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养老金在"缩水" 房子长久的痛

时间:2011-01-11 18:15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李凤桃

  账本故事

  11个普通家庭的“经济史”

  账本是一个家庭经济生活的存根:有柴米油盐,有吃喝玩乐,有买房看病,有子女教育,有父母养老……

  账本是一个时代经济发展的注脚:有房市调控,有CPI高涨,有收入分配改革,有宽松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的每一次风云变幻,在每一个家庭账本上,几乎都能找到具体而微的喜怒哀乐。

  养老金的别样“缩水”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李凤桃

  艾学用

  70岁,湖北天门退休职工。记账55年。

  艾学用今年70岁了。艾学用的父亲是一名会计,受父亲影响,1956年,15岁的艾学用就开始把生活收支的点点滴滴计入账本,至今已经坚持了55年。

  1961年,艾学用走上了教师岗位,成为一名中学老师。最初,他只是一个实习教师,每个月只有29块钱的工资,转正后涨到了33块。此后15年,艾学用的工资只涨了1块钱。

  据艾学用介绍,当时,农村还是靠挣“工分”来分粮食和酬劳。在天门市农村,一个“工分”四角钱,而一般来讲,一个普通老百姓一年就三四百个“工”,整日劳作的话,一年的收入才160元。

  在那个年代,艾学用日常生活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开支,每个月主要的开销就是给学校食堂交上几块钱的伙食费,到年底还能攒下100多块钱。

  1962年,艾学用结婚,总共花了100多块,其中最大的一笔开销,是和老婆一人做了一套新衣服。摆酒席宴请则是小钱,因为当时的米面油非常便宜,艾学用记得,当时的米才9分钱一斤,鱼两三毛一斤,鸡蛋2分钱一个,而且在农村分的还有粮食,所以整个结婚酒宴办下来就没用多少钱了。

  1989年,艾学用调到了《天门日报》,一干就是11年。在报社,艾学用做到主任记者级别,1995年10月,他的工资已经涨到了645元。这在当时,可以称得上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了。

  虽然当时的柴米油盐价格相对于10年前已经翻了几倍了,比如,大米已经从原来的一两毛一斤涨到8毛一斤了。但是,对于艾学用来说,这些都在完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艾学用笑着说,也就是普通家庭,不过日子比以前更好过了。

  艾学用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上个世纪90年代时,三个孩子先后结婚,为了体现公平,艾学用统一了支出标准——2万元。而这两万元的花费中,家电占了大头。据其介绍,当时,1300元一台的小彩电是“开后门”买到的,电冰箱需要两三千元,沙发也要几千元,而柜子、箱子等木家具则是自己找人做的,当时日常吃穿用的开销也有增长,总共算起来就是这个数了。艾学用说,当时好在不需要担心房子,要是现在,光房子这一项就难支撑了。

  2001年,艾学用退休了,以“副高”级别算,每个月可以拿1200块钱的退休金。相对于10年前的“中产阶级”的生活,如今的艾学用成了真正的工薪阶层。当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老艾对记者说:“我的是高级职称,中级职称才只有几百块呢!”

  从2001年到2007年,艾学用的退休金一直保持1200元的水平,而与此同时,物价的增长正不知不觉地让这点退休金显得越来越少。根据艾学用的账本,2005年,大米已经涨到了1.6元一斤,在过去五年内增长了77%;5公斤一桶的食用油从2001年的40元涨到了50元,增长达25%。对于退休后的艾学用来讲,除了吃、穿等基本生活开支,其他的就尽量避免了。

  2008年,艾学用的退休金涨了,从原来的1200元提到了1400元。2010年,艾学用每月的养老金提到了2300元。而与此同时,物价的增速在艾学用看来则是惊人的。2010年10月,食用油价格已经翻倍,涨到了80元每桶,有的甚至达90多块,而同等的大米已经涨到了2.3元每斤,肉则涨到了十五六元一斤。艾学用说,养老金跟不上物价上涨的步伐,钱越来越不值钱了。“它涨我就不买呗,我就买点吃的,所以物价虽然对我的生活有影响,但也能过。” 艾学用乐呵呵地说。

  艾学用自写春联表变迁

  1975年(艾学用的妻子全年挣工分483.77个,每个工价0.474元,收支相抵当年超支36.76元。)

  多年未进一分钱;今夕又是超支户。横批:何时为止。

  1984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艾学用家有责任田3亩,承包产量达3820斤,承包任务1300斤,加上家庭副业收入600元,买了一头牛。)

  三中全会指航向;一号文件开富路。横批:大有希望。

  80后的时尚记账本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侯隽

  刘先生

  29岁,重庆某企业员工。记账4年。

  不像“蜗居”夫妇那么寒酸,更不会像断言明天大盘会涨多少点的大师那么玄乎,虽然依旧是月薪几千元的工薪族,但是绝不满足于吃好喝好,还要住好生活好!

