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规划视点 >

“两会”关注:城市规划要问“天”?

时间:2010-03-13 18:57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两会”关注:城市规划要问“天”?

 

山东省青岛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气象因素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极为重视。图为青岛市美丽的滨海景观。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低碳发展已成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核心与关键。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气象局研究员徐一鸣在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指出,城市低碳发展,除了倡导低碳生活生产方式、减少排放之外,在城市规划中引入气象因素极其重要。

  气象因素如何影响城市发展?

  空气流通影响着人们的舒适度,而空气污染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

  徐一鸣认为,气象条件与城市的选址、城市功能区布局、建筑设计和建筑形式等密切相关。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工业城市的发展,空气质量和流通状况对人居环境的影响也比以前更加强烈了。空气流通影响着人们的舒适度,而空气污染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目前,一些城市因为在规划中未充分考虑气象因素,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世界上许多城市都经受着环境污染的困扰,如伦敦、重庆、兰州和墨西哥城等,其中伦敦和重庆是由于空气污染和大雾。兰州市是全国大气污染严重城市之一,特别是在冬季大气污染相当严重。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兰州市的地形原因。兰州位于一个河谷地区,客观条件不太适合搞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加上一些高污染企业在城市附近,特殊的地理环境、复杂的地形条件和冬季的气象条件使得兰州的大气污染问题更为复杂,治理起来更加困难。徐一鸣指出,城市选址对可持续发展、是否适合人居至关重要。

  城市规划为何必须重视气象条件?

  城市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都要多考虑气象因素,这样可以未雨绸缪,达到预期的防灾目的。

  雨雪灾害让我们更多地感受到气候对城市、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之大。气候灾害给我们的启示是城市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都要多考虑气象因素。比如说,在交通枢纽建设、电力线路设置方面,都要提前先评估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还有城市建筑设计、线网布局等也要把气候因素考虑进去。

  徐一鸣表示,从城市规划管理角度出发,如不重视城市发展对局地气象条件的影响,可能造成难以逆转的严重后果。

  如美国洛杉矶市建在一个山谷里。在上世纪40年代洛杉矶拥有250万辆汽车,每天大约消耗1100吨汽油,排出1000多吨碳氢(CH)化合物,300多吨氮氧化合物(NOx),700多吨一氧化碳(CO)。另外,还有炼油厂、供油站等其他石油燃烧排放,这些化合物被排放到阳光明媚的洛杉矶上空,不啻制造了一个毒烟雾工厂。每年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使整座城市上空变得浑浊不清。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这就是著名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

  气象条件对人类居住环境造成影响,过去城市规划是问“地”,现在许多城市规划师认识到城市规划不仅要按照土地面积和人口规模来设计,还应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来考虑。

  据记者了解,目前已经有城市认识到将气象因素融入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并展开了相关研究。如山东省青岛市气象局已经开展了“胶州湾气象变化和城市规划关系研究”。

  城市规划与气象因素如何相容?

  遵循气象规律,综合分析城市规划与当地气候环境特点的关系,修正有关规划设计指标体系和规范。

  针对城市规划面临的现状,徐一鸣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上严格规定城市规划必须考虑气象因素。即根据气象观测数据的积累及气候变化研究,遵循气象规律,综合分析城市规划与当地气候环境特点的关系,修正有关规划设计指标体系和规范,尽可能多地考虑城市的通风、污染物扩散等,提高城市自身的净化能力;

  二是要依据气象“风水”规划城市规划区。应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加强城市的功能区规划与环境适宜性分析;应考虑城市建设能否适应恶劣天气的影响。对于空中水资源丰富的城市,城市规划中既要考虑避免洪涝灾害,又要考虑将雨水作为一种资源加以综合利用,以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

  三是城市规划应考虑气象风险区。一些城市的局部地区是气象风险的高影响区,为应对城市发展对局地气象条件方面产生的效应,可考虑“局地气象条件调节策略”,如城市总体布局、城市生态隔离廊道、城市生态湿地、城市绿地布局、城市建筑物布局设计等均应做出有效的调整;

  四是城市重大工程建设必须通过气候论证。重大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讨论大型工程建设对局地气候和碳排放等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论证,使得项目在进行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可能出现的一些气象灾害或极端气候事件,避免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

  五是加强城市建设气象规划的研究。气象部门应该加强研究,从城市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和城市气象条件的跟踪监测与评价两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与服务系统,对城市建设所产生的气象条件效应进行跟踪分析监测。(作者:文雯)

  相关新闻

  青岛城市规划考虑气象变化

  气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得到了山东省青岛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青岛市气象局牵头编制的《胶州湾气象变化和城市规划关系研究》早在2009年就通过了国家级专家评审。这一研究项目被列为青岛市政府“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研究9个研究专题之一。

  据青岛市规划局的有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在青岛城市规划中首次将气象因素纳入重点考虑范围,是希望气象科技为“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战略实施提供科学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并采取有力措施促进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应用,为青岛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保障。

  青岛市气象局开展“胶州湾气象变化和城市规划关系研究”,主要从气象角度认真分析胶州湾地区城市规划对局地气象条件的影响、存在的问题并对规划编制提出建议,同时积极参与各专项规划工作,为促进拥湾发展战略实施和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使“环湾保护、拥湾发展”规划更具科学性。

  为确保“胶州湾气象变化和城市规划关系研究”顺利进行,青岛市气象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专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课题研究组。同时聘请北京市气象局等部门的专家组成专家组。

  专题组以“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护”为指导原则,采取问题、目标双导向的研究思路,充分利用气象监测和相关科研资料,深入开展专题研究,主要解决4个问题:青岛城市建设的气象风险是什么?过去30年城市发展给青岛城市气象条件造成了什么影响?未来的城市扩张还将给青岛的气象条件带来什么改变?哪些措施可以缓解气象条件问题的出现,实现“趋利避害”?

  课题小组成员从城市规划与气象科学的若干交叉点切入,采用先进的数值模拟技术与传统的资料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认真分析了近30年的城市化进程对城市气候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等分析了按照初步规划建设胶州湾后,此地区的城市热岛、大气扩散能力的变化等,并结合环湾地区雷电、暴雨、大雾、冰雹等灾害的空间分布情况对规划设计提出了技术指导和建议。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