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馆闲置5年成为了临时停车场(10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周衡义 新华社重庆电(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周凯 茆琛)近日,一则《惊闻黔江再现“风水门”》的帖子引发网民热议,该帖子称,重庆黔江区毗邻居民区的仰头山殡仪馆因燃放爆竹严重扰民,而花700万元在远离城区修建的新殡仪馆却闲置5年,最近当地政府又预算3800万元在旧殡仪馆旁400米处重建一座。当地居民致电询问黔江区规划局,其回复竟是“黔江地区的风俗不能允许‘穿堂过’。” 网友质疑,当地为何放着好端端的新殡仪馆不用却花巨资在原殡仪馆旁重建?700万元资金打水漂了吗?为此,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就此事赴黔江区进行了调查。 网曝:新建殡仪馆耗巨资闲置5年因“风水” 有网友称:5年前,政府花700万元在远离城区修建的新殡仪馆却弃之不用,但近日又要耗巨资在离旧殡仪馆400米处重新修建一所殡仪馆,而该项目公示牌却在远离选址四五公里、人流量稀少的大众广场。等到周围居民们发现该公示牌的时候,已离公示结束时间只有几天。一位业主致电区规划局询问,区规划局一名工作人员解释,考虑今后城区的发展,殡仪馆搬到新馆的可能性不大,同时当地风俗不能允许新馆“穿堂过”。 网友评价说:“殡仪馆修在老城区的旁边,又比较高,火化尸体的灰和鞭炮声会影响全城的,最好是选在隔城区比较远,居民少的地方修建,考虑长远一点。” 记者在天涯、大渝网等论坛上看到,网友们纷纷跟帖对此事表示质疑。 政府回应:被弃殡仪馆将改造为旅游设施 12日下午,记者在位于新城区的正阳殡仪馆看到,四处杂草丛生,确实已经被闲置多年。而城区的仰头山殡仪馆于仰头山山腰上,山下是阳光花园等小区,周边还有医院、中学,与殡仪馆的直线距离仅二三百米。 在阳光花园小区,不少业主正围着“殡仪馆迁建公示牌”议论纷纷。公示牌上写着“迁建地址位于原址东北方向400米处,处于山体低凹地带,对周围的环境及居民影响较小,项目总投资估算约3850万”。 阳光花园小区业主李先生告诉记者:“以前,殡仪馆的鞭炮声吵得人无法正常生活,现在禁放礼花弹和限放鞭炮,情况有所好转,但在原址仅400米处修建殡仪馆,仍会对周边数万居民带来噪音和空气污染,几乎所有的居民对此方案都表示反对。” 业主戴先生质疑:“很少有殡仪馆是建在城市生活区的,都是建在郊区。”还有些居民称,区政府部门将搬到正阳新城区,领导认为那里的殡仪馆影响风水,所以一直闲置不用。 针对网友和居民的质疑,记者来到黔江区相关部门了解情况。黔江区殡葬管理所所长孙道介绍,仰头山殡仪馆建于97年,占地仅三亩,早就无法满足该区殡葬需要。区政府04年决定投资700万在正阳镇建新的殡仪馆,07年新馆主体建成。但建成后,适逢黔江确定“打造30万人口中等城市”的发展目标,正阳镇被作为新城区重新规划。 孙道说:“新馆之所以闲置不用绝非网上所说的‘风水’原因。城市功能调整之后,正阳新馆经重新规划,定位为酉阳山公园主入口。同时,正阳镇通过招商引资在新馆旁建一个加气站,当地治丧燃放鞭炮的习俗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政府决定暂不搬迁,另行选址。” 黔江区规划局规划管理科科长黄国栋说:“之所以将选址拟定在离原址400米处,是因为那里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山凹,一座山梁将殡仪馆和阳光花园隔开。同时,那里交通便利,辐射全城,又靠近仰头山公墓,方便市民治丧。” 黔江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的火化炉完全达到了国家的环保标准,不会有空气污染。同时政府也出台了爆竹禁放和限放令,再加上一座山梁相隔,基本不会影响居民生活。 关于网友对“穿堂过”的风水说和700万打水漂的质疑,孙道解释说:“风水说纯属误解。我们一共定了三个选址。其中两个地方都在城西,而仰头山公墓在城东,治丧队伍穿越城区会影响市容市貌,最终我们放弃了这两个选址。但是一些业主在听我们解释时,将‘穿城过’当成了‘穿堂过’,误以为是一种风俗,造成了误解。同时,正阳城区的新殡仪馆定位为酉阳山公园主入口后,旅游开发公司会将其改造为旅游设施,按照现行地价置换近2000万元,全部用于新馆的建设,不仅不会造成资产流失,反而使资产增值。” 专家点评:规划短视致新殡仪馆废弃再建 针对黔江区民政局的回应,有专家指出,土地增值所带来的收益并不是建殡仪馆带来的,不花这700万同样也有这些收益。现行地价“置换”掩盖了建殡仪馆规划的盲目和短视,仍是一样资源浪费。 黔江区民政局副局长滕创奎表示,由于殡仪馆迁建涉及全体市民的利益,这个迁建方案并非最终方案,公示结束之后还会开听证会,邀请业主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共同商议研究。 孙道坦承说:“整个事情过程中,我们的责任在于没有及时将殡仪馆为何不搬迁、为何选在这里等情况向社会公布。” 尽管如此,网友们表示,老百姓心理上不能接受将殡仪馆建在自己的小区旁,至于交通问题可通过修建道路、增加公交线路等方式解决;城市规划应着眼长远,充分听取民意,特别是利益相关者的意见。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廖成林认为,政府在建设公益项目时应提高为市民服务的意识。如果原来规划有缺陷,首先应主动承认。再次规划时,更应广泛听取民意,做好沟通引导工作,否则即使不是政府的原因导致规划不合理,仍会使政府产生道义上的责任从而损害政府公信力。 “城市规划应考虑长远,即使规划需要调整,也要将调整方案、证据理由及时向社会公布,加强事前与老百姓沟通引导,而不是事中事后。同时政府与老百姓在沟通中相互妥协、建立基准,许多问题都会有折中方案,政府也会减少极端和对立情绪。”廖成林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