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一词来自拉丁文,意为南方大陆。早在古罗马时代,人们对遥远的南方大陆就开始产生无尽的想象。地理大发现时代,南美洲、澳大利亚大陆先后被“发现”,但这仍不是欧洲人最早想象中的南方大陆,直到19世纪20年代南极大陆被发现。 受地理位置决定,澳大利亚在南极探险、科学考察等方面有着天然优势。1839年,美国的第一次南极探险船队就是从悉尼起锚,而现在,中国“雪龙”号南极之行来回都要停靠澳大利亚东部塔斯马尼亚岛的霍巴特港或西澳的弗里曼特尔港进行补给。
今年4月28日,澳大利亚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外交部长朱莉·毕晓普、环境部长格雷格·亨特共同在霍巴特现身,联合公布了澳大利亚最新的南极战略以及20年行动计划,目的是保持澳大利亚在南极研究方面的优势。
根据这一南极战略,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将拨款2.55亿澳元(约合1.94亿美元)用于今后10年澳大利亚对南极的科学研究和后勤保障。其中包括5500万澳元(约合4180万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2亿澳元(约合1.52亿美元)用于支持澳大利亚的南极研究项目。 紧接着,在5月3日公布的联邦政府2016-17财年预算中,这一安排得到资金上的确认。 澳政府声明说,这一战略是迄今澳大利亚制定的最重要的南极战略,目的是将澳大利亚建设成为南极研究领域的领先国家。有了新的资金,澳大利亚的南极战略能够进一步现代化,推动世界级研究成果的出现,并在南极开展安全而有效的科学考察项目。 具体而言,澳大利亚将建设陆路穿越南极的能力,建设移动科考站,努力建立塔斯马尼亚州首府霍巴特至南极的全年航空路线。 在此之外,政府还将拨款5.29亿澳元(约合3.8亿美元)建造一艘新型破冰船,于2020年取代现在的“极光”号破冰船,负责南极考察,管理南大洋渔业和生态系统。新的破冰船将以塔斯马尼亚州首府霍巴特为母港。声明说,澳联邦政府和塔斯马尼亚州政府将继续努力,扩建霍巴特港口以便停靠新的破冰船,力争把霍巴特建成全球南极研究的中心和进入南极洲东部的主要门户。 澳大利亚政府在南极战略上的大动作被认为是对其他国家在南极地区的活动日益活跃的背景下,澳大利亚保持自身在这一领域领先地位的努力。 现下的南极,是一片和平大陆,各国科学界人士面对寒冷、大风、海冰等自然界敌人时同仇敌忾,上演过感人至深的国际主义剧目。然而,正如气候变暖令北极的开发提上日程,各国家和地区对北极的战略争夺日益加剧,今日的北极也许就是日后的南极。 现下的南极,是世界的南极,每个国家只要能力允许,都可以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活动。很多人不知道,有7个国家曾经对南极提出过领土诉求,只不过在《南极条约》诞生后,他们的领土诉求遭到冻结。 澳大利亚探险家道格拉斯·毛森爵士于1911年至1914年带队进行了澳大利亚的第一次南极探险。他于1936年进行的第二次探险成为目前澳大利亚对南极大陆提出领土要求的基础。澳大利亚提出的领土要求占南极大陆总面积的42%,达590万平方公里,是所有领土诉求中最大的。《南极条约》诞生于1959年,于1961年生效,在冻结各国对南纬60度以南的南极洲大陆部分及属岛的领土要求之外,条约还规定南极的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一切军事活动、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行为。 《南极条约》有53个缔约国,澳大利亚、英国、挪威、智利、阿根廷、法国、新西兰等7个国家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其中一些领土要求还互相重叠,其余46个缔约国则不承认前者的领土要求。 南极地区探明蕴藏有石油、煤、铁等多种矿藏,但开发这些矿藏将带来巨大环境风险。1991年,《南极条约》组织成员国在马德里通过《南极环境保护议定书》,无限期禁止在南极地区开发石油资源和矿产资源。该议定书于1998年生效。 2011年,澳大利亚著名智库罗伊国际问题研究所曾出具报告,认为在《南极条约》和《南极环境保护议定书》即将到期之际,澳大利亚对自身在南极的利益保护不够,在南极只有有限的能力和存在,澳大利亚的南极政策围绕科考和环保制定,而不是国家安全。
将这些背景综合考虑,澳大利亚新出台的南极战略和20年行动计划看上去意味深远,也许这正是澳大利亚政府的未雨绸缪之举。(徐海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