  80后的刘先生夫妇根据自己的学业专长,用时尚电子账本帮助自己理财,小夫妻生活得有滋有味。

  刘先生上大学时就喜欢研究程序,是个电脑小达人,毕业后又在网站从事网络建设工作。刚毕业那几年,他像大多数人一样活得颇为潇洒,左手进右手出,开开心心当一个月光族。但是随着80后开始慢慢步入主流,到了要结婚生子之际,刘先生意识到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我没办法开源,只能从节流着手了。传统的手工记账真是麻烦又没法保留,而且我又不专业,不晓得怎么记,自己曾经尝试过,要么经常搞忘,要么就不知道本子哪里去了,干脆花几分钟给自己写个程序得了。”一款专门为自己设计的电子记账本就这样应运而生。

  让他颇为得意的是,自己写的这个程序比开心网的电子程序记账还要早,“我是2007年底就写好了,因为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打算买房,必须要心中有数。”因此在他的电脑上,这款程序把每天的收入、支出列得清清楚楚。最有意思的是刘先生还随时改进,比如用了信用卡之后增加了刷卡记录,每个月都有总收入和总支出的汇总,每一类分得清清楚楚,比如交通或人情开销每月的支出是多少,还有每项占总支出的百分比等。“有了电子账本后,我都不用去银行了,打开一看就知道自己还有多少存款,每月的开支明细,马上就能分析出来,还保证了自己的隐私。其实每天就是花几分钟而已,现在养成了习惯,要是不记账,我都不知道我一个月都干吗了!”刘先生开玩笑说。

  如果说这个电子账本里有什么有意思的事,那么刘先生脱口而出的一定会是“房子”!

  面对着一路飙升的重庆房价,刘先生还是在2009年买了房,“真是个正确的决定,我是5700元/平方米买的60平方米的房子,才一年多,看着它涨到8000元/平方米。”刘先生在房子的投入上,从首付开始,月供、装修,都是自己的钱,几年的积蓄没多久就花完了,而且最后几个月预算超支,只能用工资补超支部分,所以很难,压力也很大。

  “我开始分析自己的账目,其中还房贷占30%,剩余的70%是装修,刚开始我觉得自己可以很轻松,能够安排好花在房子上的钱,但慢慢发现越来越紧迫。身边的朋友很多也是同样的情况,他们的解决办法基本上都是找父母借钱,甚至从买房开始就借,装修更是如此,如果没有父母支持,一旦买了房,要么很痛苦,要么就不敢装修,只有让房子空着。我们都开玩笑说自己弄出了烂尾房。”刘先生感慨地说。

  于是他开始重新调整收入支出,虽然从装修到购置家具,再到每月还房贷,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是刘先生尽量不去向家里借钱。他除了固定的房贷以外,将每月收入的30%预留下来买家具,不要求一步到位,慢慢置备。妻子的收入则用在了日常开支,买菜,油盐酱醋,买衣服之类。

  “我宁愿被称为‘账客族’,也不当啃老族,尽管父母了解我们的处境,但是我们不打算再问父母要钱了。根据自己设计的程序,比如超市牛奶的价格,很容易选出物美价廉的,不仅在房子开销上得以缓解,而且自己也活得开心实在。”现在,刘先生一家顺利完成了装修,住在重庆市区的温馨新房里,开始进行下一项理财规划——买
  “奴一代”的囤生活 

  《中国经济周刊》实习记者 李妍

  邵菲

  70后,北京事业单位职工。记账6年。

  邵菲生于七零末,她和丈夫都在事业单位工作,收入稳定,但也算不上宽裕。2005年,她和丈夫买了房。从此,邵菲学会了“囤”、学会了“换”,她也向往着能偶尔享受一下“奢侈”的生活。邵菲说:“我是一个典型的工薪家庭主妇。”

  在邵菲的账本上,详细记录了从2005年到2010年的所有花销,每到月末年底,邵菲还会算个总账,以此来更好地规划生活。

  应对通胀——我“囤”

  商场里的打折专柜、超市里的特价区总是对邵菲有着致命的吸引力。邵菲说,“囤”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乐趣。

  “比如我身上这件羽绒服,我去年赶着过季时买的,才500多,今年少说也要上千。”邵菲说,自己和丈夫都不是“潮人”,所以没必要买“恶贵”的新款,买些前两年的老款,或者赶着过季时买折扣商品、反季节时买特价商品都是节约家庭开销的好办法。

  不仅“囤”大件儿,小件儿也要“囤”。在邵菲的账本上,大量购买特价的卫生纸、洗浴用品、袜子手套也很常见。“一提卫生纸特价时能便宜三四块钱,我就买上十提,‘囤’着慢慢用。”

  让邵菲感触最深的是餐饮消费。每天早上,她都要在城隍庙吃早餐。今年1月,新的价目表悄然上台,一根油条从1元涨到了2元,一个鸡蛋从1元涨到了1.5元,小笼包从4元涨到了5元……单位里的午餐也在一年间涨了一倍,分量也自动“瘦身”了。邵菲说,五年间,工资涨幅不到20%,餐饮消费的涨幅已经翻了三倍。

  紧跟政策——我“换”

  2005年,邵菲和丈夫为了买房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所以,电视、电脑等必备家电都买了最便宜的。可是,落伍的外形、有限的性能显然不能让这对年轻夫妇满意。

  2007年,邵菲凭借北京户口参加了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大脑袋电视”被回收,邵菲夫妇出了4900元,买了32英寸的夏普液晶电视;“杂牌台式电脑”也被5000元的联想笔记本取代。“慢慢换呗,现在有点积蓄就买些新产品,生活还是需要品质的嘛!”

