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阿尔萨斯案例馆,这是一个通过太阳能达成室内舒适性的节能环保建筑范例。该案例被建成一个缩减能源需求的展馆,南立面上的水幕太阳能墙体由电脑自动控制,可以随着室外温度和日照强度的变化自动开闭,既能遮阳降温,又能有效减少能源消耗 继此前发改委宣布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可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首个推出之后,本报记者昨日从国家发改委获悉,《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也已形成征求意见稿,将上报国务院。上海市环保局一位官员向本报记者透露,该规划年内将会出台。 市场预期,今年我国仅环保产业的产值就将超过1万亿,到2015年将达到GDP的7%-8%。 年内出台几无悬念 据国家发改委昨天披露,为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改委同有关部门于2009年下半年启动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经形成征求意见稿,并两次征求了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和专家的意见,在对重大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后,上报国务院审批。 “这份规划对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影响深远。原来曾计划今年底出台,现在看来时间可能还会提前。”上海市环保局一位官员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说。 他指出,这一规划既是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应对金融危机的解决方案,也是中国履行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承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 据悉,节能环保产业包括节能、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等。2000年以来,由于国家加大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力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市场需求,该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领域不断拓展,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产业水平明显提升。 目前,我国环保产业总体年均增长速度约达25%,已形成门类齐全、领域广泛、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央部委屡屡吹风 之前召开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曾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紧密结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规划节能环保产业包括节能、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等。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也曾表示,当前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环保工作的需要,主要体现在:环保产业对国家环境决策和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撑能力薄弱;环境技术缺少原创性的开发,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集成;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龙头骨干企业相对较少;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完备,缺乏监督管理力度,产业市场亟待规范等。 而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看来,节能环保等新型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他曾表示,我国正在实施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中有2100亿元用于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一系列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也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之一。 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整个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1.41万亿元,占当年GDP的4.7%。其中,节能产业2700亿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6600亿元,环保产业4800亿元。市场预期,今年我国仅环保产业的产值就将超过1万亿,到2015年将达到GDP的7%-8%,到2020年更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在扶持政策的驱动下,节能环保产业的相关企业也有望迎来新一轮大发展。 银河证券分析师冯大军指出,《规划》未来出台后将明确环保行业的发展目标、优惠政策、重点发展产业等。故此,应该站在行业高速成长的起点上进行投资,在《规划》出台前提前布局选择投资标的,静待行业催化剂的出现。 他建议投资者从以下三个方面选择投资标的:一是具有较大业绩弹性,可能突破估值空间限制的公司;二是受题材驱动,能够激发市场热点的公司;三是业绩稳定成长,受宏观和市场环境影响较小的公司。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则评价说,《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确立并实施有助于整体上把握环保产业的发展,切实保证节能环保产业能够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为国民经济增长创造价值。 “如何在节能上取得最佳效益,获得减排上的潜在效益,有效的措施是积极推进环保产业市场的发展。一个是新兴产业的发展,一个是传统产业的升级,不能把这些转变简单寄托在短期的经济结构调整上,而应该从自身的产业发展前景上寻求突破,目前以现有的节能技术为主,长期则要侧重于流程创新与设备升级。”侯宇轩说。 在他看来,规划作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力措施,有助于推动民间投资的进行,帮助企业进行多方融资,突破目前节能环保发展融资困难、政策缺失、制度障碍、赋税较高的瓶颈,能够鼓励节能环保行业多元化发展。同时,也有助于能源利用和环保设施专业化的快速发展。 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环保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分析显示,在未来的五年内,中国环保产业投资需求将达到4500亿。“十五”期末,中国环境服务业的服务人口仅约3.2亿,年市场规模在820亿元左右。按规划,到“十三五”末环境服务业服务人口将增至10亿,环境服务业的主业收入有望超过3000亿元。(陈其珏 李雁争) (责任编辑:玮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