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夜色中的郑州市黄河路文化路天桥上,工人们正进行切割拆除作业,这座尚未踏入青春期的天桥在一片瑰丽的火树银花中走向生命终结。连续几天的拆除完成后,为配合地铁5号线施工,“服役”仅5年多的郑州市黄河路文化路天桥,将彻底与市民说再见。市政部门称桥体材料将回收利用。(11月9日大河网) 早在今年3月,大河报就独家连续报道了这座天桥“建成才5年就要拆除”一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现在这座建成仅5年多天桥终于被拆除了。在为其惋惜之余,笔者认为,“短命”天桥是城市规划之殇! 尽管当地有关部门解释,拆除它是为了配合地铁5号线施工,是城市规划的需要。据有关领导说,当时郑州轨道线网规划的地铁5号线不沿黄河路布设,建设时间为2020年后,天桥与轨道工程没有矛盾。2012年,对轨道线网进行修编加密优化,确定5号线沿黄河路布设。按照规划,该路口是地铁5号线和7号线换乘站,该区域周边建筑物密集,且距离道路红线较近,施工空间局促,综合考虑站点施工条件、轨道交通站点便捷及运营效率、减少拆迁影响等因素,决定拆除既有天桥。也就是说,2012年后,规划变了,这座天桥也该“短命”了。但是我们不仅要问:为什么5年前修建这座天桥时,没有那样的规划,而2012年却发生了改变? 众所周知,一座城市的道路交通规划的制定,绝不是匆促、盲目的,必须有一个充分论证的过程,经过多方求证而制定出的一个比较科学可行的方案,它必须要展望城市发展的未来,适应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这个规划一旦形成,一旦开始实施,绝不容轻易更改。一旦有所改变,必是劳民伤财之举。正如郑州这座天桥,投资854万元,刚用5年多就拆除了,这不是在浪费纳锐人的钱么? 无独有偶,2014年位于云南省河口县滨江路沿岸的“中国-东盟河口国际旅游文化景观长廊”,一个耗资2.7亿元的建设项目,仅仅建成3年之后又面临被大部分拆迁的命运。并且拆迁后还要投资3亿元进行升级打造。这都是城市规划惹的祸,可谓朝令夕改,怎不沦为烧钱行为而被人们所诟病?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实在让人痛心和愤怒!
“短命工程”何时休?为了扩展城市空间、优化生活环境,政府有规划性地进行城市建设,这无可厚非。但是,任何项目的建设应该遵循城市的总体规划,符合城市的发展方向,还要立足长远,而不是短期行为。透视所谓的不断优化的规划背后,其实都有着权力之手。只有坚决用制度规范权力,加强听证监督,才有可能杜绝“短命工程”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