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规划视点 >

《长三角规划》:晚生能否早熟?

时间:2010-05-31 16:28来源:未知 作者:白雪松

 

    从今天的长三角看得见未来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长三角经济占中国经济总量的20%左右,其经济地位是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

    长三角是全国最先进、最有实力、定位最高、最具引领作用的区域,更兼具跨省市意义,其发展对其他区域具示范效应

    16个城市都市圈的发展已经较为紧密和有效,但二省一市的发展还面临重重考验

    政府责无旁贷,但在落实的过程中,归根结底还要靠企业

    以区域为模块带动经济是一个趋势,但真正实现的条件尚未成熟

    日前,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简称《规划》)终于获得批复。

   《规划》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即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到2015年,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上海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长三角经济占中国经济总量的20%左右,其经济地位是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也就是说,长三角规划落地,意味着中国经济的1/5终于定位。

    一核六带,身负示范重任

    在《规划》中,长三角地区城市地位得到整体提升:《规划》要求发展“一核六带”,强化上海发展核心地位,优化提升沪宁、沪杭沿线发展带,重点建设沿江发展带、沿(杭州)湾发展带,积极开发沿海发展带,培育宁湖(湖州)杭发展带,引导发展沿湖(太湖)生态服务带。此外,《规划》首次明确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为副中心的格局。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高汝熹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长三角是全国最先进、最有实力、定位最高、最具引领作用的区域,更兼具跨省市意义,其发展对其他区域具示范效应。

    长三角区域规划编制小组成员、华师大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长乐也认为,《规划》的亮点在于,明确了长三角区域在全国众多区域中的最高定位,提出长三角成为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目标明确,期望很高”。

    落实才是最关键

    从2004年启动到最终面世,前后6年磨一剑,《规划》让大家等待的时间似乎长了点。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的专家均表示,总体来说,《规划》内容与预期没有太大出入。但“出台时间晚了点”。

    徐长乐认为,原因在于重新调整了长三角的边界(由16个城市都市圈扩大到二省一市),相关内容也要随之改变。根据《规划》,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 

    高汝熹介绍,长三角概念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16个城市都市圈、二省一市以及泛长三角。如今,长三角的城际合作“硬环境”已经蔚为可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跨江跨海大桥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日趋完善,城市群空间布局结构已基本形成,“同城效应”日益凸显,16个城市都市圈的发展已经较为紧密和有效,但二省一市的发展还面临重重考验。

    其中最难的是软环境——体制突破。如何协调各方利益,打破行政壁垒,成为最棘手的问题,这也是《规划》到如今才出台的根本原因。

    高汝熹建议,不妨先实现小范围的同城效应,再逐步扩大。比如在五六个城市示范,放开户口、统一医疗和教育体系,加强区域联系。他认为,与其暗自争利,不如大家心平气和坐下来谈。

    在徐长乐看来,《规划》由国家牵头制定,也要由国家牵头落实。在落实的过程中,不仅要协调各地方利益,也要均衡中央和地方利益。他建议成立一个“长三角区域规划和发展委员会”,专门督促《规划》的执行工作。

    两位专家一致认为,尽管作为《规划》主体,政府责无旁贷,但在落实的过程中,归根结底还要靠企业。“政策只是一个平台,企业才是市场的基础。”徐长乐说,企业可以通过跨地区的经济合作,如并购、重组、产权交易、参股控股等,实现跨地区布局和规模。

    同时,高汝熹也认为,企业之间加强战略联盟,加强产业联系,形成区域经济联盟和产业集群是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根本。

    勇当“龙头”领未来

    随着《规划》获批,京津冀区域规划方案不日也将公布。曾经,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只有长三角和京津冀“花开并蒂”。然而,仅去年一年,国务院就密集出台了10多个区域发展规划。从海南岛到图们江,从中部、沿海到边疆,区域发展战略遍地开花。

   “区域规划多了,等于降低了自身含金量。从另一方面说,这也说明了中央充分尊重各地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积极性,同时体现了国家均衡区域发展的思路。”徐长乐认为,长三角规划与其他区域规划不可同日可语,其国家战略的地位不可替代。

    有分析认为,区域经济的多极推进将是中国经济下一轮发展的“一大亮点”,中国将进入一个以区域为主要单位、以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互动为主要格局的发展新阶段。长三角规划的落地,是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版面”完成“拼接”的重要一步。

   “言之过早。”对上述说法,徐长乐不以为然,他认为以区域为模块带动经济是一个趋势,但真正实现的条件尚未成熟。

    不过,徐长乐也指出,随着高铁经济带动区域板块互动,作为引领区域发展的龙头,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必然预示着未来前景。“从今天的长三角看得见未来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