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委政研室
去年底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作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并审议通过了工作纲要,明确了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和管理体制“六个一体化”的具体要求。望城县把加快城乡规划一体化作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首要工作来抓,探索了城乡规划一体化的新模式,开创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局面。 1主要做法 A 不断丰富城乡规划内涵 B 积极创新城乡规划体制 C 努力探索城乡规划模式 D 有效保障城乡规划实施 望城县按照建设“省会副中心”的定位,适时启动了“全域望城”规划体系。 一、不断丰富城乡规划内涵。重点突出空间资源一体化配置,确立了“一江两岸、西主东副、一核多点、南融北通”的发展架构,率先实行空间、土地、产业、生态、主体功能区“五规合一”,初步形成了以湘江为轴心,县域河西区域为主、河东区域为辅的发展格局;突出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统筹交通、能源、教育、卫生、商务、文化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社会资源共享和生态环境共保;突出产业建设一体化布局,将全县分为高星组团、白乌组团、大众垸组团和河东组团,通过组团分工、园区分工、集群分工,致力打造食品加工、先进制造、出版印刷、丁字石材、铜官陶瓷等百亿产业集群。 二、积极创新城乡规划体制。着力健全规划编制体制,对现有城乡规划成果进行梳理,研究出台了操作性强、覆盖城乡的《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实施细则》;完善规划决策体制,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实行规划批前公示、批后公布、公开查阅和社会听证,提高了透明度和操作性;建立规划审查体制,积极推行先技术审查后行政审批制度,实行乡镇、村规划工作属地管理、动态考核,完善了规划选址、规划编制、规划调整等制度。 三、努力探索城乡规划模式。切实做到城乡规划体系一盘棋,将广大农村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范畴,形成了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规划体系、城乡体系和监督体系;坚持城乡规划法规一把尺,进一步明确审批程序和资料标准,制订并实施了适应城乡一体化要求的产业发展指引政策;编织城乡规划管理一张网,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村镇规划管理机构和工作绩效考核制度。 四、有效保障城乡规划实施。以技术为支撑,率先全省完成了县域数字地形测绘图,开发引进了城乡规划数据库系统、规划审批数据GIS系统和城市仿真技术,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信息化网络体系;以队伍为保障,进一步明确县城乡规划委员会职能职责,在各乡镇设立城乡规划建设环保管理办公室,配备了工作人员,确保了规划的落实;以考核为抓手,实行统一绩效考核和执法责任追究。 2初步成效 A 促进了集聚集约 B 彰显了比较优势 C 改善了承载功能 D 提升了整体实力 望城县城乡规划一体化的实践,为解决人口集居点松散、产业集聚度较低、发展集约化不够等问题探索了路径、取得了实效。 ——促进了集聚集约。主要体现在空间的集约上,对城镇、农村等区域空间,园区、河流等功能载体,做到了统筹规划、统一建设、集约发展;体现在人口的集居上,逐步引导村庄空间形态转换,实现了农民向集居点、小城镇、主城区的梯度转移、集中居住;体现在项目的集聚上,统一规划布局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社会事业项目,进一步提高了项目资源配置效率和项目设施共享程度。 ——彰显了比较优势。彰显了特色优势,为建设具有独特优势的精品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彰显了融城优势,在规划制定、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功能配套等方面加快了与长沙城区的全面对接;彰显了产业优势,确立了以丁字、桥驿、茶亭、乌山等乡镇为代表的工业主导模式,以东城、新康、格塘、白箬铺等乡镇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以靖港、乔口、铜官等乡镇为代表的旅游开发模式,以高塘岭、星城、黄金等乡镇为代表的综合发展模式,全县呈现出“一镇一特色”的良好发展态势。 ——改善了承载功能。优化空间规划,明晰主导功能,突出不同区域城市化发展方向和特点,规划了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等主体功能构架,根据区域不同功能实施不同的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环境政策;促进设施配套,增强承载能级,突出重点发展的原则,发挥湘江干流35公里河段贯穿该县境内的优势,“一江两岸四岛”呈现出山水相映、洲岛点缀、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景;尊重发展规律,改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进行村庄改造建设,对城中村、园中村和重点工程需要征拆的村实行“整体拆迁、集中建设、统一安置”,建成了一批都市型、城镇型农村新社区,对规划的中心村及规模较大、经济基础较好的村,改造旧村落,建设集居点,建成了一批宜居型、和谐型新农村,对偏远和经济基础较差的村实行环境整治型改造,建成了一批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新农村。 ——提升了整体实力。区域发展整体推进,通过“两型”改革优势、功能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叠加聚变,显著提升了产业支撑力、要素转化力和市场竞争力;产业发展相互促进,河西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河东经济区规划发展循环经济、现代物流和旅游休闲业,实现了产业的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城乡发展齐头并进,推动了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 3有益启示 A 要把握差异性,分类推进 B 要突出协同性,统筹谋划 C 要强化功能性,聚集优势 D 要注重科学性,确保实效 望城县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的实践启示我们,随着城乡发展进入土地、资源、空间、生态、环境等多重约束发展阶段,城乡规划一体化是一个必然趋势。 一、要把握差异性,分类推进。一是要分区建设。对永久性基本农田、风景名胜区核心区、湿地保护区、主要河流等区域,严禁开发建设;对具有生态意义、文化或景观价值的地区,严格限制建设;对规划期安排新增城市、城镇和村庄建设用地的主要区域,依照用地时序,实现有序建设。要分层组织。规划主城区、都市圈、城郊带等不同地域圈层,在主城区、都市圈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城郊带突出搞好中心镇、新村庄和集居点建设。二是要分步实施。将规划与加快园区建设结合、与推进环境整治结合、与建设“两型”城市结合、与实施重大项目结合,有计划、分步骤推进。 二、要突出协同性,统筹谋划。要坚持以点带面,充分考虑城乡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条件,规划不同区域发展亮点,引导点上突破,带动全面发展;要坚持以城带乡,合理布局城市空间,扩大城市和农村功能、空间、文化、产业和生态的融合;要坚持以镇带村,加快村庄布点规划编制与审批,形成以产业布局规划为支撑,以基础设施规划为纽带,以中心镇、新村庄和集居点为节点,以公共服务规划为配套的科学规划体系。 三、要强化功能性,聚集优势。要树立全域规划理念,实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三规”有机融合;要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坚持形态规划服从于功能规划;要保持地域特色优势,注重保持城乡个性、彰显城乡魅力,注重城乡建设的错位发展、注重村镇特色的充分彰显、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弘扬。 四、要注重科学性,确保实效。要前瞻谋划,把解决当前现实问题与确立长远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把空间有序拓展与功能布局优化结合起来,把规划的前瞻性具体落实到城乡空间布局的谋划上、重大项目建设的把关上、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要注重操作,对规划实施的路径、建设的时序、环境的变化作出准确的判断,制定相关的实施规划,完善配套的技术标准,加大规划统筹协调力度;采用统一的规划管理技术体系,使用统一的规划结果依据图纸,确保发展目标的一致、建设时序的协调和城乡功能的融合。要强化权威,深化规划编制改革,建立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规范规划决策程序,对重大规划编制、重点项目落地、重要设施建设进行统一决策审批;加大规划实施的监管力度,维护规划的刚性和法定地位,强化规划的引导和约束功能。中国规划网长沙8月25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