  在邵菲的账单上,最划算的当属房子和装修的花费。2005年,邵菲购买了位于东南五环共83平米的房子,每平米4280元,现在这里的二手房每平米都在1.5万元以上,仔细算来,五年间房子增值了88万元!“我们当年是简装,一共花了6万元,现在这个价格连装修队都请不来。”邵菲指着账单上的装修明细表说。

  享受生活——我“驴”

  自从买了房,邵菲夫妇就成了“无产阶级”,每月的收入还了按揭、换了家电、除了消费,几乎就成了“月光一族”。2010年,邵菲夫妇终于实现了第一次“奢侈旅游行”。

  为了看看百年一遇的世博会,邵菲夫妇共花了8000元报了旅游团,杭州、乌镇、上海五天游,加上额外的消费,一万元家底儿成就了一次浪漫。虽然时光短暂,五天游就像走马观花;虽然游人如织,观景不如看人,但是,这次难得的享受还是让邵菲满足不已。“以后计划着每年都出去旅游一次,也当一把‘驴友’,享受一下生活!”

  还没有孩子,也没有赡养负担的邵菲夫妇非常珍惜眼下难得的轻松生活,他们会时不时安排一次“大餐”,或与朋友们来一次“小酌”。“挺幸福的,享受当下就最幸福吧!”邵菲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我记的不是账,而是孩子的成长”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雪莲

  孙盛颖

  32岁,大连人,财会工作者。记账6年。

  美术班一年所花费用要2600元,核算成上一堂课的费用就要50元钱,而这个数字,在大连市民孙盛颖女儿雯雯幼小的心里,感觉“并不贵”。

  小孙的工作是出纳,记账对她来说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所以家里的吃、穿、玩等开支,小孙都有自己的账本,记起来也信手拈来。可是孩子这笔教育账,小孙觉得“不好记”。

  怀孕的时候小孙就想,是不是可以用数字的形式来描述生一个养一个孩子一生需要多少钱,而除去日常的其他费用,教育是笔重要的开支。

  在小孙的记忆里,孩子没上幼儿园之前,相对来说这笔钱很少,也就是买点书买点碟,“一年也就几百块钱这样的。”但是上了幼儿园之后,这笔钱就相对多一些了。“托保费、加餐费,再加上报一些班什么的,一个月就得将近1000元。”小孙告诉记者。而当时,小孙一个月的工资才1000元钱,她甚至在讲故事之余告诉女儿:“你上幼儿园一个月的费用就得1000元,我自己挣的这点钱全给你上幼儿园花了。”

  小孙介绍说,她是26岁那年生的女儿,当时她和丈夫刚刚参加工作,两个人的工资加在一起也就4000多,小孙大体计算了一下,孩子的教育投入占到他们工资的20%~30%,她表示,如果超出了这个比例,她自己就会衡量,不会再去增加投入了。

  在教育这本账里,有一笔被提前终止的支出,那是孩子一岁时上早教班的费用。小孙告诉记者,当时早教班一个小时的最低费用是50元。按照当时的消费水平,这个班实在是比较昂贵。

  小孙终止这笔费用的想法是,一个小时50元钱,上得少了没效果,上得多了一个月要800元钱,大大超过了预算。最后小孙一狠心,不念了。当时双方老人想资助他们一部分,但小孙没答应。“我自己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选孩子喜欢的、感兴趣的班去报就可以了。”为此小孙还提醒其他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意愿给孩子报他感兴趣的,而不是跟风而上,见别人学什么自己也学什么。

  在小孙的账本里,女儿4岁、5岁时的教育花费最多,一年要15000元左右。现在,女儿上小学了,小孙也只给她报了周三下午学写字,周五学画画的两个兴趣班。

  目前,小孙夫妻两个人的月工资达到了七八千元,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已经没有多大压力了。“我给她买了一份保险,一年交1.2万元,这样上高中和上大学时,每年就都有一笔钱打入我们的账户。假如那时候我们的工作不是很好,收入不是很高的话,有了这份保险,我心里也就比较踏实了。”小孙说。

  这本教育账,小孙记了6年,最初是因为职业的习惯,现在却是欲罢不能。小孙认为,自己记的不是账,而是孩子的成长,“我会一直记到她上高中上大学,等她将来成人的那天,或是她结婚那天,作为一份礼物送给她,我要让她感觉到,这十年、二十年来,父母对她的付出,对她的爱。”
  “我最大的愿望是,买套房子,把女儿接回来”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雪莲

