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地方的怪异建筑频频出现,大众舆论的热潮不断袭来,对于建筑规划的质疑也源源不断。理查德·罗杰斯呆着他的“从住宅到城市:罗杰斯建筑艺术”展来到中国,诠释他对城市建筑规划,公共空间规划的理念。 罗杰斯也很注重自我审美 这身配色打扮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个年近八十的老人 巴黎蓬皮杜中心 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4号航站楼 伦敦劳合社 人物简介 理查德·罗杰斯 1933年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5岁时又回到家乡英国定居。因为叔父是建筑师、母亲是艺术家,他从小就对设计有兴趣,先后在伦敦AA建筑学院、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建筑。他的代表作包括巴黎蓬皮杜中心、伦敦劳合社、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4号航站楼,目前在建的包括大英博物馆国际会展中心及纽约世贸大厦3期等。 1985年,罗杰斯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金奖;1991年被封为爵士;1996年被封为终身贵族“河畔的罗杰斯男爵”(Baron Rogers of Riverside)。2006年在威尼斯双年展上被授予“终身荣誉金狮奖”。2007年获得普利兹克奖。 30多年前,当英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以下简称罗杰斯)设计出巴黎蓬皮杜中心时,便注定了将跻身当代杰出建筑师行列。2007年,普利兹克奖评审委员会把这个奖项颁给了他,但在建筑业内人士看来,这已是个迟到的奖励。 曾在巴黎、伦敦、巴塞罗那、马德里、新加坡及中国香港等城市先后举办,累计超过50万名参观者,世界着名的建筑展之一--“从住宅到城市:罗杰斯建筑艺术”近期也来到了北京,亮相首都博物馆。他个人从业40多年来及其事务所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作品均得以展示。 围绕城市、公共空间、系统、透明度、可持续性、可辨识度以及轻型结构等7大建筑主题,通过展出的大量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模型、图纸和照片,罗杰斯·史达克·哈伯+合伙人事务所(RSHP)创始人、2007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英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对其所理解的建筑及城市化发展进行了一次全面解读。 “就像音乐一样,建筑也拥有自己的语言:光、纹理、节奏、秩序、尺度、灵活度、适应性、空间开放性和私密性、环境……”理查德·罗杰斯在同期举行的中央美术学院的演讲中如是说道。他个人从业40多年来及其事务所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作品均得以展示。 与此同时,展览期间还将有系列活动向公众介绍建筑学、深入了解建筑与公共区域间的关系,甚至有其事务所的建筑模型师手把手指导参与者利用专业可再生材料制作自己设计的模型。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罗杰斯并不认为“中国成为了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而且他诚恳地表示,相比于追求形式,追求建筑质量才是最重要的,“建筑并非一定要达到让人惊叹的地标性结果。” 新京报:新世纪以来,北京诞生了很多地标性建筑,比如鸟巢、国家大剧院、央视新址……你怎么看这些外国大师在中国的作品? 罗杰斯:我对北京不是特别了解,对这些建筑也并不特别的清楚。不过,我觉得建筑并非一定要达到让人惊叹的地标性结果。现在世界各地都兴起造楼运动,很多楼建起来很快,质量并不是很高,因为太注重形式了。 新京报:有说法认为,中国已成为洋建筑师的试验场,而你们也有不少在中国的项目,你怎么看待这个说法? 罗杰斯:不能说中国成为了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现在我们所处的是全球化的社会,我也并不是民族主义者,是赞同全球化的。世界很多城市的建筑都是由非本地设计师设计的,我觉得中国设计师在这方面也有能力,因为今年的普利兹克奖获奖者就是中国建筑师(指王澍)。在现代化建筑方面,中国建筑师并不落后于外国建筑师。 应该说,从古自今,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都能给我们带来好处。伦敦也是在这20年里国际化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为之做出贡献的是来自全球的人。 新京报:除了建筑师身份外,你还是位城市规划师。你觉得中国大城市在发展中最缺的是什么? 罗杰斯:中国大城市最缺的是设计得好、管理得好的公共空间,适合大型人群规模的公共空间,人性化的公共空间。 新京报:那你能对北京的城市规划提几点意见吗? 罗杰斯:这个需要很长时间的研究,不过现在最直接的感受是:北京汽车太多,由此造成的危险和污染都很大。 解读代表作 巴黎蓬皮杜中心没有宏大的门厅,管道设备、升降机和建筑结构都是外露的。这个方案出来后的六年里几乎没获过一次正面报道,但竣工后,赞誉却越来越多。 罗杰斯:设计之初,我们希望公众对其的体验能从外面就开始,每栋楼都能沟通,里面在做什么能像一本书一样很容易看懂。