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特色小镇不可“小而全”

时间:2016-12-03 16:00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秦诗立

    日前,笔者随队对浙江特色小镇做了一次全面、系统的跟踪调研,看到小镇建设已取得一系列较大成就,特别是创业创新环境营造、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人才集聚培养储备、新经济新业态涌现等方面。可以预期,特色小镇建设作为浙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新型市场化协力推进、协同共赢的重要途径和着力点、动力源,将有着重要而长远的意义。

    不过,调研中笔者也发现部分特色小镇建设对“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理解存在偏颇,认为特色小镇内部需产业、城镇、科研、教育、文化、旅游等功能一应俱全,缺一不可,“小而全”味道明显。部分地方政府部门也因此设置绩效考核体系,以评判特色小镇建设的进展、优劣。

    应该说,特色小镇建设的基本理念和要求明确为“产城人文”融合,是一个巨大进步。浙江的广泛实践也证明了其科学性、先进性。毕竟,相较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重视厂房、办公区建设而言,特色小镇对产城融合高度重视,并从规划、设计阶段入手,把良好的创业环境营造放到首位,有着很强的针对性。

    要认识经济新常态,本质上就是经济发展智能化生态化、个性化消费体验增强,必须从传统的投资、出口拉动更替为创新驱动,包括科研、组织、业态多个方面。而简单的“产城融合”空间组织与形态,并不能较好满足创新驱动发展要求,需进一步把创业者的基本需求、文化需求、价值需求的满足与丰富放到更突出位置。为此,特色小镇在“产城”融合基础上进一步提出 “产城人文”融合,特别是对“人”、“文”的强调,体现了创新驱动时代经济新空间的新特征、新要求,值得充分肯定和赞赏。
 

 

    但正如浙江一再强调的特色小镇是“非区非镇”,即它是一个开放、可共享,也必须开放、可共享的新空间,而不要成为一个自我生长、自给自足的空间体;其真正价值是要成为创新驱动内在且顶层的动力源,而不是独立于城市的经济新增长极。对应特色小镇所强调的“产城人文”融合,不宜简单理解为以特色小镇为单元的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位一体”建设,而需突出特色小镇内在的短板补齐与机理健全,及其与所依托城市的密切互动、优势互补,以在更大空间和视野上实现借势登高、引领带动。

    实际上,浙江几个知名特色小镇,如山南基金小镇、云栖小镇、梦想小镇等,对“产城人文”融合理解也是开放、共享的。例如,社区建设上,均侧重于交流、休闲等社交社区完善,人居社区主要由附近城区提供,并共享所依托城市相关人才引进、认定及住房保障等政策;子女教育、医疗卫生上,主要由附近城区承担。产业发展上,云栖小镇的智能制造与检测、文创产业等环节重点放到了富阳、临安等周边区县;梦想小镇的中试基地、产业化基地则主要布局在城西科创大走廊。文化培育上,小镇内部更多提供的是酒吧、咖啡厅、图书馆等社区场所,以及各类专业性会场、展馆。旅游发展上,尽管山南基金小镇拟整合外围的白塔公园、八卦田等景区资源申报4A景区,但小镇的创业创新核心区并不对外开放;梦想小镇、云栖小镇也重视内部生态景观营造,也同样坚守内部“按景区标准建设、不作景区开放运营”原则。

    相反,一些传统的“小而全”小镇,其建设多因公共设施利用效率或水准较低,既带来自身功能优势培育不足,更从理念、模式、交通、机制等多方面造成了与周边城市难以开放、共享、互补。因此,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必须要避免成为新的“小而全”的独立小镇,切实坚持开放、扁平、共享的互联网精神,与所依托城市充分共建、共生、共赢,成为城市有机而独特的一部分,高水平地实现“产城人文”融合发展。(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相关报道
 
    建设中国文化旅游特色小镇 面向国内外诚征战略合作伙伴

    中国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中国文旅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联合体
    全球文旅城镇联盟