  刘明

  80后,大连某企业员工。记账3年。

  在大连从事IT服务的80后小伙子刘明,有一个曾经用了很久的QQ签名:房子——生活中长久的痛。

  生活中的开源节流,在“开源”受限的情况下,就要“节流”,这是刘明记账的初衷。“我就希望能对有限的收入在支出方面有所掌握和控制。”刘明告诉记者。

  事实上,刘明一直认为他这个记账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跟性格有点关系。“当然,我可没有买个大本子来记录每一笔消费。只是用EXCEL简单记录收入和支出,支出都是以50元作为最小的记录单位。”

  刘明的父母住在农村老家,即便是条件允许,刘明说,父母在能自理的情况下,也会选择留在农村生活。父母帮刘明夫妇带着两岁半的女儿。通常他们会一两个月回家一次。带些奶粉、衣服给孩子,有时候也会给父母些钱。

  “我们两口子和我姐姐一同租住在一套两室的房子,房子离老婆和姐姐的单位都很近,省去了很多路上的辛苦。”刘明告诉记者,他姐姐已经买了房子,45平方米就花了42万,位于大连市区的西北部,今年就能入住了。“我老婆是市医院的合同制护士,我在一家IT硬件公司做技术工作。我们今年的最大愿望就是,考虑在开发区买套小公寓,把女儿接回来。”

  刘明说,大连的房价,高档楼盘每平方米在3万元左右,8000元~12000元的是一般的房子。“市内的房子我们的确负担不起,所以希望以此过渡三四年。”

  至于支出,刘明的账本里主要是衣、食、住、行、教育、保险、通信和一些其他日常消费。“比如,我们一年的房租、水电费用大约要10000元,一年的交通费用大约是3500元,我在开发区工作,所以通勤费用比较高。另外,这几年我老婆读成人本科,一年的费用大约要3000元,孩子的一份保险一年要2600元,包括双方父母在内,我们有四部手机,话费和宽带费大约2500元。”刘明给记者大概算了一下日常开销,“我们很少在娱乐等非必需品方面有大花销,但即便如此,全年的支出也几近7万块钱。”

  看看自己的电子账本,刘明简单作了个总结。“2010年,我们两在收入方面分别有大约30%和50%的增长。虽然增幅看起来巨大,但实际上基数很低,所以家庭的税后可支配收入还是没突破6位数。”

  刘明说,“联想到居高不下的CPI,这点增长还是不能让我们高兴起来。支出方面的增长是必然的,最后,剩下的那点积蓄——微薄的积蓄——只好放银行里了。所以尽管是所谓的负利率,但是我们的这一点点积蓄也没有更合适的去处。看看一年所余,只要买了房,就彻底是给开发商贡献了。”

  在刘明的心里,目前只有房子是最大的事情了。“小孩很快地长大,她需要一个自己的家。”刘明对楼市调控也已经不再报以幻想,因为他们一家每年的积蓄都远不如房子涨价快。“但是我们不想再靠父母,他们的付出已经足够多了。”

  尽管生活中有些许不如意,但是刘明依然能够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比如春节时拍的全家福就能让我感受到家庭的小幸福! 哦,还有件事。世博会期间,因为老婆是事业单位,所以单位组织她们到上海、苏杭旅游了一番。我自费相陪,权作是对没有结婚旅行的补偿吧。没事时看看照片,回忆一下,还是挺幸福的。”

  记账,我只和自己比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雪琴

  马祖煌

  52岁,江苏省南通市基层医务工作者。记账24年。

  为什么要记账?马祖煌说,主要是父母的嘱咐。他成家前,父母就叮嘱过:“以后成家,要节省过日子,不能浪费。”

  古语说:“吃不穷,用不穷,算计不到一辈子受穷。” 马祖煌觉得记账不失为一个好方法。1986年成家后,马祖煌买了两个本、一支笔,“要为这个小家庭记好两本账,一本收入账,一本支出账。”从此一记就是24年,共记了7个账本。

  老马的账本有很多分类,有人情交往开支、有日常食品的伙食类、有穿衣戴帽的衣帽类、有农药化肥的农田开支等。“记账并不麻烦,每天几分钟就记好了。到了月底,我还会对本月的账本进行分类汇总。伙食类开支了多少,衣帽类开支了多少等。每年到了年底,我又会对一年的收入支出进行汇总。”对于捉襟见肘的生活,他总是尽量节省一点,再节省一点。

  马祖煌在基层卫生院负责临床检验工作,刚开始记账时,他一个月的收入约三四十元,妻子到附近打打零工,有时能挣到二三十元。老马说,这些年自己的收入呈阶梯式增长,从1980年的月工资三四十元,到2010年1689元,30年间,涨幅超过了42倍。

  不过,老马最满意的涨幅却在上世纪90年代,因为工资从三四十元涨到了五六百元,最重要的是物价不高。据老马介绍,上世纪70年代,当地的猪肉每斤0.75元;80年代,每斤2元多;90年代,每斤4元多。

