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北京自来水博物馆提供
东直门自来水厂水塔: 也会是“最美的北京” 水塔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从照片和文字记载中还可以一窥当日的精致优雅。整座塔由底座、塔身、水箱三部分组成。其中,底座由花岗岩砌成,严丝合缝,据说后来拆除时一镐打在石缝上都纹丝不动,难以拆除,索性就直接在上面盖了厂房;塔身为全钢结构,分为六层,每层均为六边形,并且加入中国元素,每一面都镶有两条龙,六面共12条龙盘踞塔身。塔身还挂有12个铜铃,风吹铃响,悦耳动听,还可防止鸟雀在此筑巢。 以前,北京并没有自来水,那时北京城区的居民大多自己打井取水。民间传说,慈禧太后为了解决京城火灾频仍的问题,才决定使用自来水。于是1908年,北京就筹建了京师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东直门外建立了水厂。 当时为了把水输入管道送到城内,需要用蒸汽机提供动力把清水池的水打到水塔,水再靠自重力输送到管道里,让城内的居民享用。据北京自来水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当时水厂所建的水塔是北京的第一座水塔,它由出身水塔世家的德国设计师建造。水塔高54米,容积750立方米,为京城制高点。邓云乡曾在《漫话老北京的自来水》中写道:“这是当年东直门外唯一高过城墙、城楼的建筑物,攀登上去,可以望见紫禁城的黄琉璃瓦,所以禁止人们攀登。” 曾作为警报站勘察敌机 由于后来电机、水泵的使用,至1942年,水塔开始停用。不过在那战争年代,水塔仍以其他方式发挥着作用。北京自来水集团资料显示,1948年,解放军北平航空司令部在此驻扎了半年,利用水塔这个制高点观察计算国民党航空投弹数量,为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提供了重要依据。 1949年5月,国民党飞机轰炸南苑机场,死伤多人。上级于是决定在北京城以景山为中心,在水厂、发电厂等重要部位、场所设立警报站,东直门水厂的水塔就是其中之一。 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有一次他接待了一位名叫李国臣的老人,当年就负责在这水塔上瞭望,据老人回忆,主要任务是勘察是否有敌机来犯,记录敌机架数和投弹数量,一旦有情况,就摇响警报器。上水塔时,是沿着水塔中央管道周边的转梯上去,人就住在上边。为使值守人员及时通报敌情,当时还在塔上安装了临时电话、手摇警报器和警报灯。 维修费用过高最终拆除 “到1957年,水塔就拆除了。如果这座水塔还存在的话,它也会是‘最美的北京’的一部分”北京自来水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刘建军不无遗憾地说,“据说拆除前曾就水塔是否属于文物进行过争论,但考虑到维修费用过高,国家钢材紧张,最终它还是被拆除了。我估计这也和当时‘大炼钢铁’有关,拆下几百吨钢材作为钢材指标上交。” 水塔拆除后有几个铜铃留了下来。水厂退休职工闫长庆记得,一个铃铛大约有五斤重,1955到1960年间,人们把铃铛挂在蒸汽机房门前的一棵大柳树上,铃铛中间环上拴一根绳子,拽绳铃响,作为水厂上下班的铃声,当年闫长庆就是敲铃人之一。在此之前,水厂是以敲打附近的铁轨为上下班信号。 2003年,德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和水塔设计师的后人蒂诺·萨克曼合作将一张水塔的老照片捐赠给北京自来水博物馆,馆方又根据其他照片和图纸制作了一个缩小的水塔模型,放在博物馆入门处。 ■ 同类项 火车站水塔: 有的仍在用,有的进博物馆 北京一些老的单位、小区中也建有水塔,供小范围内使用,以保障人们的生活用水,如今这些遗留下来的也不多了。 此外,在北京的老火车站中,过去也曾普遍使用水塔为蒸汽机车加水。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内燃机车的使用,这些水塔也完成了使命,废弃于一旁。 据火车迷王嵬介绍,以前京张铁路沿线各站都有水塔,废弃不用后,有些已经拆掉了。 最早的一个火车站水塔应该是康庄站的水塔,约建于1908年,目前还存在。最大的一个应该是丰台火车站附近的水塔,大概有30米高,目前仍在使用中。 2006年9月份,北京北站(原西直门站)88年的老水塔被拆除,这座水塔门窗古典,建筑水平较高。王嵬曾通过媒体进行呼吁,后老水塔的拱门被送到中国铁道博物馆收藏。 作为一个火车迷,王嵬认为这些老水塔都应算作文物被保护起来,但老水塔的命运不一定会如希望的那样。 中央广播电视塔: 观光也是重要功能 中央广播电视塔与东面风景秀美的玉渊潭公园隔路相对,南依京密引水渠畔,地理环境十分优越,电视塔在建筑造型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地域特点,加入了许多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使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即使国贸三期(330米)已建成,中央广播电视塔(405米)依旧占据着北京城市天空的制高点。这座被列为“首都九十年代十大建筑”之首的建筑,从建成那天起就成为北京的新地标、“北京西部最醒目的标志”。 