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泰鼎(天津)环保科技公司专门从事电子垃圾和工业垃圾的无害化、
资源化处理。图为工人正在拆解废旧电器设备。章 珂摄
天津市绿天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废旧家电加工处理基地先进的拆解设备。靳 萱摄
世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冰箱、电视机、电脑等废旧家电通过拆解,可以摇身变成再生塑料,以及金、银、铜、铁、铝等“宝贝”。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网络完善、技术先进、分拣处理良好、管理规范的现代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各主要品种废旧商品回收率达到70%。
天津是一个资源能源相对缺乏的城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让可持续发展的脚步走得更坚实、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变废为宝、建立废旧商品回收体系,便成为天津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课题。
围绕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天津市商务委结合本地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实际,在统筹规划布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法规制度、推进科技进步、创新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今,试点范围不断扩大,业态层级不断提升,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回收渠道不断集中,配套产业不断升级,全市废旧商品回收体系框架日趋成熟,现代高效的产业联动模式逐步显现。据了解,2011年全市废旧商品回收总量达610万吨,销售额突破180亿元。
完善回收体系
向“城市矿山”要效益
废旧商品是蕴含着丰富资源的“城市矿山”,其回收利用是循环经济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天津重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整体规划,力求通过回收网络布局的社会化普及,形成完整、高效的流通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回收及再利用比率,进一步发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公益效应。
按照空间布局规划,天津在环城区、涉农区县及滨海新区建立了8座综合分拣中心。根据全市产业特点和规划远景,分别在产业聚集区、滨海新区建立了废旧钢铁、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工业固体废弃物专业化分拣中心,完善回收利用体系架构,促进完整产业链条的建立。目前11个分拣中心累计拉动投资超过2.4亿元,安置就业岗位4000余个,年回收量预计突破200万吨,回收金额突破47亿元。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和市民对环境及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回收站点建设模式难以适应新要求。为此,天津组织各区县结合自身特点,在统一标准的前提下灵活掌握建设形式及运营模式,与地产物业、社区商业、商旅经济、校园文化充分结合,整合市场资源,开发服务项目,在市内六区及滨海新区推广区域规模化回收站及流动式回收点,在涉农区县进一步铺设标准化回收亭,现已覆盖全市1226个社区,累计拉动建设投资约1900万元,为回收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城乡规划和行业发展要求,天津制定了回收网络建设方案,引导各区县精心培育骨干队伍,因地制宜,采取更加灵活、规范的建设模式,扩大网点覆盖面,推进质量达标,强化建设监管。
同时建成了市、区县、企业三级信息网络系统,搭建起物流、商流、信息流及技术交流的平台,连接产废—收废—利废三大环节;并通过建立行业信息数据库,实现了网上统计、监测及备案等工作,强化了对行业的规范管理和宏观调控;同时提供市场信息和业务咨询服务,实现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交流,促进了再生资源流通现代化发展。
培育龙头企业
废旧利用让经济循环起来
位于天津开发区内的佛强再生资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预计将于今年5月投入运营。这是佛强公司在滨海新区开发区投资8900万元建立工业废弃物闭合循环体系试点。在这里,将构建生产性废弃物规范化回收、集中化分拣、现代化处理、统筹化利用的循环模式,完善生产环节代谢物到再利用生产资料产业链条,缩短资源流通环节。经天津市商务委批准,佛强再生资源环保公司成为天津市首家“工业废弃物资源回收示范基地”。公司与包括丰田汽车、富士通电子、奥的斯电梯、渤海石油在内的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与佛强公司一样,天津市重点培育跨地区龙头企业,按照完善一批、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的原则,先后确定了53个市级试点项目,给予资金、减免税、土地划拨等政策支持和服务促进;推广先进典型经验,组织各区县落实查看比学活动10余次,交叉观摩,互查评议,邀请试点项目单位负责人,介绍成功做法,答疑解惑;并利用信息系统网站,搭建宣传展示平台及发布相关信息。