  物价和收入哪个涨得快?在老马看来,有的能赶得上,有的赶不上。譬如农田生产资料,以氮肥价格为例,老马说,2001年每袋21.5元,2010年每袋45元,涨幅近2.1倍;而自己的工资,2001年为1025元,2010年为1689元,涨幅近1.7倍;两项比较,大致差不多。但教育费用,老马就觉得赶不上了。过去,女儿中小学一路走来,费用都不是很高,现在读大专的费用则成了家里一笔很大的花费。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条件普遍都得到了改善,但对于马祖煌来说,他家的生活却一直过得不轻松。

  2007年的账本显示,老马一家三口全年的伙食费才700多元。老马一天的正餐,伙食费才几角钱。“每天中午都是一碗豆腐汤就着大米饭,大米饭管够管饱。”

  他坦率地告诉记者:“20年来,我们两口子基本上没买过衣服,都是亲戚朋友送的旧衣服。”买肉吃也是一件奢侈的事。只有过年的时候,老马会买点瘦肉给孩子改善改善伙食,但老伴还不舍得,只买2斤肥肉,因为一斤肥肉要比一斤瘦肉便宜1~2元钱。

  老马说,最主要的原因是钱太少了,做什么都不够。“我从不与人家攀比,我只跟自己比,只跟过去比。”他进一步解释,“我只纵比,不横比。”

  纵比起来,老马的家庭生活的确比过去改善了很多。2008年,他花了970元买了一台大彩电;2009年初,他花了1900多元买了一辆电瓶车,有了出行工具;2009年底,他又花了450元买了一部手机,每月话费为20元。在校的女儿,有部同学送她的手机。这样,他们家也迈上了现代化的台阶。

  记账24年,老马最大的感受是“有数”,老马说:“一分钱的收入和一分钱的支出都有数,这种感觉很好。”

  “真正的幸福是一家人的平安、健康和快乐,而不仅仅是金钱,金钱买不到幸福。”年过半百的老马说,“我的物质生活很困苦,但我的精神生活很富足。”

  回望过去,老马说:“现在,我觉得很幸福。”
  退休工资涨了不少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

  刁锡永

  62岁,四联集团退休工人,现居重庆,电子记账方式2年。

  “香肠肉32.5斤433元,莴笋2元,儿菜3元,萝卜3元。”这是重庆退休工人刁锡永在2010年12月29日记录下的全家当天的开支内容。

  今年62岁的刁锡永,和老伴、女儿、女婿一家4口住在120平方米的商品房中,日子过得优哉游哉。

  两年来,全家每天的花销,小到一元钱的小白菜、豆腐,大到1200元的一件衣服,刁锡永都不厌其烦地坐到电脑前,一点一滴地坚持记录下来。

  刁锡永说,记账过日子历来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之前,自己用纸笔断断续续也记过账,不过记得不全,没保留下来。如今,科技发达了,他精打细算过日子的记账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转变——在网络上拥有电子账本,成了名副其实的“账客”一族。

  物价上涨,越来越多的人“花钱总比赚钱快”。在没有开源或者开源不足的前提下,节流就是最好的理财办法。“这两年中,2010年末的12月开支最高,有7153元,因为要过年了嘛,东西比平时买得多一些,除了日常用品和食品,还买了衣服和鞋子;而且食品买的样数也比以前多,再加上这段时间物价上涨比较快,开支自然就高了许多。”刁锡永说,相比较以前,现在的月支出翻了一倍。“以前断断续续用纸笔记账的时候,每月平均支出不到1500元,现在每月几乎达到了3000元。”

  在老人的电子记账单上,2008年8月13日至2009年12月31日,1年零4个月,生活开支共计34750元,月平均约2106元。这个费用还没加上女儿、女婿单独给他买生活用品、食物等的花费;2010年全年生活开支共计35841 元,月均2986元,比2009年每月多支出880元。就拿老人喝了十几年的牛奶来说,2005年是1.2元一袋,现在2元一袋,月支出明显爬坡。

  刁锡永说,每月近3000元的花费,包括全家4口人的生活用品开销,以及他们老两口的交通费、一些服装开支等。

  刁锡永退休前是重庆某企业的一名生产工人,2003年因企业改制而提前退休,当时每个月退休金只有400元多一点。退休后这些年,退休金一直在涨,现在有2000多元。“以前是企业给生活费。现在退休金直接从社保部门领,感觉增加了不少,生活也轻松一些。”

  刁锡永的老伴退休前跟他在一个工厂上班,现在每月退休金1400元,两个人加起来,有4000元左右。“我们要求不高,对目前的退休金还比较满意,这些钱在重庆生活还过得去;但是,如果大家坐在一起议论,就觉得跟退休的公务员和教师相比,相差就比较大,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失落。”

  刁锡永说,当地退休的公务员和教师每月退休金基本都在3000~4000元,他们一个人的退休金和自己老两口的加起来一样多,而且福利待遇也比自己好。“好在国家考虑了每年给退休工人涨工资,我们还是有很大盼头的。”