    一、产业背景
    虽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旅游业却逆势增长。国家旅游局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旅游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国内旅游22.3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47%;出入境旅游1.27亿人次,增长4.1%;上半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25万亿元,增长12.4%;在巨大的消费市场推动下及有利的宏观政策引领下,通过积极实施“515战略”、“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绿色旅游发展行动、公共服务和目的地建设行动、旅游产业促进行动、旅游促进创业创新行动等若干强力举措,旅游产业正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二、政策依据
    为迎接2017国际可持续旅游发展年,通过发展共享经济和文化旅游产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智力资本等政策资源,更好地贯彻中央关于供给侧改革、十三五规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决策,积极配合我国各地区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为落实2016年2月,中央《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成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落实2016年7月住建部等三部委《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精神,竭力推动特色小城镇开发建设和重点项目投资;更面向战略合作城市文化旅游、小微创新企业和创客,积极打造和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普惠文旅科技众创空间、园区和特色小城镇。
    三、合作平台
    1、中国文旅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联合体:(新华社)中国文化旅游杂志社、中国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中国城市双创推进工程办公室、中国海外控股集团、中国企业家投融资俱乐部,协同中国文化旅游小城镇建设联合体的核心成员单位,如中国海外控股集团、泛华集团、中投集团、中交集团、中建集团、国家体育总局中体工程公司、清大国际科教园有限公司等央企国企,以及有实力的知名上市公司。
    2、智库与PPP平台:中国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由(新华社)中国文化旅游杂志社、中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研究院、中央数字电视城市建设频道、泛华集团、中国城市双创推进工程办公室联合主发起的,协同(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国家旅游局)第一旅游网、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清华大学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国家发改委)中国投资协会PPP中心、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优化投资工作委员会、中国书院联盟、中国通用航空(救援)产业联盟、中国商协会合作联盟、中美教育研究院、京师智库、奥体中心(北京)国际体育股份等战略合作伙伴机构,积极搭建“全国文化旅游小城镇PPP投资平台”,系统开展文化旅游产业、智慧小镇、通用航空业和特色小城镇项目的战略规划、双创投资、开发建设,商业模式,国学文化旅游书院开发等。
    3、运营主体:全球文旅城镇联盟(北京)经济技术股份公司
    四、产融合作
    1、产业整合:新型城镇化新政下的一带一路、产城产镇融合、供给侧改革、国学、养生、文体、旅游、通航、物流、电子商务、双创、互联网+、人工智能+……
    2、融资方式:搭建产城产镇融资平台、PPP融资模式、PE/VC与股权融资、产权市场挂牌融资、资本运营与并购重组、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发债权融资、BOT、BLT、项目对接、商业模式……
    五、合作对象
    合作对象:各地市区县人民政府,各类产业园区、文化旅游景区、各特色镇以上政府部门,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和科研单位,投资银行、产业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
    欢迎各地政府与投资合作机构,通过联合体平台,借助特色小城镇开发的历史机遇,串起经济新常态之粒粒珍珠,共享共荣,协同发展!
    六、合作流程
    1、由项目单位协同县级以上政府,委托我院提供专业咨询,并组成项目领导小组;
    2、我们院安排专家咨询团队,协同项目领导小组开展前期调研;
    3、我们院专家咨询团队负责编制项目战略与总体规划草案;
    4、项目领导小组经研究并验收《草案》;
    5、由我们院方拟定文化旅游小镇或专题项目开发建议书;
    6、向委托方政府发改委(局)或上一级主管部门,或国家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报备
    7、与项目方或政府、我们院方及文旅联合体进入项目正式招商开发阶段,我们联合体密切合作。
    七、联系方式
    总召集人:乾泉、王鑫、董承孝、李拥君
    秘书处干事:樊效、汪志民
    合作热线:18911166578、18911189318、18611757489、010-52409816
    电子邮件:522638684@qq.com
    官方网站:www.zgghw.org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