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加强建筑科学规划 推进自然节能环保

时间:2010-11-12 09:22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刘丽丽

  新中国成立后的60多年来,我国城市与建筑的发展成就突出,无论是在规划设计理念方面,还是在建设实践方面都有很大进步,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建设过程中遗留下来不少问题有待改进,需要进一步提高建筑科学方面的观念认识,同时加强科学规划设计的监督实施。

  日前,多年从事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工作、现为中国建筑学会顾问的张祖刚,在自己的论建筑文化系列丛书首发式学术座谈会上呼吁:让规划的声音再强大些,并就科学规划设计强调了6个方面的意见。城镇化速度要适应产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

  城镇化是产业经济发展的结果,发展工业要与其环境治理同步,城市的发展要同城市建设同步。张祖刚认为,目前,走出农村的农民工数量超出了城市所能接纳的工作岗位数量,几个直辖市和省会等大城市的各项设施跟不上大量农民工拥入的需求,这样发展下去,城镇化是不可持续的。

  他强调,城镇化的重点应该是中小城镇,要严格控制特大、大城市的规模。我国直辖市、省会和重要大城市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都是经过各方面的专业人员调查和有关专家研究讨论提出的,随后由各市领导部门审定后上报国务院,最后经国务院批准。各城市要严格执行经国务院批准的城市规模。以北京为例,要严格执行国务院批准的总体规划,合理控制人口规模。

  走向自然、节能环保,城市、人与自然和谐

  城市绿地包括自然风景区、公园和街道、住区、公共建筑的园林绿地,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人与自然共生、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基本因素。“我们要格外重视城市外围大的生态绿地环境、城市本身中的生态绿地系统环境和建筑内外与道路小的生态环境的绿地建设。”张祖刚说。

  他强调,城市、建筑与人同自然和谐,城市总体布局适应大自然,这是节能环保的重要措施。现有不少城市没有污水处理系统,许多城市被垃圾所包围,这两个问题也要多思路、多方法解决。同时,建筑设计要重视同自然相结合,利用自然光风,节能并环保。要建立与完善建筑节能检测系统。

  保护城市重要历史,发展中国建筑文化

  为了求新以及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利益,近20多年来又拆掉不少很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街区与建筑。对此,张祖刚深表痛心:“这是错误的。城市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根,我们不能把根挖掉。”

  他呼吁,不要拆毁历史文化街区与建筑,尽量整体保护和发展历史名城。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即便是一些已经遭到较多破坏的历史名城,也要考虑以整体保护和发展的观念加以补救。要搞好旧城整体的尺度和谐,新建筑要在尺度、空间等方面尊重老建筑,不能太过高大。要采取“减法”,去掉一些旧城内的过高新建筑。建筑创作要发展中国建筑文化,同时,也要创造出符合自己特点的标志性建筑。“我国的一些城市,不少的业主都提出要建标志性建筑,如果没有统一的城市立体轮廓规划设计,则城市空间环境一定会杂乱无章。各城市应有专门部门负责这一方面的规划设计。”张祖刚说。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联网人行、自行车系统

  城市中心区要控制小汽车行驶,构建人行系统、提升城市生气,恢复自行车道系统、控制快速车,这是张祖刚秉承的观点。他指出,在这些方面,国外有不少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如意大利佛罗伦萨城,将市中心西尼奥列广场及其他重要名胜处的四周都划为步行区,不准汽车穿行;加拿大蒙特利尔城,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构建贯通南北、建筑内外、地上地下的人行道系统,这3片条状人行道与环状的地下铁路网连接,组成不受地上汽车干扰和半年寒冷有雪影响的人行系统,被人们称为“室内城市”。北欧许多国家和德国等地的城市,不断发展自行车道系统,其自行车出行量占整个城市交通量的比重为30%左右。在上海世博会上,有自行车王国之称的丹麦,在丹麦馆设置了自行车道,并推广这一健康理念。

  张祖刚建言,“北京和我国所有的城市都要重新认识这个理念,恢复自行车道系统,控制超速车行驶。恢复自行车道,就要修建一定数量的汽车停车场,使城市增加小汽车数量同发展城市道路交通与停车场相适应,这是城市规划建设和交通部门要考虑的问题。”

  落实社会公正,关怀城市居民和弱势群体

  城乡规划是重要的公共政策。张祖刚呼吁,要特别重视落实社会公正,关怀城市广大居民及其弱势群体。

  城市居民住房,不是个人问题,是社会政府的重要职责。现阶段政府大力提倡修建政策性保障住房,就是面向广大中低收入的家庭,解决好大众需要的住房问题,这个方面是正确的,但要花大力气去落实。

  社会公正反映在城市各项设施建设上,就是要关怀城市广大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缩小他们在城市生活与工作环境方面的贫富差距。在城市生活居住用地中所包括的居住、公共建筑、绿地、道路交通等方面,对弱势群体要给予关照和优惠。不应为了利益,加大富人和弱势群体的矛盾。不能将加快建设的政策性保障住房都安排在城市边远地段,把城市老居民都迁到城市边缘或远郊地区。不能只顾富人的需要,大量修建高尔夫球场等,要有足够多的大众化的服务设施。市区各类博物馆、各类公园等,应大部分免费开放。

  各地城市政府办公建筑是为全体市民服务的机构,应贴近市民,其建筑群应简洁、朴素、亲切,不应搞大规模、大广场,不应占据市中心的控制地位。“前一时期有些城市新建的政府楼的建设就搞得过于豪华了,这种思想观念要彻底改变。”张祖刚说,“城市的政府机构要对市民开放,使其成为城市的开放空间。”

  管理体制要改革,提出建筑科学管理水平

  张祖刚认为,更好更快地监督实施城市与建筑发展的政策及其科学规划设计,需要实施中央有关部门的监督权,国家要加大对建筑研发工作的投入,同时鼓励研究单位与企业合作开发建筑,新材料、新技术、创新新建筑和改造升级旧建筑,可为国家节省可观的建设资金。

  提高建筑科学管理水平,除重视让市民参与外,还要领导、业主、建筑科学技术人员三者结合好,“三位一体”。“三位一体”要起到引导城市发展与建设的作用,而不是建筑科学技术人员单纯为生存迎合业主或领导。规划师、建筑师、园林师、工程师不能是有权力的领导和有资本的业主的雇佣军,他们具有建设社会主义城市的社会职责与职权。 中国规划网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刘丽丽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