  2005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6年6次提高基本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的总体待遇翻了一番。最新的动向是,他们的基本养老金将从2011年1月1日起进行第7次上调。2010年年底政府给予退休职工的这一份特殊礼物,让刁锡永感觉心里温暖了许多。“退休前,企业效益不大好,当时不得不提前退休。现在感觉幸福指数高了许多。新的一年,希望物价不要涨得太快。年龄大了,不大适应涨得太猛的物价,希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能够稳定下来。”

  我的支出七成是教育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侯隽 夏一仁

  汤先生

  45岁,重庆某企业职工。记账18年。

  2010年在“蒜你狠”率军之下,“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轮番上阵,居民消费品,可谓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一年。

  重庆汤先生近20年的生活账本中的一串串数字,追着CPI 跑,折射出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但是意味深长。

  1993年开始,汤先生开始每天在日记里给家里的收入、支出记账,他告诉记者,这源自父母的记账传统,普通小户人家,要学会精打细算过日子。

  “我印象最深的是大米价格,我们南方人是吃米饭的,大米从十几年前1毛4分钱涨到现在1块7毛2分一斤,真是坐过山车呀。”汤先生说。

  2010年初,汤先生买的散装大米价格多数是每斤1.4元,后来逐渐涨到1.6元/斤,现在贵的到了2.50元/斤左右。有些品牌一袋10公斤装的大米比年初的时候涨了十几元。像10公斤装的东北五常大米,在重庆各大超市售价在53元,而前年只要43元/袋。

  物价不断飞涨,迫使汤先生不得不做一个有心人,每天更加仔细地把各项开支全部记录下来,以便更有计划地过日子。

  到年底了,又是重庆家家户户灌香肠的时候了。汤先生在菜市场转了一圈后发现,现在灌一斤香肠要30多块,要是灌一个十斤多的要300多块。“菜市场里的小排都要十五六块,太贵了,想想以前一斤猪肉才7毛钱,真是太便宜了。”四下打听后,他直接跑到郊区去买了4元/斤的新鲜猪肉,一部分腌了腊肉,一部分灌了香肠。

  近20年来,唯一让汤先生感到价格变化不大的是报纸。“以前一份都市报是2毛钱一份,现在一份报纸价格最贵的也就1元多,尤其西南是报业发达的地方,市场竞争最激烈的时候1元钱可以买3份报纸!”汤先生说。

  尤其最近两年的账本,清楚记录着:原来的豆油3.2元一斤,现在要5.3元一斤;原来的鸡蛋1.9元一斤,现在要5元一斤。物价涨幅最大的时候就是2008年的冬天和2010年的9月份,“但是国家宏观调控以后就都降下来了,我们也在记账中学会过日子,比如每隔一天就会坐车到蔬菜批发市场一次,能省下来十几块钱。买水果也常年在果品批发市场。”汤先生说。

  精打细算的汤先生的努力没有白费,小到几毛钱几块钱的针头线脑,大到数万元的建房造屋,他都一一记入账本。汤先生1986年刚参加工作时的工资是31元/月,现在的工资已经十几倍增长,他自己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十几平方米的房子到现在自己攒钱盖起来的二层乡间楼房。

  “当然我也有不省的,就是教育投资,孩子的教育费用曾经一度占全家总收入的70%,我们是农转非,为了支付学费,曾经有几年没有添置新衣,但这是值得的。孩子都上了大学,我平时,也鼓励孩子们记账,合理利用生活费,这是我从我的父母那儿继承下来的传家宝,希望孩子们也能传承。”汤先生由衷地说。

  望着那持续几十年的家庭记账本,它不仅是展示我们生活变化的最好道具,还是一个普通家庭在脱离了当初的物质焦虑之后生活的活化石和美好愿景品质,这不是账本中的数字可以一一记录的。

  常常涨涨常常涨

  好聪明的中国人

  好疯狂的中国价

  有个学生叫小郭

  大学花了六万多

  毕业了 找工作

  每月工资一千多

  没有房 别提车

  结婚更是没着落

  CPI跑不过

  这样的 还挺多

  生不起 一万几

  生得起 养不起

  养得起 学不起

  学得起 娶不起……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价

  中国的物价 越来越国际化

  全世界都在讲中国价

  我们的物价

  让美国都认真听话

  ——网络原创视频歌曲《中国价》,改编自S.H.E的《中国话》。
  我是家庭理财师

  《中国经济周刊》实习记者 李妍

  景文

  33岁,北京人,财务工作者。记账两年。

  当景文从他的包里拿出一袋又一袋整理得极为规整的现金、报表、票据时,我不禁先问他:“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他微微一笑:“我是学财务的,理财是我的乐趣,更是一种享受。”

  三个文件袋里分别装着家庭消费表和景文夫妇的各自储蓄。他会将每天的消费先记录在手机上,然后回家填写在月消费一览表里,注明时间、金额、用途等。每年,景文还会在电脑里做出一个总报表,统计家庭的收支总额和消费类别。这个家庭账单做得如此专业、细致、一丝不苟,景文说:“生活要仔细地整理和规划,才能通往幸福。”