家住六里桥的张瑞明每天上下班都会经过中央广播电视塔,对它感到分外的亲切,“每天上下班都会望着它,它和我的关系就像是组成了一个大钟摆,以它为轴,我在单位和家之间摆来摆去。” 去年,张瑞明终于登上了238米高的露天瞭望台,“东面的国贸,西面的西山,南面的天坛,北面的颐和园,整座城市几乎尽收眼底。” 既考虑信号覆盖面,又兼顾旅游环境 在谈到中央广播电视塔的建造时,中央电视塔中塔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冯放解释说,“电视塔主要是利用高度进行广播电视信号发射,中央广播电视塔的发射半径约为80公里,当年选址在玉渊潭公园对面、西三环路西侧,于城市规划公共绿地内,既考虑了信号覆盖面,又兼顾了旅游环境。国家当年是以广播电视发射功能为由头立项,但中央广播电视塔并非像月坛电视塔那样仅是一个功能单一的铁塔,它的建设在设计任务书中即已明确;将广播电视发射和旅游观光合理结合,同时为公安、地震、气象、环保等部门提供综合利用条件”。 冯放介绍,“塔的主体由塔座、塔身、塔楼及天线桅杆组成,栈桥广场及退台建筑将三环路与塔主体建筑相连。它的退台呈圜丘形,上面有汉白玉栏杆,再加上仿天坛祈年殿重檐式结构的塔座,具有古代殿堂的气势;悬于空中的塔楼呈宫灯形,蓝色玻璃与金黄色铝合金板的外装饰幕墙相互映衬,似古代琉璃般金碧辉煌。所有这些都能让人感觉到现代建筑的气势及古典建筑的美感。” 其他功能在逐渐加强和完善 今天,中央广播电视塔的其他功能在逐渐加强和完善———从最初的登塔观光到高空旋转餐厅再到后来的太平洋海底世界及大中电器的驻入,已成为一个集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商品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香港回归,中央广播电视塔做过夜景灯光以来,每逢节日,它都会在夜幕中进行灯光展示。 在旅游资源如此丰富的北京,看似专业功能很强的中央广播电视塔能在其中争得一个席位的确不易。 ■ 同类项 月坛电视塔 北京最早的电视塔 北京最早的电视塔矗立在今天月坛公园内,南礼士路居民张大爷说以前应该为了方便信号传输,减少施工费用,就选择在离中央广播电视局较近的月坛建设电视塔,而且塔就建在了月坛坛址上。 月坛的电视塔于1969年建成,塔高185米,其中133米以上为天线架。塔架全部由钢材制成,截面为三角形,塔身还有两个简易平台。那时北京的高楼还比较少,这座电视塔建成之后就如现在的中央广播电视塔一般,成为了当时的地标建筑。 但随着北京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多,高楼的崛起,月坛的电视塔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中央广播电视塔建成后,从此月坛的电视塔成为了备用电视塔。有附近居民称每周二中央广播电视塔检修时,月坛的电视塔就会启用开播。 ■ 小品溯源 古塔是中国传统建筑代表之一,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随着西方近现代生活方式的逐渐渗入,中国开始出现新的以塔命名的设施,如水塔、通讯塔、广播电视塔、消防训练塔等等。它们虽不一定都似古塔状,但基本都呈细高形。人们虽不一定时刻能感受到它们的存在,但它们的功能性很强,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今,它们有的已服役期满,退出了人们的生活舞台,成为了城市的历史记忆;有的则依然发挥着作用,默默地在为人们服务。 ■ 专家说法 所有功能性塔都应作隐蔽处理 ●吴唯佳,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副所长 国外,类似水塔、通讯塔、高压电塔等功能性设施都隐蔽得很好,或置于房后,或涂成浅色,跟天空颜色相近。对于废弃的水塔,为了保存城市记忆,有的会做些改造,如做成雕塑或让植物攀爬。 而国内功能性设施做得还不够好,如在形式设计上过于简易,有的通讯塔侵占人行道等等。我认为北京目前在城市规划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各部门配合不好,如有些高压电塔跟城市绿化没有配套等。在我看来,所有功能性塔都应做隐蔽处理,不能隐蔽的就要在外形上做些处理,以与环境相协调。而北大的博雅塔则是一个好范例,与环境融合得很好。 称为塔是对传统建筑的眷恋 ●史建,建筑评论家 玲珑塔跟园区内的鸟巢、水立方等建筑风格相一致,都属于未来主义风格,没有太多中国传统建筑因素,也和塔没有太多关系。人们对它的称呼表现出人们对传统建筑形式的眷恋,它最主要的还是功能性。其实在中国古代,高耸的建筑比较少,那时塔就是比较高耸的建筑了,所以现在人们也习惯于把高耸的建筑以塔来命名,如水塔等,它们不一定与塔有什么关系。 ■ 典范 博雅塔:建于上世纪20年代,最初是一座水塔。建造时,为了与燕园环境相和谐,就仿照通州的燃灯塔建造了古塔式的博雅塔。 玲珑塔:奥林匹克公园的玲珑塔是以塔命名的现代功能性建筑。 它又被称为奥林匹克多功能演播塔,塔身有钢丝轨道,可以进行高空拍摄,俯瞰园区全局,同时它也是电视转播设施。玲珑塔总高132米,主体为钢结构,外饰玻璃幕墙,塔体平面为等边三角形,外观玲珑剔透。塔身共分七层,首层为休息大厅,顶层为观光厅,其余为演播室。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孔悦 本版摄影(除署名外)/本报记者 李飞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