天津市先后支持培育英驰不锈废钢、华合炉料、TCL奥博、泰鼎、同和绿天使顶峰等回收处理企业,鼓励其建立拓展回收网络,支持回收、处理企业建立稳定长效的合作关系,贯通产业链条,确保大型项目健康运营;同时支持企业突出自身特色,差异化经营,打造王牌产品,落实服务,树立诚信形象,将品牌做大做强。如今,天津英驰不锈钢原料、海泰改性沥青等再利用产品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并与多家大型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合同。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的同时,天津各区县积极落实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战略,整合资源、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逐步调整市场格局,引导行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滨海新区、静海、宝坻等制定相应政策支持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建立产业园区,保障项目用地,实施税收减免,积极为企业服务,区内回收企业数量稳步增长,逐步成为地方支柱产业;蓟县、武清等通过统筹规划,开发重点,兼顾综合,投重金建立专业分拣加工生产线,在废钢等方面占据领先优势,为经济增长指出了新的方向;宁河将分拣加工中心安排在县经济开发区内,并由县长亲自挂帅、商务委牵头学习调研,研究修订建设方案,高标准地完成了建设任务。
产业配套业态升级
争创北方再生资源枢纽城市
长期以来,再生资源行业一直沿袭着传统的经营理念,行业管理手段滞后。随着国家对循环经济的日益重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不断发展,建立现代信息化网络,已成为加快产业发展的必然举措。
天津在全国首创再生资源网络信息系统,立足行业、面向社会、覆盖城乡、统分结合。完成了以市、区县及基层企业三级信息网络为支撑的信息系统构架,建设试点项目网站,推进社区回收网络、分拣加工中心、区域大型园区信息系统建设;发挥行业信息系统优势,整合资源,实现同行业网站对接,资源共享;开发行业经济数据统计、经营者备案年审、查询监管、网点分布地理位置查询等管理系统,实现网上办公、网上服务。
与此同时,通过拓展交易渠道、强化科技支撑及落实全面服务,天津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加速产业的升级转型。探索废旧商品回收与旧货交易、原材料供应的联合发展模式,依托现有的规范化回收网络,整合收集资源,尝试建立废旧商品评估鉴定机制,对不同程度的废旧商品分类交易,符合再流通标准的进入旧货交易体系,通过进一步细化,相应进入设在天津和平、北辰、宝坻的多个不同定位的旧货市场;符合直接用作原材料标准的进入生产企业;达不到标准要求的进入拆解再利用基地,通过加工处理,提炼可再生资源,形成废旧商品集中回收、统筹再分配的运营模式。
到2015年,天津全市旧货流通业将形成网络布局合理,全市旧货年销售额达到30亿元,年均增长22%。
位于静海县西南的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现有资源再生企业160余家,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有色金属原材料市场和深加工基地。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规划建立新技术研发中心及产业孵化基地,计划投资1亿元,用于加快行业相关技术研发、设备应用及人才培养,扩大自主知识产权比例,降低企业改造成本,提高从业人员队伍素质;推进再生资源交易所的建立,依托第三方交易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构建在线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银行企业融资对接平台、抵押货物暂存仓库、综合呼叫中心、独立宣传媒体等多个模块,通过促进同行业交易的在线互动,推动行业向现代化模式转型。
充分利用子牙产业区功能定位及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天津鼓励规模化企业立足本地向周边拓展,并积极开展进口来料加工业务。
目前,天津废钢铁、废纸方面已延伸至北京、河北、山西等省市,废机电产品等进口加工业务也建起了项目对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等进口项目也在积极争取中,同时以废铜为主的再生资源交易中心也已基本建设完成。五年内,天津将力争发展成为立足华北、辐射全国、联通国际的集物流集散、综合分拣、深度加工、批量交易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北方再生资源枢纽城市。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