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的合肥将是什么模样?滨湖新区将成为合肥的中心城区!不信?请看合肥规划部门昨天下午发布的《合肥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写道:滨湖新区将和现在的主城区组成合肥“中心城区”,成为未来合肥的“核心”。此外,该规划还对未来20年合肥的人口、规模、城乡体系、产业发展、交通体系,以及市政、生态和环保等多方面进行了谋划。“大合肥”已现雏形。 目前,《规划》的征求意见稿已经通过网络公布,近期规划部门将征求县、区和市直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对该规划进行优化和进一步完善。 面积扩大人口翻番 短短几年的“大建设”,已经让合肥“长大”了好几圈。而前段时间,合肥更是提出了建设“区域型特大城市”的目标。“特大城市”有多大?这份规划给我们勾勒出了一个轮廓——到2030年,合肥市市域人口为1000万,城镇人口为900万;城镇化水平为90%;全市城镇建设用地为900平方公里。 合肥市2009年经济社会统计报告显示,目前合肥市的常住人口为501万,其中非农业人口310万。而到2030年,合肥的人口不仅将翻一番,而且九成都将成为“城里人”,农业人口大大减少。 除了人口总量增多,城市范围也在“扩张”。按照规划思路,除了中心城区和副中心外,现在三县所辖的长临河、三河、紫蓬、吴山、下塘等小镇都将“转身”成为“小城市”,如同“卫星城”一样围绕在合肥市区周围,人口规模也将达到25万左右。 滨湖将成中心城区 要建“特大城市”,不光是人口多、面积大,城乡空间结构都将全面调整。记者在规划中看到,未来合肥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 “一核一圈实现五轴”的空间拓展。其中,未来的合肥中心城区将不再局限在二环以内,滨湖新区将和现在的主城区组成中心城区, “特大城市”成为的“核心”。 而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其周围的副中心城区和城镇将构成“一圈”:城市都市区。规划中将拥有700万人口的都市区,包括店埠、南岗、上派和双墩四个副中心,以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自主创新示范园区及周边紧密相连的乡镇等。该圈层将成为合肥市城镇重点发展地区。 除了城区范围扩大,合肥还将由中心城区沿交通轴线向五个方向发展。分别是面向长三角的合宁沪发展轴、面向沿淮城镇圈的合淮埠发展轴、面向皖西的合六发展轴、面向皖江城市带的合安发展轴,以及面向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的合芜发展轴。 产业集群市民获益 到长丰采草莓,到肥东摘莲藕,到肥西吃老母鸡……这样的安排您还满意吗?在规划中,这些特色产业都已经找到“东家”,七大产业集群将在合肥各处“抱团发展”。 在城乡产业发展方面,以往“小作坊”式的经营方式将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集团作战”。 未来合肥的城乡农业,将形成“三大圈层”和“五大产业带”。“三大圈层”不仅包括城区农业,还包括以生产和生态分别为重点的近郊农业。而“五大产业带”则涵盖了环巢湖的蔬菜和水产,肥西的蔬菜园艺,肥东的高效农业,长丰的草鸡养殖,以及沿北环高速的经济林木。这也意味着,早晨从肥西菜园子里摘下的青菜,中午就能端上市民的餐桌了。 城际铁路四通八达 在规划中,未来合肥的交通将实现海、陆、空全方位升级。 在国家铁路网规划中,合宁高铁、合武高铁、京福高铁和阜合杭客运专线已经确定经过合肥。合肥-安庆、合肥-南京、合肥-淮南-蚌埠、合肥-巢湖-芜湖、合肥-六安五条城际铁路也在规划之列,它们就像一个“大”字,从合肥通向周边。 此外,正在建设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将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内干线机场和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全面融入长三角地区航空运输体系。 高速路网内外通达 按照规划,合肥将重点建设高等级道路、县乡道路和农村公路,形成内外衔接、城乡互通、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 根据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合肥市域高速公路网主要以合肥中心城区为中心,呈“一环七射”结构。目前框架已基本建成。而规划中的省高速公路S23和S12,也将为合肥市民的出行提供方便。 此外,一张快速路网让百姓向东西南北出行都更加方便,这其中,向西、西南、西北有合六叶高速、 G312国道以及合六城际快速路;向北有合淮阜高速、合徐高速、合淮蚌城际快速路和S101省道;向东可以走合宁高速、合浦公路、 S331、S200省道,合巢城际快速通道;向东南方向则有合巢芜高速、合巢马高速和S105省道;向南则可以走合安高速、合铜黄高速、 G206国道、 S103省道和合桐城际快速通道。可以说,条条大路通合肥。 进城出城更快,“上山下乡”也很方便。记者从规划中看到,未来合肥的城乡将实现交通现代化和公交一体化,市民的出行选择将更多。(吴碧琦) 中国规划网合肥12月8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