  景文夫妇收入稳定宽裕,是一个标准的“中产阶级家庭”,两人用理财的方式实现勤俭节约、保证生活品质、尝试各种投资。

  景文夫妇因为是“老北京”,有了不少家底儿优势。自己买的房、单位分的房、双方父母的房、拆迁后的补偿房……现如今,景文夫妇有六套房,是名副其实的“大地主”,除了自家用房,其他三套就都用来出租,有不少租金收入。

  除了本职工作,景文也做一些兼职,跟朋友一起合作办晚会,在婚庆公司做兼职摄像等。景文说:“这都是业务爱好,也成了生财之道。”

  景文的妻子是一个文艺爱好者,发表过不少作品,出过书,获过文学奖,这两年又爱上了话剧,和一些志同道合者聚在一起,排练、宣传、演出,也能有不菲的进账。

  这些“业余收入”虽然单笔不多,但是一年算下来,也有好几万,最重要的是,“这些钱赚得很快乐,很有成就感。”

  2010年,景文夫妇最大的消费是买了一辆骐达车,从奇瑞到骐达,景文说:“这才真正奔了小康。”

  可是,油价的不停上涨也让景文有点扫兴。按照账本记录,2009年1月,93号汽油还是5.33元/升,现如今已经涨到了7.17元/升,再加上北京无处不堵的交通状况,停车位难找的现实困境,景文决定,上班时间坐地铁,周末驾车游。所以,虽然油价上涨了,可是景文家每个月的交通花销降低了。“每个月花个三四百块钱的油费,是原来的一半。”而且,坐地铁上班也比驾车好。“不仅省了钱,还不用考虑拥堵问题,时间上比较可控,也更轻松。”

  在这些繁琐的家庭消费中,处处都能发现景文的生活智慧。“关键不是省钱,而是提高性价比,这是一种能力。”景文得意地说。

  景文夫妇所做的投资包括理财产品、股票、基金、国债、集邮、金条、保险、茅台酒等,几乎所有的家庭投资方式,都可以在景文夫妇身上得以体现。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景文就开始“玩股票”,是一个资深股民。2007、2008年时也曾“海捞”过几把。但景文意识到,光靠股票类的风险投资还是不够的,应该“把鸡蛋放在几个篮子里”,于是,景文又购买了理财产品、基金、国债等。

  2008年,景文买了50克金条,按照差价来算,两年间赚了近一万元。2010年国庆期间,景文又买了一箱茅台酒,两个月后,这箱酒升值了7200元。不过,景文说,他不是投机者,还是想多等几年再出手。

  景文的妻子有多份保险,有父母给购买的,也有自己购买的。景文计划着,明年有了宝宝,也给宝宝购买一些保险,有了保险伴随一生,应对意外时会更从容一些。

  “投资需要理念,需要胆识,也需要眼光,多做几种投资,在增值的同时更稳妥。”景文如此讲述自己的投资心得。

  幸福就是不用记账

  《中国经济周刊》实习记者 李妍

  王仁杰

  65岁,乌鲁木齐退休职工,现居北京。记账30年。

  1980年到2010年,王仁杰从农村走进了城市,从城市走进了首府,又从首府走进了首都。这其间,王仁杰也从青年走进了晚年,从“光棍汉”走进了四口之家,从8平米的土坯房走进了70平米的楼房。

  1980年,农民王仁杰用积攒多年的“工分收入”200元钱买下了新疆塔城市郊区的一间8平米的土坯房。说是“房”,它透风漏雨、冬冷夏热,可是王仁杰很高兴,因为他终于“进了城”。“我离开公社,在城里买了这间房,找人组成了包工队,给人家盖房子。”为了能更好地生活,王仁杰开始了记账,“这让我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开支”。

  1982年,王仁杰拿着1000元的家底,又借了2000元,买下了一间60平米的房子,往城区又移了500米。1986年,这间房子被规划为“公路用地”,王仁杰又拿着政府补偿的5000元走进了市区,买下了100平米的“豪宅”和500平米的小院儿。

  1998年,王仁杰的两个女儿一起考上了师范类的中专院校,因为是艺术类专业,一年的学费就是16000元。王仁杰决定,卖掉一半的房产,供女儿上学。从此,王家的账本从一个变成了三个。“我让她们每月都把花销明细表带回家,一旦超支还要从下个月生活费里扣除。”老人心疼地说:“我的孩子每天都在吃馍馍和方便面,连菜都舍不得吃。”

  2002年,王仁杰卖掉了剩下的一半房产,拿到了3万元,其中1万元给两个女儿买了一架星海钢琴,2万元作为在乌鲁木齐买房子的首付,并签下了5万的按揭协议。

  一直住着土木结构房子的王仁杰一家终于搬进了60平米的混凝土结构的楼房,摸着钢筋水泥筑造的墙,王仁杰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踏实。

  此时的王家已经轻松了不少,两个女儿都当上了老师,每人每月能有近两千元的收入,王仁杰夫妇也找到了一份看管宿舍楼的工作,每人每月能有400元的收入。从这时起,王仁杰一家开始一边偿还背负已久的债款,一边缴纳每月400元的按揭款。

  王仁杰把全家的账本汇总到一起,计划着偿还陈年旧账和房贷。“当时我们觉得,按揭真是好啊,可以一边住房子,一边花30年的时间买房子,真是划算!”