我们希望它不是一个外表冷漠的纪念碑,而是人们活动的空间。 一座建筑物的应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像文化中心内,以前是图书,但现在用电子媒介来替代,为了能适应这些变化,最好是把空间设计得越大、越空越好。我们把电路布线、空调管道这些原本埋藏在地下的搬到了外边,这座楼就灵活了不少。 另外,楼的寿命比较长,而电梯这些设施寿命比较短,把管道设备、升降机等搬到外面,就是为了将这两种东西区分开来。 当时35岁以上的人都会讨厌这个建筑,但当蓬皮杜中心竣工,大门打开了,年轻人在外面排成长龙时,大家又都喜欢这个建筑了。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能脱离时代背景,在绘画、雕塑、服装、技术、汽车设计等方面,当时各方面都是现代化的趋势,由此年轻人更容易喜欢上这个设计。时间长了,就更好接受。 我比较喜欢的一句口语是:各种活动重叠就能产生更多的兴趣。蓬皮杜中心内有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大家都能参与,穷人、富人都能参与。这会给市民带来新的体验。 城市规划原则 绝不做摊大饼城 1998年,罗杰斯被任命为英国政府“城市工作专题组”的负责人,负责就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原理向英国规划部门提出战略性意见。他花了一年时间调研,半年时间撰写。罗杰斯向我们介绍了他研究得出的主导城市规划的几大原则,他说,以下原则放诸世界各大城市都适用: 布局要紧凑,绝不能像摊大饼那样不断向外延伸、无序蔓延,以洛杉矶为代表的摊大饼城市,能耗远远超过布局比较紧凑的城市。 城市扩张前,应重新利用一些闲置地皮。 在发展中,要围绕公共交通枢纽站来进行。 用松散的方式,把生活、工作、休闲不同功能结合在一起,做成多功能城市,而且不分贫富。今天的城市太倾向于孤立地划分成不同的区域。 公共空间的设计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筑改变城市 公共空间的活跃是社会繁荣的映射。对于理查德·罗杰斯来讲,这更是社会价值的实质体现。设计一座能为城市增添生命活力的建筑对于建筑师来讲是一项终极挑战,这也是理查德·罗杰斯40多年来始终秉持的方向。 巴黎蓬皮杜中心就是这样一栋建筑,其门前永远堆满了慕名而来的观光客,人们在此流连忘返。 实际上,巴黎蓬皮社中心在建设中一直饱受争议,但在落成后却成为了巴黎的一大地标并赢得了无数年轻人和游客的喜爱。人们喜爱的不仅仅是这里面展出的现代艺术,更可贵的是这座建筑与其周边空间给整个街区带来了全新的生命力,彻底颠覆了过去人们对于去博物馆只看展品的定义。现在,只有极少数建筑的影响力能够与蓬皮杜中心媲美。 理查德·罗杰斯在蓬皮杜中心设计争夺战中提交的方案是将博物馆前的空间定义为“不分年龄及信仰,属于全人类的空间;也是大英博物馆和纽约时代广场的融合”。而中心也恰如方案所呈现:生气勃勃的开放空间将建筑物的内外融合起来,并通过外部的扶梯延伸到可以饱览巴黎美景的屋顶。这个建筑项目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建造一座不朽的作品——与彰显自大个人主义和政治家专职的建筑相比,这个作品更具有民主精神。人们可以在广场上随意坐下休憩、聊天、吃饭、观赏表演、仰望蓬皮杜,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巴黎人约会见面的标志性场所。 城市的未来可能性 理查德·罗杰斯对城市规划的热情丝毫不亚于建筑。作为伦敦市的首席建筑师和城市规划顾问,理查德·罗杰斯带领他的团队用了一年时间研究伦敦整座城市,并由此总结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则。 他认为,全世界有超过半数人口生活在城市中,管理城市扩张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由优秀设计、社会包容和环境责任推动的紧凑型城市。紧凑型城市可以为社区带来活力,繁荣商业,同时还可以使不同背景的人融合在一起,避免特权或贫困阶层聚居,并将个人转变为公民。 从环保角度来看,合理布局和多功能中心也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方案。理查德·罗杰斯倡导将生活区与商务区、发达城区与发展城区、老龄社区及青年社区混合。 另外,还要重视交通的延续,改善交通,使公共交通、步行和骑自行车成为最令人愉快、最高效的出行方式。城市外围也应该有巨大的绿化带,人们进入绿化带便自觉地在城市里使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使城市更加可持续化。 理查德·罗杰斯曾经为上海——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在浦东陆家嘴的项目规划上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方案。方案中城市布局更为紧凑,一个多元化的商业与住宅区,并配有公园和公共场所,形成以公园为中心,通过林荫道向外扩散,外围是环形公交车站点(即:轻轨)的整体布局,城市功能24小时开放。这些轻轨站点与新铺设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相连,形成了都市的主干道,围绕这些主干道,将建设6个密度大、建筑高的街区。 而这理想中的浦东场景正与现实中他在伦敦生活的区域相似。“平时可以骑着自行车上班,也可以常常带着儿孙去家附近的公园散步。”年逾80岁高龄却依然神采飞扬的理查德·罗杰斯这样描述着他理想中的城市。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