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森林而言,任何一个国家,都强调它的经济和社会生态效益。然而,要做到这两点同时并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比我们前进了一步。尽管东西方的森林经营国情不一样,从他们那里,我们仍然可以获取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法国英哈森林研究所主任redeFric今年6月也来到云南腾冲参加有关多功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研讨。今年4月,他曾邀请哈尔滨市林业局副局长邬可义、中国林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吴水荣等一行9人,去法国“英哈森林研究所”和德国弗莱堡大学考察,从法国的次生林经营,德国的近自然林经营,中方专家受到很多启发。而中方近年来在这方面的成效也得到对方的称许。双方从各自国情、林情出发,对科学经营管理森林,交换了许多有益的话题。 中国的森林面积是法国的10多倍 蓄积量只有法国的4倍 英哈森林研究所主任redeFric把中、法两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进行了对比。他认为,中国的森林面积差不多是法国的10多倍,蓄积量只有法国的4倍,人均占有则更少。“一般来说,社会主义国家森林经营管理的都比较好,为什么中国是例外呢?” 哈尔滨市林业局副局长邬可义解释说,社会主义中国在建立初期,经济、技术都非常落后,我们几乎没有自己的林学理论。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加之历史的原因,西方国家对中国封锁了近30年。迫不得已,在森林经营与管理上,我们只能向当时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原苏联学习。可是原苏联的国情、林情与我国有天壤之别,他们是人少林多,森林经营一次200年后才能轮伐,在200年的漫长时间里森林可以得到自然恢复。我们是人多林少,加之经济建设对木材的大量需求,每隔二三十年就要对森林采伐一次,尤其是采用以获取木材为主要目的“法正林”的经营体系经营森林,对森林的利用强调过大,频度过高,造成了对森林比较严重的破坏。“我认为主要是对森林经营道路的选择上出现了偏差。不过现在情况正在好转。” 那么,中国的好转在哪些方面?邬可义总结道,从国家层面上,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建立了森林生态补偿制度,较大幅度的调减了木材产量,让森林休养生息。从技术层面上,我们正在学习推广“近自然森林经营”、“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多功能林业”等世界先进的森林经营理论和技术。从实践层面上,我国建立了多个森林经营实验示范区,进行实验探索,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从1998年开始,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就建立起了3.8万公顷的森林经营实验区,当时实验区森林总蓄积是365.5万立方米,公顷蓄积只有96.6立方米,由于转变了经营方式,学习借鉴了欧洲的“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技术和理念,按照自然法则,兼顾生态和经济两个方面同时不受到影响,实现二者平衡的经营方法。实验的效果非常明显,从森林的质量和生长量这两个指标看,包括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12年采伐林木40万立方米,消耗蓄积54万立方米,12年后保有蓄积520.6万立方米,净增森林蓄积155.1万立方米,公顷蓄积达到136.4立方米,净增58.5立方米,林业经济得到发展,森林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2020后中国增加4千万公顷森林面积 1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一定能做到 邬可义说,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经济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一些压力和影响也是必然的,正像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所经历的发展过程一样,这是不可逾越的阶段,但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世界大国,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承诺,到2020年争取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面积,增加1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是一定要做到的,这也是中国向法国学习的目的。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承担着生态安全的使命,把森林经营好,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是对世界的贡献。这是双方的共识。邬可义说:“我并不认为从森林中获取木材,发展经济和维护森林良好的生态系统,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二者是可以统一的。这个统一就是培育高质量的森林。” 从中国的经验看,只要经营方法对头,坚持通过培育森林获取木材,而不是通过破坏森林获取木材,森林就会越经营越好。把森林经营好了,森林质量提高了,经济和环境就都好了。这两个目标是完全可以综合实现的。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