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有了衡量标准本
时间:2010-09-09 11:10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孙秀艳
|
|
强热岛效应地区面积率不超过10%;本地物种比例不低于65%;从居住点到工作地点乘公交车正常情况下不超过30分钟;人均湿地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
在忍受着污浊的空气、拥塞的交通之时,身居都市的人们可能还要遭受内涝、热岛、酸雨的侵害。理想中的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期待怎样的城市生活?不久前在河北承德召开的第四届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论坛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如松教授描绘了他心目中城市理想的生态环境。
红色的热岛效应、绿色的水华效应、灰色的灰霾效应、黄色的沙尘效应以及郊区白色的秃斑效应——在王如松看来,这被称为城市环境“五色效应”的生态学实质是城市生态代谢的失衡、生态系统的无序和生态管理的失调。“不只是保护生物或防治污染,生态城市建设追求的是城市物、事、人、境之间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与秩序间关系上的高效和谐。”王如松说。
王如松建立了一套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包括生态基础设施、生态人居环境、生态代谢网络和生态能力建设等,这实际上就是生态学家理想中的生态城市的模样。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涵盖了不少具体指标,包括生态用水占用率一般应低于35%;生态服务用地面积一般应不低于建设用地的两倍;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一般不低于10%,强热岛效应地区(温差超过2℃)面积率一般不超过10%;本地物种比例一般不低于65%、景观多样性逐年上升、灾害发生频率逐年下降等等。
人居环境更是理想生态城市的主要要素。在王如松眼中,理想的人居环境包括以下方面:紧凑的空间格局;生态交通网络覆盖人口超过城市人口的80%,从主动脉上任何一站乘快速直达公交到城市中心不超过半小时;宽松的红绿边缘,即破解摊大饼的城市格局,每个居住小区的绿缘要尽可能长,居民步行到最近的大片绿地时间不超过10分钟;健全的肾肺生态,即城区人均生态服务用地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其中人均湿地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混合功能就近上班,即居住、工商、行政和生态服务功能混合,1/3以上职工能就近上班,从居住点到工作地点乘公交车正常情况下不超过30分钟。除此之外,便民生态公交、生态建筑比例、彰显生态标识、生态游憩廊道、民风淳朴邻里交融都是人居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
一个生态良好的城市少不了健全的代谢系统,本地食品生产和消费占城市总生产和消费需求的百分比不低于50%,高效率的污水处理和节水设施,70%的生活垃圾在社区就地减量化和资源化等具体指标,描绘了理想化的生态物流循环,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要把城市生态从蓝图变为现实,生态城市管理是必须的一环,王如松认为,这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包括政府主导、科技催化、企业兴办、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具体的行动路线包括制定生态城市发展纲要,强化生态城市体制建设,实施生态城市工程建设,加强生态城市宣教系统,推广生态城市文明地图等。(孙秀艳) 中国规划网北京9月9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