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规划视点 >

太原市政府发布规划 棚户区及旧城改造是重点

时间:2010-06-12 10:38来源:未知 作者:白雪松

    为促进太原市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太原市政府编制了《太原市2010~2012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于6月8日至7月8日在太原市规划网网上公示,广泛征求市民建议和意见。
  据了解,太原市现有各类住宅面积总计9549.84万平方米,其中城市住宅面积7439.85万平方米,农村住宅面积2109.99万平方米。  
   按照《规划》目标,2010~2012年全市住房建设的总量将达到1510万平方米。至2012年,预计太原市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左右。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量将占到总建设量的46.88%,达到707.88万平方米。
  参照《规划》中的2010~2012年太原市住房建设年度计划表,2010~2012年,太原市共建设各类住宅149101套,其中有83989套为保障性住房。
  2010~2012年太原市住房建设规划主要拟建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共计132个。其中将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共规划68个项目,总建筑规模达734.01万平方米,其中保障性住房239.33万平方米,包括廉租住房40.11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54.00万平方米,限价商品房145.22万平方米。其余为商品房,共494.69万平方米。
  另外,旧城改造也是今后3年内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点。据了解,太原市农村危旧房主要集中于东山、西山等受地质灾害影响的村落中,六城区辖区内均有分布,尤以西山采煤沉陷区为典型代表。2010~2012年重点整治万柏林区的26个村庄,总计建筑面积48.72万平方米。
    据太原市房产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康建斌介绍,太原市现行住房有以住房类型划分和以开发模式划分两种分类方法。
  以住房类型划分,太原市保障性住房类型共分为四大类,即: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和限价商品房。以开发模式划分,太原市住房开发模式共分为五大类,八小类:第一类为棚户区改造,其中又包括经济适用房建设型棚户区改造、商品房建设型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房建设型棚户区改造、廉租住房型棚户区改造等4个小类;第二类为旧城改造(危房改造);第三类为经济适用房;第四类为职工集资建房;第五类为一般商品房开发。  
而以上所有开发模式均涉及到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据了解,今后3年太原市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尽量选址在交通便利、配套相对齐全、拆迁量较少的区域。
  在相关房源分配方面将严格审批程序,加强监督管理。目前,太原市已经建立了街道、城区、市里“三级审核、二级公示”制度,公开摇号制度,市、区两级纪检监督部门全程参与的监督机制。未来将更进一步规范审核工作,具体为: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工作例会制度;利用民政的信息网络,实现网上审批;组织城区民政、房地(建设)、街办等单位,就家庭收入和住房面积审核认定、申报资格等有关问题进行培训;建立巡查制度,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同时,在经济适用住房申购工作中,向社会发布经济适用住房申购公告,设立咨询电话,耐心解答群众疑问。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