么会去阻止他们在包厢内吸烟?”
大排档也是有广州地区“文化特色”的地方,5月21日晚上23点左右,天河区岗顶的一大排档里,老板正一边抽着烟,一边给顾客找钱。此时大排档的生意非常火暴,屋内的位置早已坐满。老板嘴里的烟看似并未与此处的环境形成任何冲突,因为在场的每桌消费者也都在烟草和啤酒中谈笑着。与大排档不同的是,记者在走访的6家中档酒楼中发现,虽然在大厅内没有消费者吸烟,但是在包厢里面顾客吸烟的情况仍然存在。记者了解到,据有关机构2011年的数据统计,广州市需控烟(禁烟)的餐饮服务单位为33262间,已有28450间实行全面禁烟,4812间设置了吸烟区。一年来,市城管投诉服务专线共受理控烟举报投诉1211宗,其中群众对餐饮场所吸烟投诉最多,总共有751宗。
武汉
高校宿舍抽烟扎堆
本报驻武汉特约记者肖逝
去年5月1日,武汉市在室内公共场所禁烟行动全面实施。在颁布禁烟令满一年之后,公共场所禁烟情况究竟如何?
高校宿舍:饮料瓶通常拿来做烟灰缸。在武昌某高校男生宿舍,傍晚时分学生陆陆续续打饭回来。小王对着电脑边看视频边吃饭时,接到了小李抛过来的烟。“饭后一支烟,几乎成为了寝室福利。”小王吃完饭,就开始对着电脑打游戏。从6点多到半夜12点,小王抽完了7支烟。寝室里其他三个人,也大多对着电脑度过了整晚的时间,手里偶尔夹着烟。小王表示,男生寝室抽烟很普遍,一般楼管不会管,偶尔还要给楼管递上两根烟作为表示,但如果被老师和辅导员看到,有时会挨骂。他们班不抽烟的男生会选择晚上到自习教室自习,教学楼一般没人敢抽烟。第二天,当小王去倒垃圾时,垃圾桶装了好几个饮料瓶,里面全是烟头和烟灰。“饮料瓶里装点水,就是我们最常用的烟灰缸。”
汉正街批发市场:躲着抽没人管。发生过两场大火的汉正街,是全国有名的商品批发市场聚集地。这里有大大小小近20个市场,人流密集。仅汉正街品牌服饰批发市场,日客流量就高达15万人次。5月3日,由200名进城务工的团员青年组成的禁烟义务巡逻队在市场各个地方检查是否有人抽烟。“雷声大,雨点小。”身怀六甲的李女士作为商户中的一名,对这种突然出现的巡逻队好像已经习以为常。李女士说,自从怀孕后,她就对烟味非常敏感,批发市场里本来就人多,空气不好,如果有人抽烟她就会离得远远的。“看上去挺干净的,但还是有人随地扔烟头。”李女士说,有些商户在自己摊位上抽烟,基本没人管,也很难看到,而一些顾客随手拿着烟头,到处转转,也少有人问津。记者在市场的垃圾桶里,发现了不少烟头,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也时不时有阵阵烟味扑鼻而来。
沈阳
餐馆饭店难执行
本报驻沈阳特约记者司小帅
沈阳市是东北最大的国际大都市,据2011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该市人群吸烟率为30.7%,男性吸烟率为56.3%,女性为5.2%。其中,年龄多集中在18—44岁之间。在全市760万人口中,非吸烟者有520万人,近320万人正在遭受“二手烟”的危害。在距离室内控烟条例实行整整一年后,记者再次调查沈阳室内公共场所禁烟情况。
火车站:站内吸烟有人制止。在人群流动最频繁、密集的沈阳北火车站,记者在候车大厅和售票大厅巡视了一个来回,并没有发现任何吸烟的迹象,连地上的烟头都很难找到。但在公共卫生间,浓烈的烟味却弥漫开来,一位旅客正大口地吸着烟,而“禁止吸烟”的标识此时就醒目地挂在他的右上方。据了解,沈阳北火车站由于翻修,设在车站二楼的临时吸烟室目前已无“用武之地”。而在沈阳南站第一候车室内,记者发现在车站的东北角设置了一个近12平米的吸烟室,等车的旅客如果想吸烟,大都进入这里。记者查找了一些火车站清洁工的垃圾袋,并未见到有烟头。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车站内如果有人吸烟,都会及时劝阻,目前候车室发现烟头的情况基本上不会出现。
居民楼电梯:通过监控监督。5月21日下午,在沈阳和平区南五马路某住宅区的楼道内,两位男士正在电梯内“悠闲”地吸着烟,尽管电梯已悬挂“禁止吸烟”的标识,但两人对此仍无视。出电梯后,一位小区物业负责人拦住了他们,由于在监控内看到了他们的吸烟行为,物业负责人对两位男士提出了批评,但并未罚款。其中一位吸烟的男士解释说,因为电梯内没有其他人,两人又是同事,所以抽了一支烟。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沈阳地区除了封闭的楼道之外,餐馆、饭店的禁烟效果仍不理想。沈阳市无烟环境促进项目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张淼也表示,目前餐饮单位的禁烟是一个难点,禁烟效果并不明显。由于人员流动性较大,执法人员数量有限,餐馆的服务人员又无义务对吸烟者进行监管,导致禁烟一年后,在餐馆、饭店的吸烟情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控烟不能做表面文章
对于本报的调查结果,原中国预防科学院副院长、现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宜群教授表示:“这样的结果很客观,在室内禁烟条例实行一年后,虽然目前国内禁烟的推广力度在不断扩大,公众意识也在逐步提升,但是在表面“祥和”的现状下,各大城市的控烟执行情况仍十分严峻。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具体情况及细节上,还远远未达到标准。”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落实推进各大城市的控烟步伐,吴宜群教授表示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进一步强化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要让公众知晓并相信使用烟草制品的危害。这不是仅仅通过简单的开会、发发宣教材料就能达到目的。目前公众对吸烟和二手烟危害的认识还远不够,吸烟者不能正视烟草的真正危害,下决心远离烟草。而更为广大的“二手烟”受害人群因为不了解二手烟对自己到底有什么影响,不能自觉维护个人的健康权益。因此,采取有效的烟草危害知识普及,大力倡导《公约》精神,在烟草包装上使用能明确告知吸烟导致疾病程度的图形警示是当务之急。
其次,一定要有法可依。目前许多地区都已纷纷就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关立法,但各地法规的禁烟场所不同,监督执法方式不同,都还处在摸索经验的过程,一下子还看不到明显的示范效应。就目前情况而言,最有效、整体成本最低的应该是在国家层面的立法,这也应是国家的一种导向。如果国家立法成功,各地在执行时将有法可依,餐馆、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就能做到依法进行查处管理。
最后,落实禁烟条例,还需要不同阶层人群进行带头示范,尤其是政府官员的示范作用,推进无烟工作场所的建设。此外,政府公务员、教师以及医疗工作者是重要的三类具有导向作用的公众人物,其分别对应的是政府、学校以及医院的三个领域,他们的率先垂范的作用至关重要。如果这三类人群带头严格遵守,才能逐渐改善三大区域不容乐观的控烟现状。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