  2007年,王仁杰终于还完了旧账,无债一身轻的快乐让这位已经迈入晚年的老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

  2008年4月,王仁杰的女儿来到北京工作。王仁杰夫妇卖掉了乌鲁木齐的房子,随女儿来京生活,并在北京市通州区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说到关于房产的收获,老人颇为得意:“我在乌鲁木齐的房子,住了五六年,还白赚了十几万,当然划算啊!现在北京的房子也划算,买的时候花了27万元,才两年时间,就翻了番儿了。”

  自从搬到了北京,王仁杰老人也不再记账了,过去的很多账本也在一次次搬家中丢失了,但他并不遗憾,因为在账本上记录的是艰辛的苦日子,是需要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生活重担,而现在,他们可以更加轻松和舒适地生活。

  王仁杰的大女儿已经有了男友,他们申请了经济适用房,正等待着每一次摇号的机会。“我跟她说,房子总会有的,实在不行就先租房嘛!生活总是会越来越好的。”王仁杰老人笑呵呵地说。
  最大的开支是教育和房子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雪琴

  杨绿平

  49岁,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寨桥派出所辅警。记账24年。

  1986年,24岁的杨绿平开始在日记里记下自己每日的花销。

  杨绿平告诉记者,记账有三大原因:第一,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第一次当家做主,执掌小两口财政大权,他想知道,一年究竟能挣多少钱,要花掉多少钱。第二,出于对文学的爱好。“那时,我不仅是常州日报的一名通讯员,还是武进县人民广播电台的通讯员。日日记账是缘于自己爱动笔写点什么的结果。”第三,“将村里账目与家里的分清”。当时,他正在村里面做出纳,管着村里的钱财,因为怕把公家和自家的账目搞混淆了,所以,也给家里做了一本账。

  记了24年的账,杨绿平的感受是消费水平与收入都有所增长。

  1987年,杨绿平全家收入是4309元,当年支出为4780元。到了2009年,他的全家收入为61941元,支出为92659元,而2009年严重超支是因为父亲生病。从数千元变成数万元,24年来,杨绿平全家的收入涨幅为14.4倍。

  同期,物价涨幅为多少呢?杨绿平给记者举了一个农业生产资料的例子。1987年,氮肥每袋80斤售价9.3元,折合为每百斤售价约为11.6元;2009年,每袋氮肥百斤售价为38元。也就是说,24年来,氮肥价格涨幅约为3.3倍。

  24年的家庭开支中,最大的开支有两项:一项是教育,另外一项是建房。

  在杨绿平的账本中,儿子的教育费用呈现陡涨的态势。在儿子上小学、初中时,学杂费淹没在日常费用中,并不突出。但到了高中后,学费一下子成了大宗消费。

  最开始是儿子中考差几分,交了2万元择校费,到高中毕业时,总共耗去了6万元。上大学的费用则是10万元,合计16万元。儿子大学毕业后,在武进工作,这让老杨又喜又愁。喜的是儿子终于长大成人,可以自己独立生活。愁的是,儿子眼看要成家,房子怎么办?城市里高企的房价让在农村生活的老杨犯了愁。

  老杨自己的住房是农村自建房,不仅便宜,而且面积有着城里人难以想象的超大、宽敞。1987年,杨绿平结婚,婚后与父母同住在老屋里。后来,经济情况逐步得到改善,1993年开始自己建房,1996年竣工,简单装修了一下,就入住了。

  老杨家的房子是两层小楼,从前到后,长30米,宽8米,两层加起来面积达到480平米,耗资不到16万。这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是一项最大的开支,也是一辈子仅此一次的开支。

  而儿子的婚房,“在城里买商品房,肯定买不起,”杨绿平显得十分无奈,“只有把家里的老宅装修一下,大概要花10万元,彩礼要花8万元,儿子成家的这笔开支要18万元。”“农产品价格涨幅不大,教育费用涨幅太大,城里房子就买不起了。”杨绿平感慨地说。

  现在的老杨,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寨桥派出所当辅警,虽然是农民身份,但不用干农活。让记者意外的是,老杨对电脑使用得非常熟练。2002年,电脑迷老杨花了6400元买了一台电脑,他从此开始用Excel记账。他自己设计了个性化记账软件,输入当天的收支后,电脑就会自动做出分类统计。但让老杨颇为感慨的是,这台2002年花了6400元买来的电脑,现在已经降到了1000多元。“IT产品一买就降,商品房一买就涨。”

  尽管这24年来,老杨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老杨并未明显地感受到生活的幸福,“马马虎虎。”老杨说。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