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热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每年春天的两会,总是能给人们带来惊喜。 3月2日下午,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四川代表团刚刚抵达北京驻地,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便在代表们中间传开:在3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这意味着这块人口和GDP总量均占到西部地区近三成、西部经济总量最大、经济水平最高的区域,其发展已经来到一个崭新的国家战略层面。 成渝经济区的光明未来,实在让人期待。 尽管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尚未开幕,但听闻这个喜讯后,四川代表团的代表们还是围绕加快成渝经济区发展展开热烈讨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大家纷纷表示,规划的原则通过,为新形势下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相信未来成渝经济区一定能够建成国家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我们的期待: “中国经济第四极”迅速崛起 “这实在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说起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原则通过,全国人大代表、泸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以庄兴奋不已,他说,在十年西部大开发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成渝经济区区域发展又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规划,毫无疑问会给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推动作用,区域内各座城市正迎来难得的发展良机。 “我曾经在全国两会上提交过关于成渝经济区的提案,如今看着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终于获得国务院通过,心中充满喜悦。”全国政协委员、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副院长罗霞也难掩心中激动,她说,规划的原则通过对于整个内陆地区的共同发展、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成都而言,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上升到国家层面对成都加快推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试验区建设也必将产生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特别是在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国际知名度方面。” 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政协副主席杨兴平说,在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和“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原则通过,将如同化学反应一样,给西部崛起添加一份“催化剂”,成渝经济区正站在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上,前景值得期待。“这个包括四川15个市和重庆31个区县的区域,自然环境优越,资源密集、人口密集、城镇密集、经济密集、交通发达,许多指标都完全可以与东部相媲美,已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经济区’,再加上西部独有的成本优势,将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杨兴平说道。 我们的做法: 全面融入 共同提高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全国人大代表、眉山市委副书记、市长李静说,眉山将按照“融入成都、同城发展”的思路,主动接受成都辐射,一方面全面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多条过境高速公路、城际铁路连接成都,带动作用“显而易见”;同时,随着交通区位的改善,眉山将成为成都、重庆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通过做好产业配套带动地方经济加快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遂宁市委副书记、市长胡昌升则表示,作为成渝经济区黄金节点上的重要城市,遂宁距离成渝两地都只有1.5小时的车程,在成渝经济区中区位优势明显,是两个特大城市之间发展配套产业的理想地。随着规划的原则通过,遂宁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具有遂宁自身特色的现代产业高地,建设现代生态田园城市,充分发挥次枢纽功能,做好产业配套基地,为成渝经济区崛起服务。 “总体上看,泸州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成渝经济区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朱以庄说,泸州将坚持“共建、共享、创新、跨越”的区域合作方针,积极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建设。朱以庄说,泸州与成都关于港口物流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以来,进展情况良好,目前泸州港已形成50万标箱港口吞吐能力,今年将达到100万标箱。随着泸州港进港专用铁路、成自泸赤高速公路的加快建设,成都区域经济中心和物流中心的辐射作用和泸州水运口岸的港口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促进四川现代物流网络的形成。 我们的建议: 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规划原则通过后,对我们四川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罗霞建议,区域内各座城市抓住难得机遇加快推动新一轮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交通区位的改变,最大限度地发挥同城效应。罗霞还认为,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成渝经济区应该利用这个契机,争取国家层面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在交通、产业、人才等方面向三大极靠拢,引领西部地区在“十二五”时期实现大发展、大跨越。 全国人大代表、省商务厅厅长谢开华则表示,成都、重庆作为内陆城市,要通过对外贸易、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等方式,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同时,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通过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抢抓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此外,规划的原则通过,有利于国家有关部门对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指导,我们也应该更好地谋划自身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加快发展。” “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成渝地区总体发展滞后依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想实现‘中国经济第四极’这个目标,成渝还要继续加快发展,只有成为一个整体,亲如兄弟,才能尽快将经济总量做大做强。”杨兴平说,成渝地区要抓住机遇,承接好国际、国内的产业转移,将区域内的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并在新兴产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未来五到十年内,逐步实现“弯道超车”,引领西部崛起。 ■相关背景 成渝经济区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包括四川省15个市和重庆市31个区县,总面积20.61万平方公里,人口9840.7万,GDP总量1.58万亿元。其中,四川15个市分别为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和广安;重庆31个区县除了包括万州、涪陵、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等23个区县在内的1小时经济圈外,还包含了渝东北的万州、梁平、丰都、开县、垫江、忠县、云阳和渝东南的石柱等8个区县。 成渝经济区区域内有2个特大城市、6个大城市、众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密度达到每万平方公里1.76座,高于西部0.24座和全国0.7座的平均水平,是西部密度最高的城镇密集区,是全国少有的双核城市群。同时,区域内人口和GDP总量均占西部地区的近三成,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聚集区,自然禀赋优良,交通体系完整,人力资源丰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目标,力争到2015年,成渝经济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同时,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中国规划网成都3月4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