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规划视点 >

城市旧貌换新颜需谨慎

时间:2012-01-03 11:40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孙彬锋

大连高尔基路上的老房子(摄影:柯勇)

 

    改善城市面貌,进行老城区改造,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带来新的商业机会,应该是受城市居民非常欢迎的事情。但是笔者到西部的几个城市考察后发现,当地市政管理部门为了尽快改善城市面貌,着力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刻意小面积剥离包装,大面积规划改造。城市规划整齐划一,城市颜色千篇一律,甚至把整条街的店铺牌匾规划成相同的样式,连底色和字体保持完全一致。这样的统一规划对改善城市面貌有害无益,对文化旅游资源构成极大的破坏和浪费,还会在群众中产生不好的影响。

    城市是多元文化的熔炉,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居民带着具有区域风情的文化聚集到一起,在相互传播交流中共同融合发展。这种原生形态的、有活生生的生命和生产传承的生活方式,是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形态。许多城市为了开辟文化旅游产业,大面积的破坏城市居民的原生形态的生活方式,然后仅仅建立几个代表性的文化遗存点,既想取得商业效益,又想保护多元文化的传承。这种多元文化的保护方式是对多元文化的最有效的扼杀,剔除最具生命力和最具衍生力的生活方式,而抽取代表性的各种文化符号,并且把它们集中在一个区域内,这不仅斩断其生长的根须,而且阻断了它们对外的传播和传承。这种保护方式虽然短期内有一定的商业效益,但是从长期来看,居民的生活方式已经完全发生改变,临时作秀的符号化包装不可能取得长期经济效益。

    形态各异的城市建筑、丰富多彩城市色彩,原生质朴的城市生活方式,尤其是争相吸引眼球的广告招贴和店铺牌匾,这些才是最具真实性和最具生命力的城市文化。艺术来源于生活,更确切地说来自于多元的原生生活。工业化的规模生产从根本上就是和艺术注重个性相抵触。但是这个时期有一个重要的艺术滋生平台,那就是商业广告。色彩的创新、符号的创新、思维的创新等,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标新立异、勇于创新,从而推动着艺术向前发展。因此,事无巨细的统一规划,甚至涉及到街道的颜色、商业的牌匾的设计等,从根本上加剧了工业社会对艺术个性的抹杀,把整个街道的一切都打上了同一个符号、同一个颜色,使一切艺术的动力源追求个性、标新立异等在这里失去了活力。在这里无从谈及美与不美,有的只是符号,而当一切失去了个性变成了符号的时候,它对人的心灵的震撼力就会失去,它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事无巨细的统一规划后,接下来就是谁来完成的问题。如果是大型工程,可能会以招标的形式来实施。近几年来的“豆腐渣”工程都是最先从招标开始出了问题。要么工程承包方资质不够,没有能力建设优质工程;要么层层转包,回扣吃的过多,工程承包方偷工减料。只要拿了回扣,工程承包方和管理者就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前者建的工程质量不过关,后者利用权力让其蒙混过关;前者的工程被查出来有问题,后者拼着全力去掩盖。如果是小型工程就不可能用招标来完成,管理者的亲戚朋友等,只要能说上话的都会想办法拉过去。施工方既要赚到高于同行业的利润,又要赚到送给管理者的回扣。这样的工程质量一般不会太好,而成本却很高。因此,这种事无巨细的规划,是钱权交易滋生的平台,在群众中产生不好的影响。

    改善城市面貌和进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关系到城市文化保护、城市发展方向等,因而是慎之又慎的事情。进行城市规划要尊重城市多元生活方式,不要追求整齐划一的表面形式。在保护好原生生活形态和文化遗存时,既要保留传统的建筑风格,又要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提倡健康的城市精神风貌,提供便捷的公共设施,切实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进行老城区改造,向来是一个艰巨的历史性课题。建立长远的、科学的、循序渐进的规划方案,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切记好大喜功、急于求成、追求形式。(文:孙彬锋 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规划网南宁1月3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