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里有多少公共单车的位置?
时间:2013-08-02 11:01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耀琪
|
|
近日本埠媒体报道了广州公共自行车的困境,比如市公共自行车管理公司目前5000辆车一年租金收入仅12万,远低于50万的维修费用,三年来一直入不敷出。这并非个案,由于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广州另一家在市区提供租车服务的广东旭日公司目前也是亏损状态。不过,不仅是广州,即便在全国范围内,但凡按“第1小时免费”定价的公共单车公司都入不敷出。
城市自行车的优点,坊间已经无数次提起,从专家到市民都认为这是城市低碳和绿色生活的最好诠释。至于有关部门对绿道和公共自行车的投入,也算是对民间的积极回应。只是这个项目如果定位为公共服务,就必然是一项刚性财政开支。它必须和公交地铁一样有着同等的地位,甚至,因为它直接服务草根阶层、商业经营困难,而必须有更大的扶持力度。显然,我们的扶助政策是杯水车薪的。
从眼前的困境来看,车况老化、维护乏力、网点滞后、广告微弱,以至于市民用不上、不喜欢,更是加剧了公共自行车的低端徘徊和恶性循环。这种后果,想必所有经营公共自行车的城市和公司都可以料到。自行车没法高收费,且1小时内免费,换个点续借又可以继续免费下去,这种通行做法对百姓利好,却是经营者的无奈。如果网点越多,有可能一天骑下来都不用花几块钱了。
所有公益行为的背后,都离不开市场化的运作,否则成本收益根本无法平衡。有管理学家说过:如果让圣诞老人开公司,他也必须赚钱,不然第二年就不可能给孩子送礼物了。公共单车如果没有经济回报,或回报太弱,必然是难以为继的。一个好的方式就是和政府进行某种经济置换,拆东墙补西墙。若是单靠政府全额给钱去养公共自行车,很容易滋生腐败和低效率。若有关部门认为让老百姓占了太多便宜而自己又赚不了钱,必然难有动力去想这个行当,自然会倾向让其被淘汰掉,名曰经营不善、缺乏竞争力云云。
然而,无论如何,以环保绿色为主导的生活理念,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知,是应该一以贯之地推行的,这不只是西方的玩意,而应该是大城市未雨绸缪的做法。作为一个现代政府,在低碳理念与实践上不应该南辕北辙。当前我们一方面口头上鼓励骑车出行,另一方面却没见过哪个官员是骑车上班的。广州在主要道路上限制自行车,让绿道有一段没一段的,坑爹路遍地都是,如此花了不少财政支出,却是只让习惯乱穿马路的人才敢骑出街。如此看来,如果没有从规划、道路、财政等方面全面支持自行车出行,骑车就更像是作秀或者年轻人的偶尔之举。至于公共自行车还不如经营成高收费的旅游项目算了,好过自欺欺人。
从杭州经验可以看出,发展公共自行车并非难事。但何以三年过后,广州闹市街头仍难觅见公共自行车网点,而关于自行车出行难的质疑却不断见诸报端?面对公共自行车发展困境,广州是否该反思,有没有把公共自行车当作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来重视,规划里有多少公共自行车的位置?
(责任编辑:白雪松)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