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国一个小村庄Khun Samutchine,村民们赖以为生的大海正以每年20米的速度向内陆侵蚀,30年来,海水已经侵袭深入昆·萨姆钦村达一公里远。村里的寺庙是现在为数不多的建筑物之一,几近荒芜,不过尚未没入海中,但是寺庙四周已经完全被海水包围。从前寺庙远离海岸线,现在却成了悬于海水中的孤岛,只有一条水泥路与陆地相连,路边的一排路灯晚间只能照耀着昏黄的海水。
为了躲避不断上涨的海潮,大约60户家庭已经被迫从这个曾经如诗如画般的小渔村搬走,村里一位71岁的老妇Noo Wisuksin也已向内陆搬了八次家,她说:“我现在住在别人的土地上,我太穷了,没办法离开这个村子。”她指着海水中的某个地方,十年前她的家就在那里。
Noo Wisuksin只是泰国湄南河三角洲受海水威胁的2500万人口中的一个缩影,由于河流淤塞、清除海岸红树林以及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这个三角洲正在不断被海水蚕食没入海平面以下。
湄南河上游的水坝拦阻了进入泰国海湾的泥沙,致使下游河口三角洲无法补充泥沙沉积陆地,而气候变暖造成海平面升高又加大了潮汐对陆地侵蚀,这就打破了泥沙造陆与海水侵蚀陆地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当地人砍伐红树林设置网箱养鱼养虾或者建起盐田,破坏了陆地对潮汐的防御,这也加剧了对海岸的破坏。这些因素一起打破了大海与陆地的平衡,使得湄南河三角洲被海水逐渐淹没。
但是当地居民已经开始想办法自救,离海岸更远的另一个村庄Kok Karm现在正在利用传统材料设法遏制海潮的侵袭。村民们用竹竿制成隔栅阻滞涨潮带来的泥沙,使得退潮时泥沙不至于被潮水裹挟一空。当地渔民协会的秘书长Narin Boonruam说:“使用竹子的好处在于源于自然回馈自然。”
然而面对仍在不断升高的海平面,竹栅也不能解决问题。近期《自然》刊载研究成果认为湄南河三角洲的处境十分危险。泰国民间组织“社团基金会”的创办者Panadda Tedsiri表示:“如果我们不竭尽全力遏制海岸侵蚀,那么曼谷的一半以上区域都将会消失。” 绿色和平组织东南亚分部的负责人Tara Buakamsri则认为:“海岸侵蚀是一个与气候变化紧密联系的问题,这是一个缓慢发展的灾难,每天都在向人们施加看不见的影响。”
这个问题并不仅限于泰国,全球各地沿海地区都在发生,类似景象今后在亚洲和全世界还将一再重演。
据亚洲开发银行称,由于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石油天然气开发以及旅游业的发展,马来西亚几乎30%的海岸线都受到了侵蚀。而在印度次大陆,大约1500公里也即大陆海岸线的26%都面临严重的侵蚀问题,陆地明显后退。印度旅游胜地果阿沿着两条主要的海岸沙滩设置了弹性的隔栅,但是今年上半年仍然有超过10%的海岸线没入了大海。
海拔极低的孟加拉国或许将是世界上遭受气候变化打击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称,到2050年,抬高的海平面将吞噬掉孟加拉国17%的国土面积,其1.44亿全部人口当中的2000万都将无家可归。
根据联合国的一份文件,到2100年的时候,海平面升高一米将影响到越南900万人口,超过其全国人口数量的10%,波及湄公河三角洲约38%的水稻产区。
上个月澳大利亚政府也警告说,到2100年,海平面升高将淹没25万户居民房屋,相关的机场、医院、发电厂等基础设施也处境不妙。
目前世界各国领导人正齐集哥本哈根峰会,民间团体认为政治家们需要提出有效措施来控制全球范围内的海岸侵蚀问题,达成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案。Tara认为,各地居民因地制宜采取的措施,比如泰国村庄编织的竹篱,类似办法对于遏制陆地遭受海水侵蚀都很重要,此次哥本哈根峰会应该认真考虑类似议题。他说:“哥本哈根峰会必须达成一项强有力、公平的协定,把控制陆地销蚀等问题都纳入其中,防止各种气候变化问题继续恶化。”(常旭旻)
(责任编辑:玮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