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官员与记者,谁在制造矛盾?

时间:2011-09-09 09:07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陆志坚

  据《北方新报》报道近日,内蒙古一学生骑车被无盖井“绊倒”受伤,当地记者就此找到信访办,要求其帮助找出无盖井主管单位解决问题,却被有关负责人指责“在制造矛盾”。(9月8日《京华时报》)

  这位负责人为当地信访局负责接待的副处长张桂忠,其指责记者“媒体尽给我们惹麻烦”,“为了挣两个稿费制造矛盾”,还“教育”记者“你建议政府去解决问题,你的职责里有这一条吗?你该干啥干啥去,把你的职责闹清楚”。无疑,张副处长的言外之意,就是记者找信访局了解情况,这是“挑水找错了码头”,非记者的职责范围,其有权拒绝。

  此前,见过了郑州市规划局分管信访副局长质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的“牛气”,如今更为张副处长指责记者闹不清职责而拍案--行人摔倒受伤管你记者啥事?不去报道城市管理中的“亮点”,专盯着“无盖井”不放,这不是有意“制造矛盾”吗?看来,张副处长“教育”记者理由十足。

  但是,在解决“无盖井”问题上,此次张副处长恰犯下了一个令人讥笑的低级错误。“无盖井”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给居民出行带来严重的安全危害。而职能部门又漠然视之。如此,记者依法依职跟踪监督,维护民利,其又何闹不清职责?笔者认为,这正是记者的职责所在,也是监督的要义所在,更是百姓赋予记者的神圣使命。

  可与之相反的是,张副处长身为信访局领导,本应畅通和保障民意诉求,积极为民生民利鼓与呼,却视百姓利益于不顾,大言不惭地谈所谓的职责,甚至称媒体监督是“制造矛盾”。这种是非不分的职责观,暴露出了某些官员民本意识的淡薄,也反映出了这些官员政绩观的扭曲。

  温总理曾说过:“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自觉接受监督,理应成为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然个别官员却惧怕监督、不愿监督,错误地视监督为“找麻烦”、“制造矛盾”,这也凸显了增强官员主动接受监督意识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究竟谁该闹清职责,答案已不言而喻。其实,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答题,但我们有个别官员却偏职责不清、职责不明,还自以为是,以至于对百姓利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四川新闻网太阳鸟时评)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