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陕西让城市自然“呼吸”

时间:2016-06-25 08:58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汪志民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后,陕西省立即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将海绵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管理的突破口,将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管理等工作作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改善群众生活质量的主要抓手。
  政策+试点——落实会议精神出实招
  今年,陕西省制订并下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将海绵城市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并确定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和相关控制指标。
  同时,陕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在全省范围内采取竞争性评审方式,开展了海绵城市建设省级试点工作。在对各市申报资料进行技术评审、现场考察后,确定宝鸡市、铜川市为该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并予以政策优惠与支持:连续三年每年给予2000万元资金补助,优先安排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中央财政资金、国家专项建设债券等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资金支持,提供长期稳定、低利率的信贷资金支持,并优先推荐参加国家级海绵城市试点评选等。
  目前,一场“水的革命”正在陕西省各地展开,依托海绵城市建设,“以水润城”,打造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打造海绵城市——凸显“陕西特色”
  陕西省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水资源总量少。为此,该省要求各地在建设海绵城市时,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制订出不同的建设实施方案。
  笔者在海绵城市建设省级试点之一的铜川市看到,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目前正在对九州东道进行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在道路中间的绿化带,设置了符合海绵城市理念的渗透带、过滤层、集水池、溢水管带设施,形成了长300米、宽12米、汇水面积为3600多平方米的实验段,并设置了观察井,以监测实施的运行情况。
  10余个小区、近30处公共服务设施、10余处广场绿地、20条城市道路……铜川市因地制宜地对各类对象实施了海绵城市建设与改造,并在棚户区改造、美丽乡村建设中,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新措施、新材料,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而另一个试点宝鸡市,则利用自身的园林绿化特点,践行陕西省海绵城市“因地制宜”的建设原则。
  该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市区公园、广场等场所较为密集,有充足的公共区域适宜建设地下排水系统。同时,市区沿渭河而建,所有雨水都可以汇入,宽阔的渭河相当于城市的天然蓄水池。
  宝鸡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统筹安排好自然水系、人工水系、城市给排水、防洪排涝、再生水利用、地下水回灌及其相关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运用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城市水土保持系统、城市雨水管理利用系统,把城市内的水资源调节好、管理好,打好海绵城市的“水基础”。
  武装“海绵”——让小区自然“呼吸”
  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陕西省西咸新区以沣西新城为试点地区,全力推广海绵城市建设,全面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从全区域、多层次、全过程对雨水进行“渗、滞、蓄、净、用、排”综合利用。新城在所有保障房项目中同步采用海绵城市建设施工工艺,让绿色生态社区成为城市中会呼吸的“海绵体”。
  走进沣西新城同德佳苑保障房小区,45%的绿化面积让小区看起来生机勃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设计:雨水经过小区雨水花园的渗透过滤,再经过排水管道流向沣西新城的绿廊进行再次渗透、过滤,让自然与社区融为一体,使这里成为沣西新城打造“绿色海绵”城市的样板区。
  笔者看到,工作人员将满满一桶水倒在小区内活动广场的地面上,不到一分钟,水便渗入地下。据工作人员介绍,该小区通过植物、土壤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地下,涵养地下水。在雨水饱和时,用来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或者排入市政管网,实现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据了解,沣西新城依托区域内不同场景的实地实验,结合运行获取的基础数据,初步形成了一套技术标准,构建起了建筑小区、市政道路、景观绿地、中央雨洪系统“四级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今后,新城将全力推广海绵城市的建设管理,使之成为创新西北地区及其他缺水区域城市发展的新样板,探索出一条绿色生态、产城一体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生活品质,只是陕西省积极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一个缩影。陕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及城市管理等实施细则也将逐步出台,为全省人民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